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跳水” 歐盟通脹也爆表!鮑威爾語出驚人 美聯儲轉“鷹”?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期,圍繞著新冠病毒最新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的擴散,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劇烈波動。 昨日午后,一則消息引發再度全球金融市場恐慌: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莫德納首席執行官預計現有疫苗在應…
昨日午后,一則消息引發再度全球金融市場恐慌: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莫德納首席執行官預計現有疫苗在應對奧密克戎方面的效果將遠不如應對早期新冠毒株。
昨天下午國內期市收盤原油系期貨領跌。低硫燃料油主力合約跌超7%,液化石油氣主力合約跌超6%,燃料油、SC原油主力合約跌超5%。夜盤時段,原油系品種跌幅依然領先。燃油、液化石油氣跌超3%,棉花、豆油、低硫燃料油跌超2%。
隨后,國際油價也同步“跳水” ,美股時段美國WTI原油曾跌破64.5美元/桶,日內跌約7.9%,布倫特原油跌破67.5美元/桶,日內跌超8.1%。歐股開盤大跌,法國CAC40指數跌1.43%,英國富時100指數跌近1%,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1.15%。
昨日歐盟統計局初步數據顯示,歐元區19個成員國的11月CPI指數上升4.9%,超過市場預期值4.5%,為歐洲央行2%目標的兩倍多,達2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歐盟中CPI漲幅最大的國家為立陶宛,同比漲超9%。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情況也不容樂觀。德國11月份通脹率同比上升6%,為三十年新高。并且德國央行預計通脹率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會高于3%。法國11月份通脹率達到了3.4%,是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西班牙也是如此,11月消費價格上漲5.6%,為1992年以來最高漲幅。比利時11月通脹率同樣上漲5.6%。
周二深夜,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與美國財長耶倫一同出席美國國會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季度聽證,就頑固高通脹、奧密克戎新變種病毒對經濟的影響、美國債務上限等關鍵議題發表觀點。
在問答環節,鮑威爾表示,通脹進一步上升的風險增加,物價上漲與新冠疫情造成的供應鏈中斷有關。他還稱,“是時候放棄關于通脹”暫時性“這個詞了”,這句話一度令美股跌幅擴大,但他解釋道,“暫時性”對每個人的意義不同,對于他來說意味著不會在價格上留下永久印記。鮑威爾還提到,隨著通脹上升和經濟增長,美聯儲可能會更快地結束縮減購債,“可能加速taper令其提前幾個月結束,我們將在下次會議上討論這個問題。”
財經媒體CNBC點評稱,鮑威爾今日鷹派言論表明,美聯儲現在的重點已轉向對抗通脹及其負面影響,而不是新的變種病毒對經濟活動造成更多潛在干擾。
素來以毒舌著稱的金融博客Zerohedge斷言,鮑威爾同意放棄“暫時通脹”這一表述,說明他明確地承認高通脹不再是暫時的,這令美聯儲存在對抗高通脹的急迫性,可以構成加快完成taper的理由,但也與11月初FOMC稱要在2022年6月完成taper發生了重大變化。
今晨收盤,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刷新上周五所創的一個月新低。道指收跌1.86%,創10月13日以來收盤新低。標普500收跌1.9%,納指收跌1.55%。歐股方面,歐洲斯托克600指數刷新10月13日以來收盤新低,11月斯托克600回吐10月的半數漲幅,歐洲各國股指11月也都累計下跌,西班牙股指全月跌超8%領跌。
油價方面,WTI 1月原油期貨收跌5.39%;布倫特1月原油期貨到期交割日收跌3.91%,均創8月23日以來新低。11月美油累跌近21%,布油累跌逾16%,全數回吐10月漲幅,創去年3月美國疫情爆發以來最大單月跌幅。
市場恐慌情緒再起,原油再度大跌
國際油價持續下挫。即使目前還不能確定南非變異毒株奧密克戎對原油需求的具體影響,但顯然變異毒株仍然是引發近日原油市場崩盤的導火索。
“本輪原油的下跌實際是分為兩個階段的。第一個階段是因為南非變異病毒的出現,以及美國等國家大幅度釋放儲備原油等事件的綜合,又適逢美國的感恩節假期,造成了市場的恐慌式下跌,并一度創造了近3個月來的低點。這是針對短期消息的利空以及前期過度漲幅的一個集中修正,前期原油領漲整個大宗商品,并帶動美國的通脹不斷加劇,盡管原油價格的走高對于整個美國通脹造成的影響占比并不大,但市場關注的重點集中于此,也就成了眾矢之的。”招金期貨能化研究員于芃森表示。
隨后第二個階段原油市場又出現了短時的反彈調整。他介紹說,首先原油進行了一定的修復,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原油是恐慌式下跌,具備一定的抄底價值,再就是空頭在集中打壓之后,平倉離場,盤中一度出現6%的反彈。但周二中午時段,疫苗生產公司莫德納的CEO表達了對當下南非變異病毒的擔憂,而且無法預估未來的影響,但這主要是沒用數據作為支撐,市場對于這一消息的解讀,結合輝瑞等疫苗公司的有效性下降等消息,造成了市場的二次恐慌,油價才再次出現大幅的下滑。
在海通期貨能源化工研發負責人楊安看來,把油價暴跌只歸咎于南非變異毒株顯然是片面的,油價轉弱背后的核心因素是供需兩端前期的變化導致油市面臨供需局面惡化才是根本性的原因。
“尤其是這次美國聯合多國進行的6000萬桶戰略原油投放的影響意義重大,這會讓原油市場在未來幾個月再次迎來過剩局面,而且在這之前歐洲疫情已經非常嚴重也拖累了需求,所以即便是沒有變異毒株這個導火索也可以預見油價在接下來的時間將承受巨大壓力。”楊安說。
事實上,變異毒株最終對經濟的沖擊、以及對原油需求的影響暫時缺少足夠的數據來論證,可能還需要幾周時間來確定。通過疫情以來各方努力來看,油價重心成功的從之前的低位抬升到了近幾年的高位,楊安認為,考慮到OPEC+做出的努力和全球宏觀局勢,預計油價大概率會在60美元/桶附近形成新的平衡,這個價格區域對于產油國和消費國來說是一個相對都可以接受的價格,但是最終還是要看原油市場影響因素的落地情況。后續OPEC+的產量政策、伊朗何時回歸市場,美國頁巖油增產進度以及疫情變化都是影響油價的核心因素,全球經濟能否保持復蘇同樣對油價后市影響關鍵。
于芃森認為,國際原油此輪行情尚未結束,但未來是繼續下跌還是反彈,現在還是未知數,市場需要本周OPEC會議給出明確的方向指引。
“原油這種恐慌式的走跌并沒有改變市場的真實供需狀況,全球的原油庫存依舊在下滑,目前還沒有數據顯示,原油市場出現了供大于需的情況,OPEC一直拒絕大幅增加原油產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疫情和需求的不確定性,目前來看,OPEC的擔憂是正確的,只是市場、美國已經等不到明年原油的供大于需來導致原油價格的下滑。但市場在恐慌過后,一定還是要回歸真實的供需情況的,現實和預期的博弈,還要繼續。”于芃森說,從基本面來看,12月份是關鍵月份,OPEC的增產一直不及預期,疊加油價急速下滑,可能會打亂OPEC既定的步驟,從而延緩增產或出現其他的情況來擾動原油市場價格。現在來講,原油價格仍有寬幅振蕩的可能,還是不穩定,價格中樞下移已經是既定的事實,但將圍繞什么價格展開新一輪的爭奪,仍是未知數,因為OPEC的會議還沒有召開,市場還一片迷茫。
當前,高通脹讓美國等眾多國家備受壓力,全球持續上漲的通脹形勢主要是前期各國央行超預期放水刺激導致。“不管是從經濟還是政治角度,美國拜登政府都迫切需要將通脹控制下來,而對拜登來說,控制能源價格是重中之重,所以這次美國聯合多個國家進行了戰略石油釋放的動作,并且美國國務院高級顧問Amos Hochstein告訴CNBC,政府隨時準備在必要時釋放更多原油。可見美國控制油價的決心非常堅決。”楊安說。
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