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政策“暖風”大戰“實際需求”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根據日前最新發布的指數報告顯示,9月份國內鋼鐵行業PMI指數為43.5%,較上月回升3.6個百分點,脫離了8月份創下的近45個月的低點,但鋼市回暖之路仍存變數。 鋼市供大于求或將緩解 …
根據日前最新發布的指數報告顯示,9月份國內鋼鐵行業PMI指數為43.5%,較上月回升3.6個百分點,脫離了8月份創下的近45個月的低點,但鋼市回暖之路仍存變數。
鋼市供大于求或將緩解
考慮到鋼鐵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預計隨著基礎設施投資增加,鋼鐵需求也會逐漸回升,之前供大于求的狀況可能會有所緩解。不過,供不應求的情況短期不會出現。
從短期來看,鋼市需求在趨于好轉,9月份,鋼鐵行業新訂單指數在連續2個月回落之后,反彈9.3個百分點至41。6%,顯示市場需求趨于回升,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9月中旬,76家重點鋼鐵企業鋼材日均銷量較8月中旬上升7.56%,超出年內銷量的平均水平,鋼鐵行業新出口訂單指數也在繼續反彈。
鋼鐵業的庫存消化在趨于加快,9月份,鋼鐵行業產成品庫存指數繼續下降,跌落至50%以下,顯示當前鋼市去庫存化的效果在趨于明顯,鋼價止跌反彈。9月上旬,國內鋼價跌至近3年來的谷底,持續下跌近5個月,到了9月中旬,鋼價迎來一波大幅反彈,不過因缺乏基本面的支撐,9月下旬再度轉入震蕩。金模鋼鐵網CEO羅百輝認為,雖然鋼市回暖的基礎正在逐步形成,但考慮到國內鋼鐵業產能過剩的格局難以改變,宏觀面經濟下行的壓力存在,鋼價回升的高度仍難以樂觀。眼下最需要關注的兩大制約因素,一是鋼鐵產量釋放有可能加快,近期鋼材價格趨于回升,可能進一步強化鋼廠的復產念頭,一些企業可能結束減產措施,后期國內鋼材產量或將加快釋放;二是成本支撐減弱,9月份,鋼鐵行業購進價格指數觸底反彈,但力度有限,仍處低位,成本對鋼市的支撐力度并不強勁。
鋼市回暖仍存兩大制約因素
對于鋼鐵市場回暖,金模鋼鐵網CEO羅百輝認為,目前,市場對宏觀經濟走強的看法僅停留在政策預期,其帶動小規模反彈是可能的。要想重回牛市,還需要預期政策的相繼落地。預計明年3月份以后,鋼鐵市場將迎來實實在在的暖意。
目前,雖然鋼市回暖的基礎正在逐步形成,但考慮到國內鋼鐵業產能過剩的格局難以改變,宏觀面經濟下行的壓力仍在,鋼價回升的幅度難以樂觀。
兩大制約因素仍然存在。一是鋼鐵產能釋放有可能加快,近期鋼材價格趨于回升,可能進一步強化鋼廠的復產念頭,一些企業可能結束減產措施,后期國內鋼材產能或將加快釋放;
二是成本支撐減弱,9月份,鋼鐵行業購進價格指數觸底反彈,但力度有限,仍處于低位,成本對鋼市的支撐力度并不強勁。
鋼市供大于求或將緩解
考慮到鋼鐵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預計隨著基礎設施投資增加,鋼鐵需求也會逐漸回升,之前供大于求的狀況可能會有所緩解。不過,供不應求的情況短期不會出現。
從短期來看,鋼市需求在趨于好轉,9月份,鋼鐵行業新訂單指數在連續2個月回落之后,反彈9.3個百分點至41。6%,顯示市場需求趨于回升,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9月中旬,76家重點鋼鐵企業鋼材日均銷量較8月中旬上升7.56%,超出年內銷量的平均水平,鋼鐵行業新出口訂單指數也在繼續反彈。
鋼鐵業的庫存消化在趨于加快,9月份,鋼鐵行業產成品庫存指數繼續下降,跌落至50%以下,顯示當前鋼市去庫存化的效果在趨于明顯,鋼價止跌反彈。9月上旬,國內鋼價跌至近3年來的谷底,持續下跌近5個月,到了9月中旬,鋼價迎來一波大幅反彈,不過因缺乏基本面的支撐,9月下旬再度轉入震蕩。金模鋼鐵網CEO羅百輝認為,雖然鋼市回暖的基礎正在逐步形成,但考慮到國內鋼鐵業產能過剩的格局難以改變,宏觀面經濟下行的壓力存在,鋼價回升的高度仍難以樂觀。眼下最需要關注的兩大制約因素,一是鋼鐵產量釋放有可能加快,近期鋼材價格趨于回升,可能進一步強化鋼廠的復產念頭,一些企業可能結束減產措施,后期國內鋼材產量或將加快釋放;二是成本支撐減弱,9月份,鋼鐵行業購進價格指數觸底反彈,但力度有限,仍處低位,成本對鋼市的支撐力度并不強勁。
鋼市回暖仍存兩大制約因素
對于鋼鐵市場回暖,金模鋼鐵網CEO羅百輝認為,目前,市場對宏觀經濟走強的看法僅停留在政策預期,其帶動小規模反彈是可能的。要想重回牛市,還需要預期政策的相繼落地。預計明年3月份以后,鋼鐵市場將迎來實實在在的暖意。
目前,雖然鋼市回暖的基礎正在逐步形成,但考慮到國內鋼鐵業產能過剩的格局難以改變,宏觀面經濟下行的壓力仍在,鋼價回升的幅度難以樂觀。
兩大制約因素仍然存在。一是鋼鐵產能釋放有可能加快,近期鋼材價格趨于回升,可能進一步強化鋼廠的復產念頭,一些企業可能結束減產措施,后期國內鋼材產能或將加快釋放;
二是成本支撐減弱,9月份,鋼鐵行業購進價格指數觸底反彈,但力度有限,仍處于低位,成本對鋼市的支撐力度并不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