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鋼貿商抱團取暖 利潤率跌破5‰頻臨破產
來源: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鋼鐵產業鏈近百家企業周三齊聚北京抱團取暖,行業協會人士向大智慧通訊社透露,鋼貿商平均利潤率不足5‰,紛紛謀求轉型或轉行。 7月3日,近百家鋼廠、鋼材經銷商、倉儲服務商齊聚北京…
鋼鐵產業鏈近百家企業周三齊聚北京抱團取暖,行業協會人士向大智慧通訊社透露,鋼貿商平均利潤率不足5‰,紛紛謀求轉型或轉行。
7月3日,近百家鋼廠、鋼材經銷商、倉儲服務商齊聚北京最大的鋼鐵物流園--“鋼金鋼鐵物流園”,召開“北京地區鋼貿物流發展促進大會”。劉長慶在出席該活動后向大智慧通訊社透露,由于市場行情不好,鋼貿商不敢貿然進貨,只敢按銷多批次、少量地采購;有庫存的更是只銷不進貨。
據劉長慶介紹,鋼貿商利潤率普遍不足5‰,大多在謀求轉型。今年上半年鋼價已跌去400元/噸,最高跌幅曾達500元/噸(7月3日國內重點城市Ф25mm三級螺紋鋼平均價格3388元/噸),讓庫存較高的商家損失慘重,介于鋼廠和終端用戶間的一些鋼貿商已處于破產邊緣。
據該次“鋼貿物流發展促進大會”組織者之一的金泰新鋼聯公司總經理馬亞東介紹,由于鋼價上不去,全產業鏈都難賺到錢,他們希望通過組織產業鏈上的鋼廠、鋼貿商、信息服務商交流經驗和信息抱團取暖。
金泰新鋼聯公司董事長熊道雷更是直白地稱:“我們(鋼鐵物流園)是給鋼廠、經銷商服務的,他們日子不好過,我們也不好過,我希望大家都好過起來!
劉長慶稱,其實鋼材需求一直都沒大降,問題出在產能過剩和成本過高上。國家工信部原材料司預測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粗鋼產量在7.5億噸左右,粗鋼表觀消費量7億噸左右。而構成鋼鐵成本的因素中,鐵礦石、人力、流通等成本短期都很難降下來。
據劉長慶介紹,全國大小鋼貿商數量龐大難以準確統計,估計有十余萬家,普遍面臨虧損。相對于華東,華北地區的鋼貿商還不是最慘的,華東地區比如上海,去年底今年初就有不少鋼貿商虧損破產甚至“跑路”,負面影響波及產業鏈上下游,并造成銀行貸款收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