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產能、庫存和盈利向好
來源:海通證券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關于鋼鐵行業,大家集中比較關心產能、庫存和盈利這三個問題。我們認為前兩個問題有點無法證偽,各家各詞,很難統一,第三個問題是在經濟增速、投資增速、春季開工、以及前兩個問題上建立…
關于鋼鐵行業,大家集中比較關心產能、庫存和盈利這三個問題。我們認為前兩個問題有點無法證偽,各家各詞,很難統一,第三個問題是在經濟增速、投資增速、春季開工、以及前兩個問題上建立起來的預期,因此可以說也是一個需要時間驗證的問題。正因如此,這幾個問題帶來了一些困擾。我們認為既然短期內無法找到終極答案,既然這波行情是以經濟見底為基礎、以城鎮化為投資主題、以周期行業為定位、以盈利改善為預期、以超跌反彈為特征的行情,那只要這三個問題是向好的方向發展就可以了。因為即使深究,這三個問題仍難讓人釋惑。
產能利用率是向好的
產能是一個比較難以說精確的問題。一條生產線,即使按照煉鐵和煉鋼環節計算,也是不好說得清楚的。比如煉鐵高爐,送風強度不同,冶煉強度也不同。在設計產能基礎上,如果加強送風,可以提高10%的幅度;如果減少送風,也可以減少30%的幅度。煉鋼也是如此,軋鋼彈性更大,甚至提高30%都沒有問題。因此在全國大小鋼企眾多、瞞報、產量彈性等情況下,產能比較難以精確。但不是說對產能的討論就此放棄,我們認為產能利用率向好就可以了。否則,即使短期出現09年那樣92%(還有人說95%)的產能利用率,也并不能以此為根據。
我們估算目前產能應在10.5億噸左右。這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數據進行測算,2011年非重點鋼鐵企業占我國鋼鐵工業投資比例高達70%。小鋼企投資噸鋼成本約為2000元,較少達到3000元,大鋼企約為4000-6000元,按照過去幾年小鋼企投資權重大概匡算,全國平均噸鋼投資成本也不到4000元,2009-2012年鋼鐵行業投資1.6萬億,如果按照4000元噸鋼投資成本計算,就是4億多噸,2008年產能就有6億噸,怎么算也在10億噸之上。當然這只是一種數據。估計明年實際投產產能應該在4000萬噸左右,已經比今年大幅減少,后年新增會更少,因此整體上雖然粗鋼產量增速也明顯下降,但簡單計算產能利用率是提高的。
因此,2013年產能利用率是提高的,但提高的不多。況且,中國鋼鐵工業的本質問題并不是產能,所以過于糾結產能會失去方向。
產能利用率是向好的
產能是一個比較難以說精確的問題。一條生產線,即使按照煉鐵和煉鋼環節計算,也是不好說得清楚的。比如煉鐵高爐,送風強度不同,冶煉強度也不同。在設計產能基礎上,如果加強送風,可以提高10%的幅度;如果減少送風,也可以減少30%的幅度。煉鋼也是如此,軋鋼彈性更大,甚至提高30%都沒有問題。因此在全國大小鋼企眾多、瞞報、產量彈性等情況下,產能比較難以精確。但不是說對產能的討論就此放棄,我們認為產能利用率向好就可以了。否則,即使短期出現09年那樣92%(還有人說95%)的產能利用率,也并不能以此為根據。
我們估算目前產能應在10.5億噸左右。這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數據進行測算,2011年非重點鋼鐵企業占我國鋼鐵工業投資比例高達70%。小鋼企投資噸鋼成本約為2000元,較少達到3000元,大鋼企約為4000-6000元,按照過去幾年小鋼企投資權重大概匡算,全國平均噸鋼投資成本也不到4000元,2009-2012年鋼鐵行業投資1.6萬億,如果按照4000元噸鋼投資成本計算,就是4億多噸,2008年產能就有6億噸,怎么算也在10億噸之上。當然這只是一種數據。估計明年實際投產產能應該在4000萬噸左右,已經比今年大幅減少,后年新增會更少,因此整體上雖然粗鋼產量增速也明顯下降,但簡單計算產能利用率是提高的。
因此,2013年產能利用率是提高的,但提高的不多。況且,中國鋼鐵工業的本質問題并不是產能,所以過于糾結產能會失去方向。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價反彈鋼企不應盲目追求低庫存 下一篇:基建投資刺激鋼市“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