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鋼將迎來發展機遇 但仍需政策助力
來源:網絡綜合|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作為體現一個國家整體工業發展水平重要標志的高品質特殊鋼,近年來國家對于特殊鋼的重視程度也是逐年提高。不僅被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日前科技部還印發了《高品質特殊鋼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
中國特鋼企業協會顧問胡名洋曾表示,特殊鋼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高品質特殊鋼和新興科技深度融合,對國民經濟起先導性、支柱性作用,其有可能引發鋼鐵行業的新一輪革命。
胡名洋介紹說,高品質特殊鋼是重大裝備制造、重大工程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國防先進武器所需的核心關鍵材料。主要用于工程機械、石油化工、電站、運輸機械及航空等行業。
據了解,目前,我國特殊鋼產量占鋼產量僅為5%。胡名洋認為,僅目前的特殊鋼產量,不僅在數量上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且在質量上的保障也顯不足。
近年來,城市軌交、海洋工程、航天航空等領域的用鋼需求不斷擴大,顯示出“十二五”期間,我國特殊鋼市場需求廣闊。
“我的鋼鐵網”特鋼事業部主編陳旭陽認為,“普轉優,優轉特”是鋼鐵行業的發展趨勢,關鍵材料國產化對于供應穩定性以及成本將形成利好。但他指出,“特殊鋼的發展仍然需要政策支持”。
陳旭陽介紹說,目前,高品質的特鋼材料依賴進口的現象嚴重,像汽車齒輪基本完全依賴進口,若國內能夠生產同等質量的關鍵材料對于成本是很有利的。
他還舉例說道,某一核電設備用的特殊鋼從國外進口每噸需要一二百萬元,經過國內研發之后,減至每噸幾十萬元,在成本上顯示出絕對優勢。
但是,技術成為了特殊鋼發展的最大瓶頸,前期的研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若沒有政策的支持,很少有鋼企可以承擔研發帶來的資金壓力。
同時,陳旭陽還表示,部分品種的特殊鋼每年的用量在2-3萬噸,最多也就4-5萬噸,很難產生規模效益,這也造成部分鋼廠不愿在這方面投入過多的精力。
陳旭陽認為,在科技創新方面可以給予財政、稅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對于鋼企也可以給予相應的政策補助。與此同時,加強市場引導,可以使特殊鋼行業形成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