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稱全球原油充足 吁各國減少伊朗石油進口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高企的國際油價,從今年一開始,都在不斷挑逗各方神經,不過卻從未削弱美國制裁伊朗的決心。最新的消息是,3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呼吁各國繼續減少進口伊朗石…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高企的國際油價,從今年一開始,都在不斷挑逗各方神經,不過卻從未削弱美國制裁伊朗的決心。最新的消息是,3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呼吁各國繼續減少進口伊朗石油,他同時釋放出另一個信號:世界石油市場有足夠的原油,用來應對制裁造成的市場波動。
伊朗問題成為影響國際油價的最主要因素。截至2月22日,國際油價連續六周上漲,飆升到106美元高位。3月20日,產油大國沙特表示愿意提高石油產量,消息一出,國際油價應聲大跌。3月24日,歐盟擴大對伊朗石油制裁,國際油價大幅反彈。為避免高企的油價危及全球經濟復蘇,世界上幾大原油進口國商討釋放緊急石油儲備的可能性。同時,沙特也對高油價再次發出直接口頭打壓。受此消息影響,截至29日,國際油價企穩在124美元左右。
對于美國等西方國家,一方面要拿石油來制裁伊朗,另一方面也必須要抑制由此產生的油價上漲。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石油戰爭中,究竟誰是最后的贏家?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目前的國際油價,那就是“高”。居高不下的油價如今也成為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最重要的議題之一。3月29日,奧巴馬在白宮發表演講時說,建議國會取消對石油業的補貼。他還說:“最近幾個月,汽油價格上升,不僅威脅美國經濟的脆弱復蘇,也威脅我的連任前景。”
奧巴馬:現在國會議員們可以做出簡單的選擇,要么與大石油公司站在一起,要么與美國人民站在一起。
一邊是高油價令美國很受傷,而另一邊,美國繼續呼吁對伊朗加強制裁。奧巴馬3月30日誓言,要繼續推進對伊朗的嚴厲制裁,稱世界市場原油供應充足。他表示,一些國家增加石油生產以及“戰略儲備的存在”令他得出可以繼續實施制裁的結論。
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郭憲綱看來,美伊局勢的發展,油價上漲對經濟的影響,已經成為了最讓奧巴馬兩難的問題。
郭憲綱:美國國內的強硬派包括美國猶太組織要求奧巴馬政府對伊朗開戰,但是奧巴馬知道要是開戰的話,一個是美國現在根本無法分出精力來,因為阿富汗戰爭還沒有結束,還沒有撤出來;第二個,如果開戰,對于世界油價推高的力度會非常大的,會對整個全球經濟的復蘇包括美國經濟的復蘇構成很大的負面沖擊,奧巴馬連任也就不可能了。
油價高企威脅全球經濟復蘇,也挑逗著世界上最大的幾個原油進口國的神經。日前,美國,英國,法國和日本就在商討釋放緊急石油儲備的可能性。與此同時,歐佩克老大沙特阿拉伯也繼續對高油價發出強烈的口頭干預。
英國首相卡梅倫近日在美國發表演講時表示,他與奧巴馬的會晤中一致認為,當前的燃油價格過高,已經影響到兩國消費者的信心。
卡梅倫:我們應該仔細研究,因為釋放戰略石油儲備,應該是石油供應受到干擾時,去平抑油價的。不過我認為,這是值得考慮的。
而據透露,儲備釋放的時間可能從7月開始,和7月1日歐盟正式實施對伊朗的制裁時間相對應。如果西方大舉釋放石油儲備成為事實,油價高燒的勢頭能否得到明顯遏制?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中東問題專家李紹先:伊朗作為一個地區性的強國,它不可能坐以待斃,所以它必然要做出反映,有可能是激烈的,比如阻斷霍爾木茲海峽或者嘗試阻斷霍爾木茲海峽。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那么波斯灣地區形勢將驟然緊張,油價不可能不受到巨大的影響。當然,美國一些盟國愿意釋放石油戰略儲備,沙特阿拉伯愿意生產石油等等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世界石油市場上的心理壓力,但是總體來講還取決于伊朗核問題未來發展的態勢。再過兩周或者三周,伊核問題的六方將在伊朗就核問題進行談判,這一次談判結果非常重要,世界石油價格的走勢首先取決于這次談判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