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宏觀數據亮麗需求向好 銅價中期上漲概率較大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2年12月我國銅進口數據疲弱,且美國債務上限談判干擾市場,銅價持續下行,不過,最終在中美利好數據的推動下開始反彈。我們認為銅價短期仍將區間振蕩,但中期上漲的概率較大。中美宏觀數據…
2012年12月我國銅進口數據疲弱,且美國債務上限談判干擾市場,銅價持續下行,不過,最終在中美利好數據的推動下開始反彈。我們認為銅價短期仍將區間振蕩,但中期上漲的概率較大。
中美宏觀數據亮麗
我國四季度GDP增長達7.9%,高于市場預期的7.8%,結束了GDP季度同比增長連續下滑的局面,成功避免了所謂的“硬著陸”風險。我國經濟增長結束連續下滑態勢,將改變市場對我國經濟的預期,給銅消費帶來一片新的天空。
最新的美國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年率降至33.5萬人,創2008年1月以來的新低,顯示勞動力市場部分改善。此外,12月新屋開工率增加12.1%,創四年來的新高,加上11月營建許可上升,印證了美國房地產的持續復蘇。美國住房數據向好,可以直接帶動銅的消費。
流動性依然寬松
雖然近期市場擔憂美聯儲收緊寬松貨幣政策,但伯南克的講話打消了市場的疑慮。伯南克稱新量化寬松對儲蓄者長期有益,這緩解了收緊寬松貨幣政策的風險。我國四大銀行1月前兩周放款超過2700億元,市場預期1月新增貸款或超萬億元。新增貸款的增加一方面給實體企業生產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改善了社會流動性,增加了金融市場資金的供給量,這都將利好銅價。
美債上限延期三個月
正當市場擔憂2月下旬美國債務上限到期時,眾議院共和黨人提交債務上限延期三個月的議案。該議案通過的概率很大,這或讓美國債務上限談判再次推遲三個月,也顯示了優勢正在向把持白宮的民主黨傾斜。兩黨曠日持久的債務上限談判風險有效釋放,影響銅價下行的系統性風險將大為緩解,市場風險偏好恢復,對銅價上行有利。
基本面釋放善意
我國房地產市場出現回暖特征,2012年12月一手房和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大中城市數量有所增加。一線城市房屋成交價和成交量齊升,顯示市場對政府大力發展城鎮化政策的正面回應。房地產市場回暖將有效改善銅消費。
我國最大煉廠跟國外礦山達成銅年度加工費用協議,確定加工費在70美元/噸,同比增加10%,但低于煉廠早前期望的75—80美元/噸,說明礦山承認今年銅礦供應顯著增加且供需開始過剩。不過,這種供應過剩更多是對投資者心理上的沖擊。一旦出現宏觀和行業上的風吹草動,銅價仍是相當敏感和富有彈性的。
我們不能從當前下游企業開工率偏低以及企業備貨積極性不高得出國內銅消費持續疲軟的結論。隨著銅加工業新增產能的快速釋放,行業開工率不高并不意味著需求較差。另外,企業備貨積極性不高,也與保稅區銅庫存偏高有關。我們在保稅區調研時發現,大量的銅露天堆積在物流園區的馬路上,有的堆放時間已經超過5個月,保稅區銅庫存仍在80萬噸以上。保稅區的庫存實際上成了企業的原料,企業沒必要再大量備貨。
很多政策和項目的真正實施將在新一屆政府正式上臺后實施。由于“兩會”的召開和春季消費旺季的日益臨近,我國銅消費改善的預期正得到市場的認同。
短期來說,銅價仍將振蕩運行,倫銅在7800—8200美元/噸,對應的滬銅在56000—58800元/噸。中期在我國春季消費逐漸來臨、美國債務上限談判推遲以及全球流動性繼續寬松的情況下,銅價上行的概率較大,倫銅看漲至8450美元/噸,對應的滬銅在60700元/噸。
中美宏觀數據亮麗
我國四季度GDP增長達7.9%,高于市場預期的7.8%,結束了GDP季度同比增長連續下滑的局面,成功避免了所謂的“硬著陸”風險。我國經濟增長結束連續下滑態勢,將改變市場對我國經濟的預期,給銅消費帶來一片新的天空。
最新的美國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年率降至33.5萬人,創2008年1月以來的新低,顯示勞動力市場部分改善。此外,12月新屋開工率增加12.1%,創四年來的新高,加上11月營建許可上升,印證了美國房地產的持續復蘇。美國住房數據向好,可以直接帶動銅的消費。
流動性依然寬松
雖然近期市場擔憂美聯儲收緊寬松貨幣政策,但伯南克的講話打消了市場的疑慮。伯南克稱新量化寬松對儲蓄者長期有益,這緩解了收緊寬松貨幣政策的風險。我國四大銀行1月前兩周放款超過2700億元,市場預期1月新增貸款或超萬億元。新增貸款的增加一方面給實體企業生產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改善了社會流動性,增加了金融市場資金的供給量,這都將利好銅價。
美債上限延期三個月
正當市場擔憂2月下旬美國債務上限到期時,眾議院共和黨人提交債務上限延期三個月的議案。該議案通過的概率很大,這或讓美國債務上限談判再次推遲三個月,也顯示了優勢正在向把持白宮的民主黨傾斜。兩黨曠日持久的債務上限談判風險有效釋放,影響銅價下行的系統性風險將大為緩解,市場風險偏好恢復,對銅價上行有利。
基本面釋放善意
我國房地產市場出現回暖特征,2012年12月一手房和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大中城市數量有所增加。一線城市房屋成交價和成交量齊升,顯示市場對政府大力發展城鎮化政策的正面回應。房地產市場回暖將有效改善銅消費。
我國最大煉廠跟國外礦山達成銅年度加工費用協議,確定加工費在70美元/噸,同比增加10%,但低于煉廠早前期望的75—80美元/噸,說明礦山承認今年銅礦供應顯著增加且供需開始過剩。不過,這種供應過剩更多是對投資者心理上的沖擊。一旦出現宏觀和行業上的風吹草動,銅價仍是相當敏感和富有彈性的。
我們不能從當前下游企業開工率偏低以及企業備貨積極性不高得出國內銅消費持續疲軟的結論。隨著銅加工業新增產能的快速釋放,行業開工率不高并不意味著需求較差。另外,企業備貨積極性不高,也與保稅區銅庫存偏高有關。我們在保稅區調研時發現,大量的銅露天堆積在物流園區的馬路上,有的堆放時間已經超過5個月,保稅區銅庫存仍在80萬噸以上。保稅區的庫存實際上成了企業的原料,企業沒必要再大量備貨。
很多政策和項目的真正實施將在新一屆政府正式上臺后實施。由于“兩會”的召開和春季消費旺季的日益臨近,我國銅消費改善的預期正得到市場的認同。
短期來說,銅價仍將振蕩運行,倫銅在7800—8200美元/噸,對應的滬銅在56000—58800元/噸。中期在我國春季消費逐漸來臨、美國債務上限談判推遲以及全球流動性繼續寬松的情況下,銅價上行的概率較大,倫銅看漲至8450美元/噸,對應的滬銅在607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