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國內冷軋卷板產能產線調查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概述:雖然近幾年國內冷軋產能產線擴張速度有所放緩,但是今年我國冷軋產能產線增加規模明顯放大,盡管鋼價延續長周期下跌態勢,而冷軋產品自春節之后,鋼廠和流通領域仍能保持一定的獲利空間…
概述:雖然近幾年國內冷軋產能產線擴張速度有所放緩,但是今年我國冷軋產能產線增加規模明顯放大,盡管鋼價延續長周期下跌態勢,而冷軋產品自春節之后,鋼廠和流通領域仍能保持一定的獲利空間,冷軋產量也屢創歷史高點,其中3月份國內冷軋產量突破590萬噸,5月份冷軋產量突破580萬噸,不難看出,在鋼市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冷軋來自上游的壓力不減反增。為深入了解國內冷軋產品的供應情況,為業內提供參考,Mysteel對國內鋼廠冷軋產能產線再次進行全面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產能產線整體情況
據我網調查,截止2013年7月,國內冷軋生產企業擁有冷軋產線326條,設計產能合計1.4億噸,其中在建未生產項目未列入產能統計中。
二、產能產線區域分布
目前擁有產線數量最多的地區為華東地區,該地區共有產線170條,所占比例達到52%;其次華北地區有產線77條,占比達24%;中南地區有產線55條,占比例17%;東北地區有產線15,占比例5%;西南地區各有6條,占比例為2%;西北地區有產線3條,占比例1%。
圖一:我國產線區域分布情況
從產能區域分布上來看,生產能力最強的地區為華東地區,該地區共冷軋產生能力6367.4萬噸,所占比例達到44%;其次華北地區冷軋產生能力3481萬噸,占比達24%;中南地區冷軋產生能力2929萬噸,占比例20%;東北地區冷軋產生能力1000萬噸,占比例7%;西南地區各有357萬噸,占比例為2%;西北地區冷軋產生能力175萬噸,占比例1%。
圖二:我國產能區域分布情況
從各省分布情況來看,其中華東六省江蘇、山東、浙江、安徽、江西和福建共擁有冷軋產線170條,占產線總數的52%;華北區域河北、北京和內蒙古等省市共擁有冷軋產線77條,占產線總數的24%;其他地區產線分布情況如表一所示。不難發現,中國鋼鐵生產依舊高度集中于華東和華北區域。
表1 國內各省市冷軋產線分布情況
與產線分布情況類似,華東和華北地區擁有近70%的生產能力,其中華東六省江蘇、山東、浙江、安徽、江西和福建冷軋設計產能共6367.4萬噸,占產能總數的44%;華北天津、北京等四省份設計產能共3481萬噸,占產能總數的24%,其他省市見表二。
表2:國內各省市冷軋產能分布
三、國內冷軋產線增長情況
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的消費層次越來越高,汽車和家電行業迎來突飛猛進發展,對冷軋、鍍鋅等產品的消費與日俱增,同時隨著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下游行業對冷軋的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讓我們來看看2008年以來國內冷軋產線增長情況。
表3 2000年以來國內冷軋新增產能產線
由上表可以看出,2000年以來,我國冷軋產能呈現擴張態勢,其中2002年、2005年以及2009年擴張速度較快,2009年之后,冷軋產能產線的擴張速度有所放慢,而2013年冷軋產線的擴展速度繼續下降,產能的擴張呈增長態勢,高牌號、多功能等大型冷軋生產機組的建設速度在加快,也反映出冷軋生產企業因需而變。
四、冷軋行情預判
通過上文對國內冷軋產能產線的梳理,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首先,國內冷軋生產依舊較為集中,但華東鋼鐵生產比重增加,華北則略有下降,華東華北區位優勢明顯;其次,民營企業冷軋產線擴張速度快,生產能力明顯提高;第三、近年來冷軋產線的擴張更多應市場需求而生,產品呈多樣化、創新型發展。
不過,2013年春節之后,冷軋行情延續長達5個月的下跌行情,冷軋產品的供應量不減反增,冷軋市場的長期供需失衡是影響價格走勢的關鍵,在冷軋產能加速擴張的背景下,冷軋市場可能出現以下三種格局:第一、冷軋市場將會出現進一步調整,不排除跌破去年低點可能;第二、冷軋價格經歷過調整之后,必然倒逼鋼廠控制生產節奏,鋼廠將在7-9月份之間逐月加大減產力度,冷軋價格經歷技術短期反彈后繼續下探,或在三季度完成筑底,四季度出現反轉;第三、隨著“錢荒“愈演愈烈,下半年資金緊張問題難以緩解,那么,金融杠桿運用過大的冷軋企業將難舉步維艱,冷軋市場的格局必然發生全新轉變,操作穩健、自由資金充足及注重實體的企業將會迎來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