以“期”定“現” 規避價格風險
來源:東方財富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幾年前,說起期貨,還沒幾個人能懂。現在,行業內已經鮮有人不看期貨盤了。”王莉說,“經銷商能生存到現在的,沒有一個能離開期貨市場,純粹做現貨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中…
“幾年前,說起期貨,還沒幾個人能懂。現在,行業內已經鮮有人不看期貨盤了。”王莉說,“經銷商能生存到現在的,沒有一個能離開期貨市場,純粹做現貨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中糧每天在期貨市場上午第一小節交易結束后,才會參考期貨盤面價格向經銷商發布豆粕、玉米現貨報價。如果當天期貨價格變化較大,還會再調整一次現貨報價。”中糧糧油有限公司飼料部總經理助理王希軍表示。
安徽嘉豐糧油飼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賢武也表示,目前,當地油廠的豆粕報價按照大連豆粕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加上一定的升貼水來確定。
同時,近年來,產業客戶參與期貨市場的熱情也十分高漲。大商所數據顯示,2012年大連玉米、豆粕期貨的產業客戶日均持倉量占比分別達到42.76%和42.25%,產業客戶交易量占比分別為16.83%和8.68%。今年截至調研當日的5月16日,參與玉米、豆粕期貨交易的產業客戶數量同比增長了21%。
產業客戶參與度的提升也從一個方面了反映了大連相關品種的運行質量。以去年交易最為活躍的豆粕為例,從期現基差年度均值看,2012年大連、日照、張家港、廣東這4地豆粕出廠價的均價與豆粕主力合約的基差均值為178.9元/噸,而2008年該均值為457.3元/噸。“基差走勢縮窄,說明了豆粕期貨近幾年并沒有因成交量放大而脫離現貨,而是與現貨走勢更加緊密。”東證期貨李想對記者說。
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也有一些飼料貿易和加工企業在利用期貨市場套保或套利操作時走形。安糧期貨總經理朱中文對記者說:“如果只看到期貨市場提供的巨大投機利潤,企業是做不好套保的。有的企業技術動作不過硬,動不動就跑偏。”真正的套保操作必須與現貨交易相結合,套保絕不是一個簡單的“賺錢”或“輸錢”的概念,也不能對沖全部風險,其目的在于規避價格風險,鎖定成本利潤,這才是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