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產能過剩 一噸鋼利潤買不到一根冰棍
來源:光明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幾年前,鋼鐵價格最高的時候賣1噸鋼可以賺到將近一千元,差不多相當于一部普通手機。 到了去年底,每噸鋼的利潤只有1.68元,只相當于一瓶礦泉水的價錢。 今年上半年,據中國鋼鐵工業協…
幾年前,鋼鐵價格最高的時候賣1噸鋼可以賺到將近一千元,差不多相當于一部普通手機。
到了去年底,每噸鋼的利潤只有1.68元,只相當于一瓶礦泉水的價錢。
今年上半年,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利潤一度降到了每噸只有0.43元,連買根冰棍都不夠。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新創說:“一到六月份我們是7.8億噸的產量水平,這太可怕了!”
“目前的鋼價回歸到了20年前,大概是1994年的水平。”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張長富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主辦的財經評論欄目中表示,價格下滑、利潤降低,這背后的根源都是產能過剩。
如何打破利益的捆綁
2012年河北遷安市鋼鐵業的營業額與2011年相比,下降幅度達到95.2%。盡管如此,一些鋼鐵廠還是開足馬力維持飽和生產。
“產能過剩一定程度是企業的僥幸心理和地方政府的利益捆綁造成的。”中央電視臺財經評論員劉戈說,如果生產停下來,GDP沒有了,就業也會受到影響,沒有到萬不得已的地步,還是盡量維持。而且按照以前的經驗來看,可能過一段時間,如果經濟回暖,那么它生產出來的鋼材,又可以按照較高的價格賣出去,所以一直會存在這樣一種僥幸心理。在沒有決心“斷腕”的時刻,僥幸心理和地方政府利益的捆綁,會讓企業保持現在的生產規模。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則強調,不按照市場規律生產的企業,該死的就必須要死掉:“我們過去一段時間上大壓小,小的高爐必須要炸掉,要建大高爐。這些企業又是各地稅收的主要來源,那么地方政府就很擔心這樣的企業消失后,它的稅源會中斷。所以一些地方不惜借債來幫助這些企業擴大產能,這就造成了今天產能過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