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滬鋼二次探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短期內利空因素將占據上風,滬鋼或會繼續下跌,甚至有二次探底可能。投資者可維持逢高沽空思路。 隨著建筑鋼材進入傳統消費淡季,市場心態轉換帶動鋼材現貨、鋼坯及鐵礦石價格陰跌。由于鋼…
短期內利空因素將占據上風,滬鋼或會繼續下跌,甚至有二次探底可能。投資者可維持逢高沽空思路。
隨著建筑鋼材進入傳統消費淡季,市場心態轉換帶動鋼材現貨、鋼坯及鐵礦石價格陰跌。由于鋼廠仍存復產沖動,加之需求趨于清淡,短期內鋼材供求狀況將有所惡化,投資者應警惕滬鋼二次探底。
宏觀經濟趨于穩定,政策面以穩為主
10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重新回到榮枯臨界點之上。財政部的統計數據顯示,1—10月全部國有企業營業收入累計同比增長10%,好于1—9月的9.5%;利潤累計同比增長-8.3%,較1—9月收窄3.1個百分點,為連續第三個月收窄。近期的統計數據顯示宏觀經濟趨穩,短期內國家出臺財政刺激政策的可能性逐步降低。但是,近期通脹形勢好轉為貨幣政策放松提供依據。整體來看,在政策面趨穩的大背景下,短期內國內經濟將以穩為主。
需求進入淡季,難有超預期表現
在中央政府定下“穩增長”基調后,陜西、貴州、黑龍江、福建、山西、廣東、浙江、四川等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規模不等的刺激政策。從項目批復到實質性開工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新批項目最快可能于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開工,屆時新批項目將拉動終端需求明顯回升。近期房地產市場有所回暖,部分城市的房地產成交量與成交價格均有所上漲,開發商資金壓力有所緩解。但短期來看,由于傳統的金九銀十已過,北方地區需求逐漸萎縮,短期內實際需求難有超預期表現。
鋼廠盈利改善,產能釋放空間巨大
中鋼協發布的數據顯示,1—9月,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同比下降6.49%;虧損企業虧損額267.26億元,同比增長41.5倍,虧損面達45%。但鋼價在9月觸底反彈,鋼廠盈利出現明顯好轉,鋼廠采取復產措施。根據中鋼協統計,11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為195.67萬噸,比10月下旬192.57萬噸上升3.1萬噸或1.61%。中鋼協副會長王曉齊表示,今年全年產能可能突破10億噸,產能數值遠超中鋼協之前的統計數據。據此計算,11月上旬的粗鋼產能利用率不到72%。由于當前鋼廠仍然存在一定的利潤空間,鋼鐵產能利用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后期鋼材供應量或增加。
原料價格弱勢穩定,成本支撐有限
鋼價與礦價維持弱勢平衡狀態,后市鐵礦石價格或以弱勢下行為主,鐵礦石價格對鋼價的支撐作用較為有限。以日照港鐵礦石車板價為例,當前澳大利亞61.5%PB粉礦、巴西64.5%粉礦、印度63.5%粉礦分別為830元/噸、830元/噸、850元/噸,均較前期反彈高點下跌10—20元/噸。另外,有媒體報道,鐵礦石企業綜合稅負率有望減半,至10%—15%,這也將對鐵礦石市場產生較大壓力。
供需有所惡化,警惕滬鋼二次探底
鋼廠復產導致市場供應量持續增加、季節性淡季使得需求日益萎縮,短期內建筑鋼材供需狀況將有所惡化。同時,鐵礦石價格也僅能與鋼價維持弱勢平衡狀態,后期鐵礦石價格或以弱勢運行為主,難以對鋼價產生明顯的支撐作用。整體來看,短期內利空因素將占據上風,滬鋼或會繼續下跌,甚至有二次探底可能。操作上,投資者可維持逢高沽空思路,具有過量現貨庫存的企業可考慮在期貨市場賣出保值,以規避現貨價格下跌風險。
隨著建筑鋼材進入傳統消費淡季,市場心態轉換帶動鋼材現貨、鋼坯及鐵礦石價格陰跌。由于鋼廠仍存復產沖動,加之需求趨于清淡,短期內鋼材供求狀況將有所惡化,投資者應警惕滬鋼二次探底。
宏觀經濟趨于穩定,政策面以穩為主
10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重新回到榮枯臨界點之上。財政部的統計數據顯示,1—10月全部國有企業營業收入累計同比增長10%,好于1—9月的9.5%;利潤累計同比增長-8.3%,較1—9月收窄3.1個百分點,為連續第三個月收窄。近期的統計數據顯示宏觀經濟趨穩,短期內國家出臺財政刺激政策的可能性逐步降低。但是,近期通脹形勢好轉為貨幣政策放松提供依據。整體來看,在政策面趨穩的大背景下,短期內國內經濟將以穩為主。
需求進入淡季,難有超預期表現
在中央政府定下“穩增長”基調后,陜西、貴州、黑龍江、福建、山西、廣東、浙江、四川等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規模不等的刺激政策。從項目批復到實質性開工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新批項目最快可能于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開工,屆時新批項目將拉動終端需求明顯回升。近期房地產市場有所回暖,部分城市的房地產成交量與成交價格均有所上漲,開發商資金壓力有所緩解。但短期來看,由于傳統的金九銀十已過,北方地區需求逐漸萎縮,短期內實際需求難有超預期表現。
鋼廠盈利改善,產能釋放空間巨大
中鋼協發布的數據顯示,1—9月,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同比下降6.49%;虧損企業虧損額267.26億元,同比增長41.5倍,虧損面達45%。但鋼價在9月觸底反彈,鋼廠盈利出現明顯好轉,鋼廠采取復產措施。根據中鋼協統計,11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為195.67萬噸,比10月下旬192.57萬噸上升3.1萬噸或1.61%。中鋼協副會長王曉齊表示,今年全年產能可能突破10億噸,產能數值遠超中鋼協之前的統計數據。據此計算,11月上旬的粗鋼產能利用率不到72%。由于當前鋼廠仍然存在一定的利潤空間,鋼鐵產能利用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后期鋼材供應量或增加。
原料價格弱勢穩定,成本支撐有限
鋼價與礦價維持弱勢平衡狀態,后市鐵礦石價格或以弱勢下行為主,鐵礦石價格對鋼價的支撐作用較為有限。以日照港鐵礦石車板價為例,當前澳大利亞61.5%PB粉礦、巴西64.5%粉礦、印度63.5%粉礦分別為830元/噸、830元/噸、850元/噸,均較前期反彈高點下跌10—20元/噸。另外,有媒體報道,鐵礦石企業綜合稅負率有望減半,至10%—15%,這也將對鐵礦石市場產生較大壓力。
供需有所惡化,警惕滬鋼二次探底
鋼廠復產導致市場供應量持續增加、季節性淡季使得需求日益萎縮,短期內建筑鋼材供需狀況將有所惡化。同時,鐵礦石價格也僅能與鋼價維持弱勢平衡狀態,后期鐵礦石價格或以弱勢運行為主,難以對鋼價產生明顯的支撐作用。整體來看,短期內利空因素將占據上風,滬鋼或會繼續下跌,甚至有二次探底可能。操作上,投資者可維持逢高沽空思路,具有過量現貨庫存的企業可考慮在期貨市場賣出保值,以規避現貨價格下跌風險。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價再度面臨過冬壓力 下一篇:經濟利好數據頻發 鋼價震蕩中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