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的“老瓶”裝了“新酒”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什么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作為一種經濟現象,指的是一個經濟體中物價持續上漲的現象。 這可能是經濟學中最熟悉的詞語之一。通貨膨脹使經濟陷入不穩定狀態。央行行長們常常渴望被稱為通脹鷹…
通貨膨脹作為一種經濟現象,指的是一個經濟體中物價持續上漲的現象。
這可能是經濟學中最熟悉的詞語之一。通貨膨脹使經濟陷入不穩定狀態。央行行長們常常渴望被稱為“通脹鷹派”。政客們曾在選舉中承諾打擊通貨膨脹,美國總統福特在1974年甚至宣布通脹美國的頭號公敵。
消費者的生活費用取決于許多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以及每種商品和服務在家庭預算中所占的份額。為了衡量普通消費者的生活成本,政府機構進行家庭調查,以確定一籃子常見的購買物品,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跟蹤購買這籃子的成本。
在某一特定時間,該籃子的成本相對于基準年表示為消費物價指數,而消費物價指數在一定時期內的變化百分比是消費物價通貨膨脹,這是衡量通貨膨脹最廣泛使用的指標。(例如,如果基準年的 CPI 是100,而當前的 CPI 是110,那么這段時間的通貨膨脹率是10% 。)
通貨膨脹的新模式
我們都以為對通貨膨脹已經了解頗深。甚至不具備專業知識的人,也對這個詞語耳熟能詳了。但是事實證明并沒有那么簡單。
去年四月,經濟學家認為現在的通貨膨脹率應該在2.5% 左右。相反,它現在超過了6% 。即使以寬松的標準來衡量,這也是比較離譜的預測。
需求學派指責拜登總統和美聯儲實施了過多的刺激措施。
供應學院將其歸咎于與疫情大流行相關的瓶頸和供應鏈。
事實上,越來越明顯的是,這種通脹是由于強勁的需求與有限的供應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以前,大家從來沒看到過這種組合。這是一種通脹的新模式。
拜登的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曾指出,被壓抑的需求與疫情導致的短缺同時出現。這使得解決方案變得困難,修復供應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白宮和美聯儲的能力范圍,但把這個問題視為唯一的需求問題來處理,又可能會損害經濟。
首先,考慮需求。聯邦支出和降低利率通過增加總需求來降低失業率,間接地影響通貨膨脹。隨著勞動力市場緊縮和閑置產能減少,企業獲得定價權,工人獲得更高的工資。這種失業率和通脹之間的這種反向關系被稱為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 curve),經濟學家在今年春季的預測中考慮到了這一點。他們發現,拜登3月份實施的1.9萬億美元刺激計劃對通脹的影響微乎其微。高盛首席美國經濟學家戴維?梅里爾克認為影響最多為0.1至0.2個百分點。
供應方面呢?全球復蘇推高了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通脹的上升;10月份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通脹率為4.6%。核心通貨膨脹受到諸如用于汽車的半導體等投入短缺和諸如遠洋貨運等瓶頸的嚴重影響。然而,其他大多數發達經濟體也遭受了類似的破壞,它們的通脹漲幅低于美國。(中國是個例外)
美國與眾不同的是許多行業的供應緊縮和刺激需求膨脹的結合。這種通貨膨脹的不同尋常的起源意味著解決辦法并不簡單。理想情況下,它將作為需求和供應自我糾正的扭曲而慢慢消退。
但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與此同時,更高的通脹率可能會通過價格和工資決定行為的模式自我延續下去。然后,這種不熟悉的通貨膨脹的解決方案變得痛苦而熟悉: 更高的利率,或許還有衰退。
來源:金融見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