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貨運價格上調 物流成本雪上加霜
來源:新浪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鐵路貨運價格又漲了!”一時間,在鋼鐵生產行業和鋼鐵物流產業引起不小的波瀾。這對原本成本就居高不下的鋼鐵物流領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因而,有效控制和降低鋼鐵物流成本成為當今鋼鐵業…
鐵路貨運價格又漲了!”一時間,在鋼鐵生產行業和鋼鐵物流產業引起不小的波瀾。這對原本成本就居高不下的鋼鐵物流領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因而,有效控制和降低鋼鐵物流成本成為當今鋼鐵業的一個重大課題,必須認真應對。
鐵路貨運調價加速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關于調整鐵路貨物運價有關問題的通知》,決定自2014年2月15日起,調整鐵路貨物運價,對全路實行統一運價的營業線貨物運價進行調整,貨物平均運價水平每噸公里提高1.5分,鐵路貨物運價由政府定價改為政府指導價。據了解,這是近十年來,鐵路貨運價格第9次提價,也是繼去年提價1.5分之后再度大幅提升貨運價格,鐵路貨運價格的改革有加速傾向。
統計顯示,2003年~2012年,鐵路貨運的實際運價復合增長率約為6.6%;而在鐵路實行改革的2013年~2014年,統一運價兩度上調1.5分/噸公里,漲幅分別為13%、12%。鐵路運價的持續上漲,對鋼鐵業和鋼鐵物流業的成本壓力不斷加大。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盛志誠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時說:“鐵路貨物平均運價水平每噸公里提高1.5分,每噸鋼鐵原料的物流成本比以往肯定增加,具體漲幅要根據鐵路運輸的里程計算。如鐵路平均運價每噸公里提高1.5分,那么上海至南京300公里的距離,通過鐵路就需增加成本4.5元/噸。更長距離的運輸,成本會進一步上升,假如從新疆運到廣州,運輸物流成本將增加70元/噸。” 鋼貿行業資深分析師、高級研究員邱躍成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表示,鐵路貨運價格的上漲,成本由誰來承擔?是鋼鐵生產企業,還是鋼鐵貿易商,或者是下游終端用戶?目前還不清楚,或許由整個鋼鐵產業鏈各方分擔。不過,如果鋼廠的銷售不暢,庫存增大,訂不出貨,還會將物流成本自行消化,鼓勵鋼貿商向鋼廠訂貨。所以依靠提高鋼材價格消化成本上升還是比較難的。毫無疑問,鐵路貨運價格上調,對具有40多億噸物流運輸量的鋼鐵業而言,將帶來較大的成本壓力。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協會提供的數據,2011年物流占鋼鐵成本的10%左右。在10%的物流成本中,運輸成本又占到大約50%的比例。鐵路運輸因其運輸速度快、運輸量大、成本較低等因素,成為大宗商品現貨運輸的優先選擇方式之一。據鐵道部2011年鐵道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全國鐵路冶煉物資運量完成87022萬噸,比上年增運1522萬噸、增長1.8%。多手段應對運價上升鐵路貨運價格上升,鋼鐵物流成本再度增大。那么,如何減輕因鐵路貨運成本上升的壓力呢?對此,盛志誠和邱躍成都認為,今后鋼鐵企業和物流企業將更多地選擇水運、海運。目前國內的水運發展很快,水運已經相當成熟,鋼鐵原料的運輸逐漸轉向水運、海運的運輸模式,如海南鐵礦通過港口將鐵礦石向上海發送。目前鋼鐵企業通過海運的貨物運輸量已經超過鐵路運輸量。同時,國家有關部門也下放了普通水運資質的管理權限,2014年鋼鐵企業也將更多地采用水運,以減輕物流成本的壓力。
一些鋼鐵物流業的經營者也提出,盡管鐵路運輸具有運量大、時間短、準確性高等優勢,但鐵路運輸成本的上揚,將促使一部分運輸方式由鐵路運輸轉向其他方式。也有的經營者指出,可以在降低其他物流成本上動腦筋,如倉儲、庫存、管理等方面。一些鋼貿商提出將“銷售前移”、“庫存前移”,以減少運輸、減少庫存;有的鋼貿企業在鋼廠集中地區設立經銷點,將庫存設在鋼廠,周邊客戶直接從鋼廠提貨,逐漸消除以往“鋼鐵大游行”的弊端,以此降低鋼鐵物流成本。強化科學管理,有效控制和降低鋼鐵物流費用率,同樣是鋼鐵業和鋼貿業應對鐵路貨運提價的一條有效措施。
如今鋼鐵行業已進入微利時代,鋼鐵生產企業以及貿易企業在物流成本上狠下功夫,特別是面對運輸成本的上調,更須強化鋼鐵物流體系建設,科學管理,降低物流費用率。從歷年情況來看,隨著國家加大鋼鐵淘汰落后產能,鋼鐵企業積極轉型產業升級,行業物流效率在逐步提升。而強化科學管理,完善鋼鐵物流體系,是控制和降低鋼鐵物流成本的一項行之有效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