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本,内射女校花一区二区三区,年轻丰满的继牳4伦理

#
客服熱線:0311-85395669
資訊電話: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電話:
0311-85395669
指標

中遠集團積極發展海工裝備制造業

來源:國際船舶網|瀏覽:|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一、建設海洋強國是黨的十八大的戰略部署  十八大報告首提“建設海洋強國”。海洋是生命的搖籃、資源的寶庫、交通的命脈、戰略的要地。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

  一、建設海洋強國是黨的十八大的戰略部署

  十八大報告首提“建設海洋強國”。海洋是生命的搖籃、資源的寶庫、交通的命脈、戰略的要地。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建設海洋強國”,這是我們黨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和世界潮流,深刻總結世界海洋國家和我國海洋事業發展歷程,統籌謀劃黨和國家工作全局而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走向世界強國的必然之路;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拉動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當前,我國經濟已發展成為高度依賴海洋的外向型經濟,對海洋資源、空間的依賴程度大幅提高,在管轄海域外的海洋權益也需要不斷加以維護和拓展,這些都需要通過建設海洋強國加以保障。海洋經濟已成為拉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有力引擎。

  依海而強是現代化國家崛起的歷史軌跡。海洋在人類進步和全球發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海洋面積占地球總面積的71%,空間廣闊,資源豐富,是自然界主要的地理形態,也是人類生存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權理論家馬漢說:“誰控制了海洋,誰就統治了世界。”肯尼迪說:“控制海洋意味著安全,控制海洋就意味著和平,控制海洋就意味著勝利。”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中,近現代的世界性強國和大國,幾乎都是海洋大國,可以說,是海洋文明和海洋戰略,成就了一個又一個世界性大國。從西班牙到葡萄牙,從大英帝國到法蘭西,從德意志到俄羅斯,從荷蘭到日本,再到美國,回顧人類文明的歷史,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不經略海洋,就無法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更不可能成為影響人類文明的大國,甚至,在激烈而殘酷的生存競爭中,有被排擠到邊緣的危險,“得海洋者得天下。”

  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海域廣闊,海岸線漫長,不僅是一個陸地大國,也是一個海洋大國。中國是世界航海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燦爛的航海文化。我們不僅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而且有473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其中可管轄海域面積300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的“海洋國土”;不僅有22800公里的陸地邊境線,而且有18000公里的大陸海岸線,面積較大的海島有7000多個。目前,我國沿海地區人口占全國的40%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60%以上,海洋運輸量占全國對外貿易運輸總量的90%。海洋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海洋強國的戰略是黨中央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作出的重大決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條以海富國、以海強國、人海和諧、合作發展的道路,需要全社會付出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

  二、發展海洋經濟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

  發展海洋經濟是建設海洋強國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經濟已發展成為高度依賴海洋的外向型經濟。相比之下,我國外貿依存度超過50%,美國、日本、印度和巴西4國的外貿依存度在30%左右,法國、英國、意大利和俄羅斯等4國低于50%。對于世界許多貿易大國來說,中國依賴海上貿易的程度更高,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對海洋資源、空間的依賴程度大幅提高,管轄海域內外的海洋權益也需要不斷加以維護和拓展。只有建設海洋強國,才能為我國持續發展提供海上保障。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世界各國加大力度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經濟。特別是各沿海國家,發展自己的海上力量,維護本國的海洋權益。建設海洋經濟強國,已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重要趨勢。美國在上世紀就制定了全面開發海洋資源的《美國海洋政策》,開發海洋資源的觸角已伸向世界每一個角落,美國海軍的海上霸主地位目前無人能挑戰。日本的海上力量建設大大超過中國。2007年,越南共產黨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海洋經濟產值將占越南GDP的53%―55%,海洋經濟出口將占全國出口總額的55%―60%。這說明,依托陸地開發海洋是當今一種世界趨勢,發展海上力量,維護海洋權益,發展海洋經濟,是國際社會的共識,是一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共同走向。

  發展海洋經濟是打造國民經濟的新增長極。“十一五”期間,全國海洋經濟年均增速為13.5%,高于同期國民經濟增長速度。而根據《國家“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包括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海洋可再生能源業、海水利用業等在內的海洋新興產業增加值,將較“十一五”期間翻一番。海洋經濟將成為未來經濟新的增長極。

  發展海洋經濟必須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戰略性海洋新興產業主要是指能夠體現我國海洋戰略意圖,以海洋高新技術為主要特征,在海洋經濟發展中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和巨大發展潛力,能夠引領海洋經濟發展方向,推動海洋產業結構升級和海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產業。戰略性海洋新興產業是涉及我國海洋經濟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它既要對當前海洋經濟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更要引領未來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向。現階段我國戰略性海洋新興產業的范圍包括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海水淡化和海水綜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產業、海洋重大裝備業和深海產業。發展海洋戰略新興產業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舉措,是開發深遠海資源,維護國家安全和國防安全現實需要。

  發展壯大海洋經濟新興產業的核心是創造海洋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是人類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活動中使用的各類裝備的總稱,是海洋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處于海洋產業價值鏈的核心環節。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方向,具有知識技術密集、物資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等特點,是發展海洋經濟的先導性產業。浩瀚的海洋蘊藏著豐富的資源,主要包括海洋礦產資源、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化學資源、海洋生物資源和海洋空間資源等五大類。緊密圍繞海洋資源開發,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對于我國開發利用海洋、提高海洋產業綜合競爭力、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建設海洋強國、推進國民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2013年5月20日,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組織編寫的我國首部海洋經濟發展報告《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13)》預測,“未來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等新興產業增長速度仍將高于海洋經濟總體增長速度,海洋新興產業將成為未來10年中國海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到2030年,我國海洋船舶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達4.5%”。

  三、創造海洋裝備中遠集團的戰略抉擇

  因海洋而成就的中遠集團。伴隨著新中國日新月異的建設步伐,海洋在對外貿易、改革開放、走向復興方面發揮的作用日益重要,海洋的召喚和時代的發展,成就了中遠集團,中遠集團的業務、發展、壯大都與海洋息息相關。

  成立于1961年4月27日,經過52年的發展,中遠集團已經成為以航運、物流碼頭、修造船為主業的跨國企業集團,多次入選《財富》世界500強。2013年7月8日《財富》雜志公布了2013年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遠集團又以2012年營業收入287.36億元位列第401位。

  中遠擁有和經營700余艘現代化商船,5100多萬載重噸,年貨運量超4億噸,遠洋航線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個港口,船隊規模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其中,集裝箱船隊、干散貨船隊、專業雜貨、多用途和特種運輸船隊規模實力均居世界前列,油輪船隊也是當今世界超級油輪船隊之一。

  中遠集團控制各種物流車輛超過4000臺,堆場77萬平方米,擁有和控制倉庫105萬平方米。中遠物流在內地29個省、市、自治區、香港及境外建立了400多個業務分支機構,物流服務創造多項業界記錄,連續七次蟬聯“中國物流百強企業”評比榜首。

  中遠集團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造船企業、國內領軍的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和最大的修船企業,在國內多家修造船基地擁有含30萬噸級、50萬噸級在內的各類型船塢16座,年修理改造大型船舶500余艘,年造船能力840萬噸。在海工裝備建造領域,中遠成功設計、建造了多個世界尖端水平的首制海工產品,其中世界首座圓筒型超深水海洋鉆井平臺“希望1號”獲得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遠集團始終在參與國際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是中央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最早的企業之一,也是國際化經營程度最高的中國企業之一。

  中遠集團制定了“2020年發展戰略”——核心是打造“國際航運產業集群”的領頭企業,打造“全球公司”的中遠,最終實現從跨國公司向全球公司的轉變,為百年中遠奠定堅實基礎。中遠集團正在加快從跨國公司向全球公司轉變,形成完整的航運、物流碼頭、船舶工業的全球業務鏈,朝著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目標邁進。

  因海洋而發展的中遠船務。中遠船務的跨越式發展,得益于把握海洋機遇、因海洋而發展。

  2001年6月,在中遠集團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整合中遠系統南通、廣東、上海、大連等地的修船資源,在原有中遠集團所屬航運企業的航修站、航修廠等基礎上,組建了中遠船務集團。中遠船務集團成立后,牢牢把握了修船產業由日韓及新加坡等發達國家向中國轉移的產業機遇、蓬勃發展的航運船舶市場機遇、國內海洋經濟日趨上升的時代機遇,譜寫了跨越發展的新篇章。

  中遠船務的發展經驗,有五個方面最值得關注:即,成功把握市場機遇、構建高效管理模式、以人為本人才驅動、積極推動轉型發展、激情實干的創業文化。

  中遠船務成功地把握了蓬勃發展的船舶市場機遇,大力發展修理改裝業務,迅速打造成首屈一指的“修船航母”。在船舶市場處于高位時,及時地開展了產品轉型戰略,由修理改裝向船舶建造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的轉變,由修到造的產品轉型升級,引進培養了建造隊伍,獲得了一批高價造船訂單,成功進軍海工領域,在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領域走在了前列,贏得了先發優勢。

  中遠船務“八個統一”的管理模式,富有特色又運轉高效,八個統一,既發揮了集團的優勢,又避免了所屬企業在經營等方面的內部競爭、內部消耗。同時,賦予企業生產管理等方面較大的自主權。這一管理結構及形成的管理制度,是中遠船務成功的重要基礎因素。

  以人為本的人才驅動戰略,是中遠船務跨越發展的又一重要因素。不拘一格引進人才、在實踐中培養人才、放手使用人才、善待員工等,讓中遠船務聚集了大量年富力強的優秀人才隊伍。通過“全球引智”,引進新加坡、韓國海工造船專家,通過行業內領先的薪酬,吸引了大量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才和青年人才。同時,中遠船務善待農民工,深入開展農民工黨建,創造性地提出“屬企化”農民工黨建新思路,為農民工建宿舍、建食堂、建活動場所、幫助農民工改善工作生活環境,大力加強安全工作,保護農民工安全,保障農民工權益等,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這是中遠船務較快發展的根本性因素之一。

  積極推進轉型發展戰略,不斷開拓創新,是中遠船務發展的內生動力。從技術含量較低的單純修船,到大型改裝;從修理改裝到船舶建造,從船舶建造到海工制造,中遠船務一路走來,以創新謀發展,以創新再造優勢,以創新贏得機遇,加快調結構、轉方式,加快產品轉型升級,大力構建修理改裝、造船、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船舶配套等具有一定風險防范能力的復合型業務格局。由低端到高端,不斷加強自主創新能力,順應了產業發展的方向,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中遠船務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激情、實干、創新、敢為人先”的企業文化和“決心、堅持、求勝”的企業信念。中遠船務的干部員工始終保持了激情創業的精神,不斷超越、高效執行成為企業的顯著特征。這種精神讓企業在順境中能夠當機立斷搶抓機遇,在逆境中,能夠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化不利為有利。在日常工作中,高效執行,快速運轉,創造優秀業績。

  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中遠船務“特”字上下功夫的堡壘。2008年,在中遠船務發展的關鍵時期,中遠集團領導前瞻性地為中遠船務制定了“修造并舉,穩步推進,在‘特’字上下功夫”的戰略方針,這為中遠船務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中遠船務“修造”業務格局,提出了穩健發展的策略,突出了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在于“特”,即特色產業、特色優勢、特色品牌。

  為做好“特”字上下功夫的文章,筆者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曾提出過中遠船務發展的“銀杏樹戰略”模型。銀杏樹壽命極長、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后遺留下來的最古老植物,用銀杏樹來表述,寓意企業根深葉茂、蓬勃發展、基業長青之意。

  在“銀杏樹戰略”模型中,中遠船務就像一顆枝繁葉茂、蓬勃發展的銀杏樹,修理改裝業務,就是“樹根”,中遠船務因修理改裝而興起、而發展,修理改裝是中遠船務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業務,中遠船務的修理改裝業務具有世界第二船隊背景的獨特優勢,有中遠集團的大力支持和保障。在今后的發展中,修理改裝業務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放棄就意味著動搖基礎,放棄根本。必須進一步鞏固、提高,要通過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占領修理改裝的中高端市場、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和顯著優勢的品牌效應。

  海工業務,如同“樹干”,是中遠船務發展壯大的支撐,是中遠船務業務格局的主體。海洋工程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市場前景好、政策支持大、發展空間廣,科技含量高、處于上升期的產業。中遠船務已經在海工領域占有先發優勢、領先優勢。在船舶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的情況下,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產業,既是順應國家發展海洋經濟大勢,在海洋強國戰略中振興民族工業的需要,也是中遠船務保持先發優勢,乘勢而上,鑄就一流海工品牌的需要。因此,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務要作為中遠船務的支柱業務,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核心,以培養人才隊伍為根本,以提升管理精益管理為途徑,搶抓機遇,大力發展,做細做精,做專做優,做大做強。

  造船業務,如同“樹枝”,是中遠船務業務格局的延伸。造船業務是中遠船務成功轉型后的重要業務板塊,造船業務不僅幫助中遠船務有效應對了金融危機的部分影響,而且客觀上培養造就了中遠船務在建造領域的技術團隊和管理團隊。同時,有力地提升了中遠船務系統的精益管理水平。中遠船務在造船領域的發展突飛猛進,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從戰略角度看,因造船產能的嚴重過剩,以及國內外歷史悠久的造船企業云集。中遠船務在造船領域要形成與百年船廠等實力雄厚企業的競爭力,需要較長的時間。中遠船務在造船領域的發展方向,應為特種船。也就是要繼承和發揚在“特”字上下功夫的策略和方針,獨辟蹊徑,走專業化之路,形成造船獨特競爭優勢。

  配套業務,如同“樹葉”,是中遠船務業務格局的重要補充。配套業務不是簡單的、可有可無的業務,而是發展潛力大、技術含量高、專業特色強的產業,無論是造船業的配套,還是海洋工程裝備的配套,都是大有可為。特別是海洋工程配套,幾乎是歐美壟斷,我國基本處在空白狀態,發展空間巨大。配套產業走“小而精、小而專、小而強”的專業化之路,在做精做強的過程中,積極扶持,量變引起質變,同樣能夠培育出中遠船務未來的后勁優勢。配套企業要像樹葉一樣,大力汲取陽光雨露,做好配套,做精業務,逐步發展。

  綜上所述,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產業在中遠船務的發展戰略中,處于主體地位,是“特”字上下功夫的戰斗堡壘,要集中力量夯實基礎,穩健發展,開拓創新,做強做大。做到“領先一步,穩先一步,無論是一大步還是一小步,都是推動海洋工程裝備前進的腳步”。

  1.海洋工程裝備的創造決定著中遠船務的未來

  全球海工裝備發展空間廣闊。目前海洋石油占全球石油產量的33%,預計到2030年,這一占比將提高到45%。從宏觀理論和長期性的角度來看,石油價格應該沒有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我國將是石油消費增長的最大來源,從當前消費約860萬桶/日,預計到2030年達到1750萬桶/日,超過美國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

  據預測,2011-2015年全球海工裝備市場規模年均約810億美元,中國占全球市場的份額有望從當前的5%-7%提升至2015年20%,至2015年有望達到190億美元,在2010年30-35億美元的基礎上增長5倍。預計到2020年,我國海工裝備的全球市場份額有望達到35%,對應中國的海工裝備市場容量約400億美元,相當于現有市場容量的11-13倍,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中遠船務在海洋工程裝備建造中的成果顯著。自2006年開始,中遠船務科學判斷市場周期變化,果斷決策實施產品轉型升級戰略,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海工裝備制造領域進軍。七年來,中遠船務在研發設計、項目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成功交付了16個海工產品,包括世界首艘超深水圓筒形鉆探儲油平臺、自升式平臺、半潛式鉆井平臺、海洋作業平臺、海洋鋪管船、海上風車安裝船、穿梭游輪等,實現了由淺海到深海、由油氣平臺到特種工程船舶的全覆蓋,是目前國內設計建造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型號最多、產品最全的企業。“深海高穩性圓筒型鉆探儲油平臺的關鍵設計與制造技術”獲得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希望”系列圓筒型超深水鉆探儲油平臺已形成批量化、規模化的生產特征,大型FPSO改裝品牌在國內首屈一指。目前,已生效海工項目50個(已開工31個),其中南通16個、大連2個、廣東8個、上海16個、舟山8個。

  海洋工程裝備的創造決定著中遠船務的未來。中遠集團董事總經理、中遠船務董事長李云鵬在“中遠船務海工技術研發人員專題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海工裝備制造領域,中遠船務在國內已形成先發優勢,在國際上也具備了一定的影響力。SEVAN650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遠船務作為中遠集團重要的骨干企業,應當肩負起打造中國海工裝備制造業龍頭的歷史責任。”這一歷史責任和前瞻性的企業發展走向,明確地告訴我們:海洋工程裝備的創造決定著中遠船務的未來。這一判斷可以用三個詞來說明,即“大勢所趨、機遇所在、前途所系”。

  大勢所趨。“得海洋者得天下”,中國和平崛起,必將伴隨著海洋經濟的崛起。十八大報告“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的推進,國家級海洋經濟區的建設,都讓海洋經濟的發展成為時代主流。同時,世界各國對海洋資源的需求,海工產業的廣闊空間等,都是發展海工裝備制造業的“大勢”,大勢所趨,唯有順勢而為,才能發展成功。

  機遇所在。企業的發展,已越來越體現為科技的競爭,在中遠船務,海工產業為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進軍高端制造領域打開了通道,闖出了新路,贏得了主動。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市場機遇轉瞬即逝、企業面臨市場嚴峻考驗的關鍵時期,必須牢牢把握政策機遇、市場機遇、自身發展機遇,乘勢而上,有所突破,逆境崛起,成就未來。

  前途所系。中遠船務的前途在海工,修理改裝業務是較為低端的勞動密集型服務業,造船是產能過剩的產業,配套產業體量太小。唯有海工業務,發展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天時就是國家和地方政府、中遠集團大力支持的政策。地利是上海、南通、大連、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等地的發展機遇。人和,就是中遠的文化、中遠船務的企業文化和激情實干、能征善戰的隊伍,是我們的發展戰略、策略、政策。中遠船務的前途在海工,當前和長遠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海工。

  黨中央、國務院對中遠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的關懷和支持,更使中遠人信心倍增,歡欣鼓舞。2013年3月8日,啟東中遠海工總經理倪濤作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在江蘇代表團討論發言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中遠集團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關注。李克強也曾指導我們為建造一流海工項目而不懈努力。

  2.海洋工程裝備的創造需要中遠船務人的勇氣和智慧

  著力在戰略。戰略解決方向和布局的問題。綜合研究國家海洋經濟政策,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趨勢以及中遠船務的實際,筆者認為:中遠船務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戰略可以概括為“一體兩翼”。形象地說,中遠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就如同一艘承載著“中國夢”的“遠洋號”大型飛機,正蓄勢待發,展翅高飛。“一體兩翼”的海工發展戰略中,“一體”是啟東中遠海工、上海中遠船務(上海長興)、舟山中遠船務三位一體,這是一個“機身”,“機身”的重心是啟東中遠海工,因為啟東中遠海工已初具規模,呈良好發展態勢。在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方面,由于上海是國際航運中心,中國舟山群島新區是第四個國家級新區,可以很好地綜合運用上海、江蘇、浙江的優勢和政策。“兩翼”一個是大連中遠船務,一個是廣東中遠船務,兩地要有分工,各有側重,逐步培育。“一體兩翼”戰略布局,既能充分運用“國家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中“三個海洋經濟圈”的規劃及政策,又切合中遠船務目前所屬海工涉略企業的客觀實際。無論是“體”還是“翼”,都要進一步根據各自的隊伍、營銷、研發、生產設施和能力、水域條件、原有產品與成果以及國家和地方的規劃、布局和政策,統籌兼顧,不斷加以研究、深入、細化、培育、發展,使海洋工程裝備真正成為中遠船務集團的主營業務、主導產業、主攻堡壘。

  著重在戰術。戰術解決具體實施的方法問題。在“一體兩翼”的戰略布局下,發展海工“如何贏得訂單?如何做好在手訂單?如何保證效益?如何提升競爭力?”必須高度關注海工的經營、生產、管理、創新等戰術問題,總結中遠船務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的經驗,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形勢,發展海工在經營方面要強化“四個結合”,一是強化經營與技術創新相結合;二是強化資金與經營工作相結合;三是強化經營總部與各船廠工作相結合;四是強化經營與“三業并舉”下的專業化實施相結合。海工生產經營管理的基本要求為:訂單是硬道理,交付是硬實力,降本是競爭力,創新是源動力。也就是在發展海工的過程中,必須做到:千方百計贏訂單,集中力量保交付,降本增效提效益,科技創新促發展。這是由于海洋工程裝備投資大,裝備作業環境和條件惡劣,環境保護的要求嚴格,技術要求和個性特點明顯,因而風險大、周期長,船東選擇廠家時必須要有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過得硬的產品。為此,業績和管理是考察的重要依據,確保成功交付是硬實力、硬道理。

  著眼在戰斗。“戰斗”重點關注過程實施的問題。著眼在“戰斗”,就是要發揚“激情、實干、創新、敢為人先”的企業精神,做到:激情不消退,實干不空談,創新不止步,勇于擔當,爭做領跑者。強調“戰斗”,是因為市場競爭的激烈性,海工市場的競爭高手云集,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海工產業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在人才、科技、管理等方面,需要我們大力趕超。同時,海工產業從業企業越來越多,競爭日趨激烈,必須搶抓機遇,方能有所作為,否則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強調“戰斗”,就是要鼓實干激情、創實干載體、興實干作用、重實干考核,實績論英雄,實干促發展,亮劍在戰斗,永不懈怠,永不止步,超越自我,奮勇前行。

  著足在戰勝。“戰勝”才是目的,重點關注結果問題。就是要秉持“決心、堅持、求勝”的企業信念,樹信心、重過程、要結果。海工產業是高風險、高投資、高難度、高回報的產業。每一項海工產品的成功交付并非易事,每一個海工產品訂單的贏得和交付都是一大考驗,如果沒有最終的交付和良好的效益,很可能會帶來巨大的風險。因此,全體員工,系統上下都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自始至終圍繞“打勝仗”的結果,“全部心思要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要向打仗用勁”,“逢山開路遇河搭橋”,搶節點、控風險、降成本、保安全、創效益。對于中遠來說,在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領域最終“勝出”的目標是“建設一流海工企業,建造一流海工產品,建立一流海工品牌”,“三個一流”的建設任重而道遠,但必須從當下做起,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海。

 

延伸閱讀
上一篇:邯鋼邯寶焦化廠2號干熄焦檢修提前5天完成
下一篇:首鋼冷軋公司酸軋生產線開始檢修
分享到:
[騰訊]
關鍵字:中遠 集團 積極

鋼廠裝備檢修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阴县| 彩票| 济源市| 永登县| 襄城县| 益阳市| 大石桥市| 精河县| 光山县| 托克逊县| 治多县| 诸城市| 安顺市| 松阳县| 涞源县| 东台市| 英吉沙县| 通州区| 淮北市| 左权县| 五寨县| 巴彦县| 大丰市| 黔东| 鸡泽县| 永和县| 繁昌县| 枝江市| 云林县| 凤城市| 名山县| 克山县| 景泰县| 濮阳市| 沧州市| 龙游县| 镶黄旗| 双城市| 新丰县| 辛集市| 石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