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或在南沙重設期貨交易所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信息時報訊(記者張玉琴通訊員余洋)昨日下午,廣州市市長陳建華主持召開本屆政府第62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廣州市金融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金融業增加值將…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張玉琴 通訊員 余洋) 昨日下午,廣州市市長陳建華主持召開本屆政府第62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廣州市金融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金融業增加值將占地區生產總值8%以上
在昨日的市政府常務會議即時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金融辦副主任聶林坤就《規劃》的相關內容進行了發布,并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聶林坤說,《規劃》明確了未來幾年廣州金融業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到2015年,金融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以上,打造1~2個跨區域的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金融市場交易平臺,發展10家以上綜合實力位居同行業前列的金融機構,培育150~200家上市公司,匯聚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金融高層次人才,基本建成與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適應的區域金融中心。
探索設立新型金融交易平臺
聶林坤表示,“十二五”期間,廣州將繼續創新金融市場交易平臺,推動廣州股權交易中心、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和產權交易市場加快發展,繼續爭取恢復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爭取廣州高新區列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擴大試點園區,探索設立新型金融交易平臺。據介紹,廣州將充分依托廣州及珠三角地區成品油、鋼鐵、塑料、煤炭、糧食、木材等大宗商品現貨市場發達的有利條件以及毗鄰港澳臺、影響華南、輻射東南亞的良好區位優勢,做大貴金屬、石油等大宗商品現貨市場規模,通過電子商務、電子支付、電子交易等方式進一步拓展現貨市場功能,增強對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和話語權。推動粵港聯合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在南沙新區以創新方式恢復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提升廣州國際商貿中心的核心競爭力,增強我國經濟定價權、話語權,服務國家戰略。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邁科期貨:鋼廠生產維持高位 螺紋關注上方壓力 下一篇:圖說焦炭:繼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