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微利困局短期難以緩解
來源:經濟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3年,鋼鐵行業運行偏冷,表現為“高產量、高成本、低價格、低效益”,與之有關聯的還有“霧霾”。在需求不旺、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鋼材價格跌到20年前水平,加上進口鐵礦石價格高企,鋼鐵…
2013年,鋼鐵行業運行偏冷,表現為“高產量、高成本、低價格、低效益”,與之有關聯的還有“霧霾”。在需求不旺、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鋼材價格跌到20年前水平,加上進口鐵礦石價格高企,鋼鐵行業生產經營形勢異常嚴峻。在努力轉方式、調結構、降成本、增效益的情況下,年平均銷售利潤率不足2%,仍處于微利時代。
2013年四季度,鋼鐵行業平穩弱勢運行,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環比略有回升,出口額、稅金總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環比有所下降。2013年我國粗鋼產量約7.75億噸,接近世界粗鋼產量的一半,創歷史新高。四季度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率升至3%,原因有三,一是宏觀經濟穩中向好,以及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改革創新號角,對鋼材需求有一定信心支撐;二是鋼材價格在前段時間超跌后略有反彈,對盈利有帶動;三是煤炭價格下跌,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
導致鋼鐵行業持續處于微利狀況的主要原因是產能過剩。2013年10月,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發布,這是有史以來最全面、最具操作性、也是最嚴厲的調控過剩產能措施。四季度,在中央領導多次指示要求、各界普遍關注的情況下,化解過剩產能戰役首先在鋼鐵大省——河北省打響,11月24日,唐山、邯鄲、承德三地集中拆除了10座高爐、16座轉爐,壓減煉鐵產能456萬噸、煉鋼產能680萬噸。拆除這些設備,不僅有利于化解產能過剩矛盾,而且有利于節能減排,每年可減少煤炭消耗量276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9800噸、煙粉塵排放量7100萬噸,有利于治“霾”。
展望2014年,機遇和挑戰并存。機遇方面,世界經濟將緩慢復蘇,我國經濟將穩定增長,這將拉動鋼材需求有所增長。此外,我國已進入轉型發展關鍵時期,將全面深化改革,為鋼鐵行業轉型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挑戰方面,我國鋼材消費總體上已進入峰值平臺區,未來需求量增長的空間不大,加上鋼鐵產能過剩、資源約束增強、環保壓力加大,預計經營困難的局面短期內難以緩解,對鋼鐵行業結構調整的復雜性、化解產能過剩的艱巨性、微利時代的長期性要有客觀估計和清醒認識。
初步判斷,2014年鋼材需求預計將有小幅增長,下游行業轉型升級也將對鋼材品種質量提出新要求,鋼材價格可能與2013年持平或略高。如果能夠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抑制增產的盲目性,有可能形勢略好于2013年。根據國家戰略部署,結合鋼鐵行業實際,2014年需做好化“!、保“盈”、控“污”工作。
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主要任務之一,要堅定不移化解產能過剩。雖然化解鋼鐵產能過剩工作已起步,但要化解多年形成的約2億噸過剩鋼鐵產能絕非易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扎實推進,不折不扣執行好中央化解產能過剩的決策部署。
鑒于鋼鐵行業的低價格、高成本態勢難以根本轉變,2014年行業需要做好降本增效工作,提升盈利能力。
鋼鐵生產過程具有能耗高、污染重的屬性。如今,無論從兩型社會建設還是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需要,鋼鐵行業都應加大清潔生產力度,控制污染。
一季度是傳統的鋼材需求淡季,預計2014年一季度中經鋼鐵產業景氣指數將基本維持去年四季度的水平。
(作者系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冶金建材發展部副主任)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春節之后鋼市面臨不確定因素仍需關注 下一篇:礦價下行或引導鋼價運行中樞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