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快速穩定發展 專業人才緊缺問題凸顯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春節剛過,江蘇某期貨公司農產品研究所負責人就跳槽到了杭州一家基金公司。多年農產品研究經歷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讓他實現了事業轉型。而由于短時間內無法招到合適人員補充,該期貨公司只能把農…
春節剛過,江蘇某期貨公司農產品研究所負責人就跳槽到了杭州一家基金公司。多年農產品研究經歷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讓他實現了事業轉型。而由于短時間內無法招到合適人員補充,該期貨公司只能把農產品研究所和工業品研究所合并成一個商品研究所,原來設想的成立金融研究所,在專業人才難尋的情況下也只有放一放了。
伴隨著期貨市場快速穩定發展,業務領域不斷拓展,很多期貨公司在新年伊始就開始“跑馬圈地”,但卻不得不正視專業人才緊缺或人才跳槽頻繁等問題。
廣發期貨研究總監鄒功達博士認為,隨著期貨市場的發展,尤其是品種創新與業務創新的快速推進,期貨專業人才緊缺現象將更加明顯。一直以來,期貨行業從業人數有限,人才儲備不足,而新業務又急需成熟的高端人才。這導致整個行業的人才供不應求,勢必會出現“挖人、搶人”現象。
對于期貨專業人士而言,在期貨市場大發展的背景下,很多人再次站在了事業的“十字路口”。是繼續留下來搞品種研究?還是投身私募或現貨企業?這是讓很多期貨專業人才糾結的問題。
一位銅研究員告訴記者,基金公司與現貨公司給專業人員的侍遇很不錯,但相應的要求也很高,去這些公司工作壓力較大,在沒有做好準備前還是不要急于“跑路”。
長期以來,國內期貨行業人才儲備與供給嚴重跟不上市場的發展步伐,過去單一的收入模式又讓很多期貨公司沒有能力去培養和留住人才。在當前新品種上市、資管業務開閘等市場擴容之際,市場又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貨公司急需引進中高端人才。高端產品設計人才、實戰型交易人才、專業投資型人才等都成為了期貨公司“爭奪”的對象。
“基于上述判斷,我們公司是自我培養與引進人才相結合,以自我培養為主,建立一個比較好的引進人才、留住人才與培養人才的機制,通過機制、平臺與企業文化提升員工的企業忠誠度。”鄒功達介紹說。
與廣發期貨一樣,目前很多大中型期貨公司已經開始重視期貨專業人才的培養,并盡量提高專業人才的待遇。但也有不少公司仍沒有意識到人才問題的重要性,一味地給專業人才附加客戶開發等創收任務。這顯然不利于專業人才的成長與市場的發展,因此,解決期貨市場專業人才緊缺問題仍任重道遠。
伴隨著期貨市場快速穩定發展,業務領域不斷拓展,很多期貨公司在新年伊始就開始“跑馬圈地”,但卻不得不正視專業人才緊缺或人才跳槽頻繁等問題。
廣發期貨研究總監鄒功達博士認為,隨著期貨市場的發展,尤其是品種創新與業務創新的快速推進,期貨專業人才緊缺現象將更加明顯。一直以來,期貨行業從業人數有限,人才儲備不足,而新業務又急需成熟的高端人才。這導致整個行業的人才供不應求,勢必會出現“挖人、搶人”現象。
對于期貨專業人士而言,在期貨市場大發展的背景下,很多人再次站在了事業的“十字路口”。是繼續留下來搞品種研究?還是投身私募或現貨企業?這是讓很多期貨專業人才糾結的問題。
一位銅研究員告訴記者,基金公司與現貨公司給專業人員的侍遇很不錯,但相應的要求也很高,去這些公司工作壓力較大,在沒有做好準備前還是不要急于“跑路”。
長期以來,國內期貨行業人才儲備與供給嚴重跟不上市場的發展步伐,過去單一的收入模式又讓很多期貨公司沒有能力去培養和留住人才。在當前新品種上市、資管業務開閘等市場擴容之際,市場又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貨公司急需引進中高端人才。高端產品設計人才、實戰型交易人才、專業投資型人才等都成為了期貨公司“爭奪”的對象。
“基于上述判斷,我們公司是自我培養與引進人才相結合,以自我培養為主,建立一個比較好的引進人才、留住人才與培養人才的機制,通過機制、平臺與企業文化提升員工的企業忠誠度。”鄒功達介紹說。
與廣發期貨一樣,目前很多大中型期貨公司已經開始重視期貨專業人才的培養,并盡量提高專業人才的待遇。但也有不少公司仍沒有意識到人才問題的重要性,一味地給專業人才附加客戶開發等創收任務。這顯然不利于專業人才的成長與市場的發展,因此,解決期貨市場專業人才緊缺問題仍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