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方拉鋸煤炭消費目標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戰略下,煤炭消費量將只做減法,不做加法。 一位煤炭專家告訴記者,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以及山東城市群煤炭消費量今后將被嚴格控制。 日前,…
在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戰略下,煤炭消費量將只做減法,不做加法。
一位煤炭專家告訴記者,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以及山東城市群煤炭消費量今后將被嚴格控制。
日前,環保部就大氣污染防治計劃草案向河北省征求意見,提出河北到2017年底煤炭消費量比2010年凈削減1億噸(原煤)。
根據河北經濟統計年鑒數據,2010年當地煤炭消費量為2.49億噸標煤,折合原煤3.5億噸。以此為基數縮減1億噸煤炭消費量,意味著河北煤炭消費量要回到2005年以前的消費水平(2005年河北省煤炭消費量約合2.56億噸)。
河北經濟結構以鋼鐵、電力等重型工業為主。近十年來,河北省煤炭消費量占其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一直在90%左右。對河北而言,凈減少1億噸的控制幅度“壓力山大”。
為此,河北省政府專門向環保部門發函:提出考慮到河北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懇請將凈削減煤炭消費量調整為2500萬噸標煤,折合3500萬噸原煤,也就是將2017年的煤炭消費量控制目標定在3.15億噸左右。
此前,河北省環保廳編制的《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實施方案》中擬定的煤炭消費控制目標是,到2017年,該省煤炭消費量比2012年凈減少4000萬噸。以2012年河北省3.89億噸的煤炭消費量計算,這一《方案》中的2017年控制目標設定在3.49億噸左右。
顯然,無論是前述向環保部發函提出的目標,還是《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實施方案》擬定的目標,都與環保部的期待相去甚遠。
近十年來,中國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平均高達0.7左右,限制煤炭這一主要能源消費意味著地方經濟增速和工業發展受限。基于此,國家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方案遲遲沒有出臺,在總量指標的分解落實上中央和地方存在嚴重的分歧。
目前,鋼鐵是河北第一產業,粗鋼產量超過全國總量1/4,工業增加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1/3。河北省提出用5-8年時間,將鋼鐵產能從目前的2.86億噸壓減到2億噸。
有河北省政策研究官員認為,削減煤炭消費應發揮碳交易市場,調高脫硫、脫硝電價水平以及財政補貼杠桿作用。出于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對于中央強制削減能源消費政策,地方的討價還價將伴隨政策制定和落地的全過程。
基于此種狀況,如果國家要求地方強制執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政策,地方考慮稅收、就業等方面壓力,可能采取其他變通手段,煤炭統計數字可能失真。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七月熱軋繼續震蕩尋底 下一篇:目前鋼市只能說是反彈 并非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