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鋼材社會庫存大幅減少的內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行情不好,鋼廠卻在咬牙堅持開足馬力生產。需求不好社會庫存卻在一路下行。由此我們不禁要感慨,多出來的鋼材究竟去向了何處呢? 我們真的沒多少貨 為了摸清當下貿易商手中的庫存情…
行情不好,鋼廠卻在咬牙堅持開足馬力生產。需求不好社會庫存卻在一路下行。由此我們不禁要感慨,多出來的鋼材究竟去向了何處呢?
“我們真的沒多少貨”
為了摸清當下貿易商手中的庫存情況,記者專門走訪了唐山多家鋼材市場的貿易商。“我們現在手里面真的沒有多少貨。”某鋼材市場貿易商老王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表示,“由于市場行情波動詭異,所以今年不少貿易商‘做庫存’的并不多。”
而貿易商之所以謹慎輕倉操作,和今年鋼市低迷的需求有很大的關系。據了解,2012年唐山房產行業新開工建設的樓盤只有誠安友誼天地等的幾個項目,因此對于建材的需求拉動并不大。“由于地產調控的原因,今年做工地的生意也不太好做。”做工地供貨生意的小李表示,“和往年相比今年工地的需求打了不小的折扣,我們的出貨量自然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為了規避不必要的欠款風險,今年只重點選擇了少數幾家資金實力相對不錯的公司的項目工地供貨。”小李補充說。
鋼市的需求在經歷一年的休整依然沒有新的通道打開,自然很難消化掉如山的鋼材產能。
“越生產越虧錢”
“現在鋼廠是越生產越賠錢。”唐山某民營鋼廠的一位銷售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說,“所以我們是‘真’的減產了。”這位負責人特地用“真”字加重了語氣。
10月粗鋼日產量在逼近200萬噸之后突然逆轉向下。對此,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在沒有新的大面積檢修停產出現的局面下,這種粗鋼產量的突然下降更多的是和十八大的召開這個政治因素有關,而不是說鋼廠突然真的停產了。“別的鋼廠是否真的減產了不得而知,”這位負責人表示,“因為前幾天好像還有新聞曝出有鋼廠虛報減產的情況。”
而數據也客觀上證明了大家的擔心。全國粗鋼日均產量創7月下旬以來的新高。
而高爐的開工率也從側面證實了這一點。以唐山為例,唐山地區同口徑151座高爐,有8座檢修,占5.30%,檢修容積5140立方米,占總容積的3.96%。也就是說,盡管是冬季需求萎縮,但是高爐的開工率依然維持在了94.7%的高開工率之上。
在寧讓價格不讓地盤的當下鋼市,減產似乎真的很難。
“鋼材流向何方”
但讓人疑惑的是:鋼廠生產馬力充足,社會庫存卻在一路走低,那么多出來的鋼材究竟哪里去了呢?“當前的社會庫存逐步走低有一部分是和當下銀行嚴打重復質押有很大關系。”鋼鐵行業的一位分析人士告訴記者,“之前不少貿易商為了獲取銀行在資金方面的支持,鋼材重復質押的不在少數,而這些重復質押的鋼材都被統計到了社會庫存當中,同一批鋼材反復幾次被統計,自然造成了社會庫存的虛高。”“而現在我們之所以感覺需求沒有多少好轉,但是社會庫存在一路下行,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現在由于加大了對庫存質押貸款這方面的監 管 ,現在重復質押的行為少了,反復質押的鋼材這部分被清空,社會庫存自然也就得到了瘦身。”分析人士進一步補充說,“其實并不存在著離奇失蹤的鋼材,只不過現在我們把以前鋼材社會庫存中的水分給擠壓掉了而已。”
在鋼材消失的背后,看不見的需求也在發揮作用。“目前由于鋼鐵行業形勢不好,為了應對復雜的市場行情,不少鋼廠都開始打起了直銷的主意。這使得鋼廠現在有很大一部分資源并沒有流入到傳統的鋼市之中,而是直接被終端用戶需求消化掉了,鋼材資源的分流自然也就使得社會庫存的壓力在逐步減輕。”分析人士進一步解釋說。
除此之外,今年以來盡管出口形勢并不樂觀,但是鋼材的出口量還是挺可觀的。這一部分的需求也并沒有被規劃到社會庫存的范疇。
【鋼材出廠價格關注度減弱】
據上海華東鋼材市場消息:近幾年,尤其是今年以來,一直備受關注的“鋼廠鋼材出廠價”的市場關注度正在減弱,這是為什么呢?
一、鋼廠鋼材出廠價格透明度不夠。某些鋼廠的鋼材出廠價格實際是“名義出廠價”,實際訂“期貨”時有另外的計算方法;有的鋼廠對終端用戶和鋼貿商執行的訂貨政策是有差異的,實際合同結算價格與“名義出廠價”是不一致的。
二、在供過于求的“買方”格局下,部分終端用戶或鋼貿商在鋼材市場行情較長期處于“倒掛”的態勢下,為了減少或避免訂“期貨”虧損,采取不訂“期貨”,到市場上采購或收貨的模式;還有的終端用戶或鋼貿商到專業網站上“競標拍賣”。這樣,“鋼廠名義出廠價格”充其量只是“市場行情參考價格”。
三、有些鋼貿商“大戶”憑著渠道與資金的優勢與終端用戶合作,形成較大的批量,與有關鋼廠協商,訂期貨采取“一單一議”的辦法,依據鋼材市場的實際情況與對后市的預判,提出一個價格,經雙方(鋼貿商“大戶”與鋼廠)達成一致后簽訂合同成交,所執行的訂貨價格與鋼廠鋼材出廠價“相差甚遠”,鋼材出廠價格僅僅是“參考價格”。
四、有的鋼廠為了適應市場變化,更好地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鋼材出廠價格實行“隨行就市”,倉庫前移,將標的物運到所在區域,客戶看貨后與鋼廠談價,當場“拍板”成交,“銀貨兩訖”。這種貼近市場、貼近實際的做法受到了業內人士的支持。
綜上所述,某些鋼廠鋼材出廠價格的市場關注度正在減弱,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價格在深入。如有的鋼廠因庫存壓力,現貨拋售價格肯定低于“期貨”價格,比較貼近市場才能拋售成功,就說明了這一點。
“我們真的沒多少貨”
為了摸清當下貿易商手中的庫存情況,記者專門走訪了唐山多家鋼材市場的貿易商。“我們現在手里面真的沒有多少貨。”某鋼材市場貿易商老王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表示,“由于市場行情波動詭異,所以今年不少貿易商‘做庫存’的并不多。”
而貿易商之所以謹慎輕倉操作,和今年鋼市低迷的需求有很大的關系。據了解,2012年唐山房產行業新開工建設的樓盤只有誠安友誼天地等的幾個項目,因此對于建材的需求拉動并不大。“由于地產調控的原因,今年做工地的生意也不太好做。”做工地供貨生意的小李表示,“和往年相比今年工地的需求打了不小的折扣,我們的出貨量自然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為了規避不必要的欠款風險,今年只重點選擇了少數幾家資金實力相對不錯的公司的項目工地供貨。”小李補充說。
鋼市的需求在經歷一年的休整依然沒有新的通道打開,自然很難消化掉如山的鋼材產能。
“越生產越虧錢”
“現在鋼廠是越生產越賠錢。”唐山某民營鋼廠的一位銷售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說,“所以我們是‘真’的減產了。”這位負責人特地用“真”字加重了語氣。
10月粗鋼日產量在逼近200萬噸之后突然逆轉向下。對此,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在沒有新的大面積檢修停產出現的局面下,這種粗鋼產量的突然下降更多的是和十八大的召開這個政治因素有關,而不是說鋼廠突然真的停產了。“別的鋼廠是否真的減產了不得而知,”這位負責人表示,“因為前幾天好像還有新聞曝出有鋼廠虛報減產的情況。”
而數據也客觀上證明了大家的擔心。全國粗鋼日均產量創7月下旬以來的新高。
而高爐的開工率也從側面證實了這一點。以唐山為例,唐山地區同口徑151座高爐,有8座檢修,占5.30%,檢修容積5140立方米,占總容積的3.96%。也就是說,盡管是冬季需求萎縮,但是高爐的開工率依然維持在了94.7%的高開工率之上。
在寧讓價格不讓地盤的當下鋼市,減產似乎真的很難。
“鋼材流向何方”
但讓人疑惑的是:鋼廠生產馬力充足,社會庫存卻在一路走低,那么多出來的鋼材究竟哪里去了呢?“當前的社會庫存逐步走低有一部分是和當下銀行嚴打重復質押有很大關系。”鋼鐵行業的一位分析人士告訴記者,“之前不少貿易商為了獲取銀行在資金方面的支持,鋼材重復質押的不在少數,而這些重復質押的鋼材都被統計到了社會庫存當中,同一批鋼材反復幾次被統計,自然造成了社會庫存的虛高。”“而現在我們之所以感覺需求沒有多少好轉,但是社會庫存在一路下行,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現在由于加大了對庫存質押貸款這方面的監 管 ,現在重復質押的行為少了,反復質押的鋼材這部分被清空,社會庫存自然也就得到了瘦身。”分析人士進一步補充說,“其實并不存在著離奇失蹤的鋼材,只不過現在我們把以前鋼材社會庫存中的水分給擠壓掉了而已。”
在鋼材消失的背后,看不見的需求也在發揮作用。“目前由于鋼鐵行業形勢不好,為了應對復雜的市場行情,不少鋼廠都開始打起了直銷的主意。這使得鋼廠現在有很大一部分資源并沒有流入到傳統的鋼市之中,而是直接被終端用戶需求消化掉了,鋼材資源的分流自然也就使得社會庫存的壓力在逐步減輕。”分析人士進一步解釋說。
除此之外,今年以來盡管出口形勢并不樂觀,但是鋼材的出口量還是挺可觀的。這一部分的需求也并沒有被規劃到社會庫存的范疇。
【鋼材出廠價格關注度減弱】
據上海華東鋼材市場消息:近幾年,尤其是今年以來,一直備受關注的“鋼廠鋼材出廠價”的市場關注度正在減弱,這是為什么呢?
一、鋼廠鋼材出廠價格透明度不夠。某些鋼廠的鋼材出廠價格實際是“名義出廠價”,實際訂“期貨”時有另外的計算方法;有的鋼廠對終端用戶和鋼貿商執行的訂貨政策是有差異的,實際合同結算價格與“名義出廠價”是不一致的。
二、在供過于求的“買方”格局下,部分終端用戶或鋼貿商在鋼材市場行情較長期處于“倒掛”的態勢下,為了減少或避免訂“期貨”虧損,采取不訂“期貨”,到市場上采購或收貨的模式;還有的終端用戶或鋼貿商到專業網站上“競標拍賣”。這樣,“鋼廠名義出廠價格”充其量只是“市場行情參考價格”。
三、有些鋼貿商“大戶”憑著渠道與資金的優勢與終端用戶合作,形成較大的批量,與有關鋼廠協商,訂期貨采取“一單一議”的辦法,依據鋼材市場的實際情況與對后市的預判,提出一個價格,經雙方(鋼貿商“大戶”與鋼廠)達成一致后簽訂合同成交,所執行的訂貨價格與鋼廠鋼材出廠價“相差甚遠”,鋼材出廠價格僅僅是“參考價格”。
四、有的鋼廠為了適應市場變化,更好地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鋼材出廠價格實行“隨行就市”,倉庫前移,將標的物運到所在區域,客戶看貨后與鋼廠談價,當場“拍板”成交,“銀貨兩訖”。這種貼近市場、貼近實際的做法受到了業內人士的支持。
綜上所述,某些鋼廠鋼材出廠價格的市場關注度正在減弱,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價格在深入。如有的鋼廠因庫存壓力,現貨拋售價格肯定低于“期貨”價格,比較貼近市場才能拋售成功,就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