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期貨公司爭奪首單IPO 永安期貨成最有力爭奪者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已公布2011年業績的十幾家期貨公司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近10%,A類公司中,萬達期貨以15.41%的凈資產收益率居首。期貨公司將來會和銀行、證券公司一樣,成為上市的公眾公司。從各項指標來看,永安…
已公布2011年業績的十幾家期貨公司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近10%,A類公司中,萬達期貨以15.41%的凈資產收益率居首。期貨公司將來會和銀行、證券公司一樣,成為上市的公眾公司。從各項指標來看,永安期貨、中證期貨、廣發期貨、南華期貨、萬達期貨等14家期貨公司將成IPO首單的有力爭奪者。
證監會人士日前表示,有10余家期貨公司的財務指標達到了主板上市的條件,《證券日報》記者分別對分類監管結果中排在A級的期貨公司進行了盤點,發現對于連續3年盈利這個條件,這十幾家期貨公司大多都達到了,而且其凈資產收益率也都不算很低。記者測算,已公布業績的A類公司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近10%,盈利能力絲毫不亞于一些上市公司。
不過,接受《證券日報》采訪的期貨公司高層及業內專家表示,雖然證監會首度表態支持期貨公司上市,但年內暫時不會有期貨公司上市,由于經營業務仍舊單一,整體實力不強等原因,大多數期貨公司仍然無法滿足上市的標準。而只有在經營模式得到有效增加之后,上市的內在條件才會成熟。而那些財務指標合格、保證金規模較大、盈利能力較強的優質公司將成為未來“期貨板塊”的第一梯隊。
期貨公司盈利能力增強
雖然期貨公司目前上市條件只是初步具備,但本報記者通過對A類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的一個統計發現,目前已公布2011年業績的十幾家期貨公司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近10%,不少優質的期貨公司的確比一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要強。
在已經公布業績的A類期貨公司中,目前凈資產收益率最高的前三家是萬達期貨、永安期貨、中國國際期貨,按照2011年度業績數據來看,這3家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分別達到15.41%、13.7%、11.94%,截至2011年底,這三家公司凈資產分別為4.28億元、10.35億元、12.07億元。
銀河期貨、浙商期貨的凈資產收益率都在10%以上,分別為10.66%、10.22%,其凈資產分別為7.14億元、7.09億元。而華泰長城期貨和魯證期貨的凈資產收益率分別在9.75%和9.69%,其凈資產分別為7.6億元和6.8億元。此外,中證期貨、廣發期貨、新湖期貨的凈資產收益率也都在8%之上,分別為8.61%、8.3%、8.25%,其中廣發期貨凈資產為12.77億元,是A類期貨公司中凈資產最大的。
今年不少期貨公司的凈資產都比過去增長了不少,分母變大了,分子也增大了,致使今年各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在2010年,在A類期貨公司里隨便拎出一家來,凈資產收益率都在10%以上。
以其中最高的浙商期貨22%的凈資產收益率為例,該公司2010年度凈利潤為6548萬元,凈資產為2.89億元。而2011年,該公司的凈資產大幅提高至7.09億元,凈利潤也增長至7250萬元,其凈資產收益率反而縮小至10.22%。
此外,2010年度還有中大期貨、中糧期貨、弘業期貨這3家收益率在18%以上的期貨公司,以及永安期貨、廣發期貨、銀河期貨這幾家收益率在16%以上的公司。但他們在2011年度的收益率也都紛紛降了下來,而其凈資產和凈利潤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不少A類期貨公司初具上市條件
根據上市條件及程序,發行上市主體需要具備“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凈利潤累計大于3000萬元;發行前股本大于等于3000萬元等”的條件。如果想上市,財務數據一定要合格,這是期貨公司上市過程中需要直面的首個條件。
中國期貨業協會網站公布的期貨公司分類結果中顯示,2011年入選A類的期貨公司共有20家,除6家期貨公司沒有公布其2011年業績外,其余的14家期貨公司大多都符合了“連續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大于3000萬元”這個條件。
據記者統計,這14家期貨公司均符合連續3年凈利潤均為正數的條件,中國國際期貨、永安期貨兩家公司連續3年凈利潤均過億元,華泰長城期貨、廣發期貨、南華期貨則連續3年凈利潤在5000萬元以上,其中廣發期貨的凈利潤在2011年首度突破億元。而浙商期貨、江蘇弘業期貨、魯證期貨、中大期貨4家公司都是連續3年凈利潤在4000萬元以上。
記者發現,有不少期貨公司在2009年的凈利潤都不算很大,有些還在2000萬元以下,但經過了兩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就翻了多倍,比如中證期貨,該公司2009年度凈利潤僅為1189.16萬元,到了2010年凈利潤就達到了4252.02萬元,2011年中證期貨凈利潤8014.2萬元,同比增幅88%。海通期貨2009年的凈利潤僅為1400萬元,2010年其凈利翻至5101萬元,增幅高達264%,2011年凈利又增至6600萬元,實現了繼續增長。
而萬達期貨、銀河期貨、新湖期貨也在最近3個會計年度實現了凈利潤的正增長,其中銀河期貨在2011年度實現凈利潤7618萬,同比增長18%,是2009年度的2.5倍。另外,A級期貨公司中還有6家目前為止還沒有披露2011年度的業績,不過據中國期貨業協會網站數據顯示,這些公司在上一年度的業績增幅也是正數。其中中糧期貨2010年度凈利潤1.13億元,國泰君安期貨、中鋼期貨、上海中期期貨則分別為6065萬元、5398萬元、4005萬元。
監管層推動上市應不成問題
以分類結果排名為A類的20家公司為例,他們大多經營情況都不錯,保證金規模比較大、盈利能力也比較強。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公司距離上市并不遙遠。不過,上市的路程還有門檻要過。依據目前的《期貨公司管理辦法》規定,期貨公司的新入股股東必須具有法人資格,自然人股東不能持股。而且,期貨公司5%以上的股權轉讓必須要經過證監會核準。
南華期貨總經理羅旭峰近日在期貨分析師大會上對媒體表示,目前監管部門積極鼓勵推動期貨公司改革創新,相信證監會正在制定相關的規則以及包括股改方案在內的辦法。將來法規對期貨公司上市不再是障礙。
上市可以為企業獲取持續的現金支持,滿足期貨公司資本金充足需求。據了解,不少期貨公司早已把上市列入公司的發展規劃中,有報道顯示永安期貨、金瑞期貨、南華期貨均在其中,而本報記者此前也了解到,萬達期貨也把上市列入了計劃之中。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預計年內不會有期貨公司上市,主要是因為,目前期貨公司面臨的環境可謂挑戰與機遇并存,一方面經營模式過于單一,缺乏持續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實體經濟對期貨公司需求也在增加。在經營模式未有效增加之前,期貨公司上市內在條件還不會成熟。羅旭峰也表示,通過創新業務的推出,提高期貨公司的盈利模式將進一步多元化,優化收入結構。否則,期貨公司即使通過IPO也不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