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進口礦粉的燒結特性研究與生產實踐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不同進口礦粉的燒結特性研究與生產實踐 李洪革1 宋文武2 魏國友2 (1.北京科技大學 2.首鋼礦業公司) 摘要 在進行各種進口粉燒結特性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同進口粉配礦的優…
不同進口礦粉的燒結特性研究與生產實踐
李洪革1 宋文武2 魏國友2
(1.北京科技大學 2.首鋼礦業公司)
摘要 在進行各種進口粉燒結特性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同進口粉配礦的優化試驗,根據優化試驗結果,指導燒結生產,不僅保證了燒結礦質量的穩定,還實現了燒結生產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 進口礦粉 試驗研究 生產實踐
l 前 言
質量穩定的燒結礦是保證高爐生產優質低耗的基礎,但自2003年以來,由于礦粉市場變化,礦粉價格不斷攀升,首鋼礦業公司燒結廠開始大量使用不同品種的進口粉,來替代地方礦粉,確保燒結礦成本的降低。但由于各種進口粉理化性能和燒結特性不同,給燒結礦質量的穩定控制和生產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需通過大量的燒結試驗和生產實踐,總結摸索各種礦物在燒結過程中的操作規律,在保證燒結礦質量的前提下,實現不同礦物的優化組合,達到燒結生產優質、低耗、高效的目標。
2 進口礦粉的特性分析
自2004年開始,首鋼礦業公司燒結廠開始逐漸增加進口礦粉配比,而且,進口粉的品種也逐漸增多,褐鐵礦比例也逐漸提高。
2.1進口粉化學成分分析
從進口粉的化學成分可以看出,進口粉中P、S等有害雜質均較低。從進口粉單燒品位可以看出,除馬薩杰單燒品位較低外,其他各種礦粉的單燒品位基本在60%以上。有利于生產優質的燒結礦。
產自巴西的各種礦粉屬于典型的赤鐵礦,燒損較低,SiO2含量在進口粉中均處于較低的水平,因此,有“綠色礦石”之稱,配加巴西礦粉有利于提高燒結礦品位,提高高爐利用系數,降低高爐焦比。
在產自澳大利亞的澳粉、麥克粉、西安吉拉斯粉、揚地粉和馬薩杰粉中,礦物性質除澳粉以赤鐵礦為主以外,其他各種礦粉均以褐鐵礦為主,其中、麥克粉和西安吉拉斯粉的礦物性質基本相似,主要由60%的褐鐵礦和40%左右的赤鐵礦構成,屬于中度燒損的褐鐵礦,而馬薩杰粉和揚迪粉褐鐵礦比例達到90%左右,屬于高度燒損的褐鐵礦。A12O3含量較高是澳大利亞的各種礦粉的普遍特征,因此,燒結大比例配加澳粉將會造成高爐爐渣A12O3含量上升,降低高爐爐渣的流動性,造成高爐焦比上升。
2.2各種礦物的粒度組成
從表2可以看出,馬薩杰和揚迪粉2種進口礦粉粒度最粗,巴西精粉、麥克粉和安吉拉斯粉3種進口礦粉粒度最細,而澳粉、巴西燒結粉和巴卡粉3種進口礦粉粒度居中。
2.3進口粉燒結基礎特性試驗研究
2.3.1進口粉最低同化溫度
由圖l可以看出,赤鐵礦因礦物致密,礦石同化能力較弱,而褐鐵礦(如揚迪粉、馬薩杰粉)因含不同程度的結晶水,氣孔率較大,有利于CaO的擴散,同化性能較好,有利于產生更多的復合鐵酸鈣。
2.3.2進口粉液相流動性指數與堿度的關系
燒結生產過程是在非均質條件下進行的,研究不同進口粉在不同堿度下的液相流動性,有利于分析進口粉在燒結過程中的行為。根據進口粉在不同堿度條件下的液相流動性可以看出:由于揚迪粉A12O3含量較低,燒損又較大,因此,與其他進口粉相比,具有非常良好的液相流動性,并隨著堿度的提高,液相流動性進一步好轉。而巴西燒結粉、巴西卡拉加斯粉和巴西精粉液相流動性較差,幾乎不受堿度變化影響。澳粉、麥克粉和西安吉拉斯粉液相流動性比較相近,隨著堿度的提高,液相流動性呈現好轉的趨勢,但澳粉和麥克粉隨著堿度的提高,液相流動性略好于西安吉拉斯粉。
2.3.3進口粉液相流動性指數與溫度的關系
由圖3可以看出,各種進口粉液相流動性指數隨著溫度的提高而提高,但隨著溫度的升高,各種進口粉液相流動性指數變化幅度差異卻較大。巴西各種礦物液相流動性指數隨溫度變化幅度較小,而揚迪粉和澳粉液相流動性隨溫度的提高上升幅度較大。配加一定的揚迪粉有利于在低溫條件下將各種難熔礦物粘結在一起。
3 不同進口粉的試驗研究
3.1 以西安吉拉斯粉代替澳粉的試驗情況
為摸索西安吉拉斯粉燒結特性,掌握西安吉拉斯粉燒結操作規律,分別進行了l 5%的西安吉拉斯粉代替澳粉進行實驗室試驗和工業試驗。
實驗室試驗情況:以全部磁鐵礦粉進行燒結杯試驗作為試驗的基準期,以l0%、15%的西安吉拉斯粉代替澳粉,其它金屬料全部采用自產磁鐵礦粉,燒結礦堿度按照1.80倍進行控制,白灰配比控制在4%。
根據西安吉拉斯代替磁鐵礦粉進行燒結杯試驗可以看出,混合料裝杯重量逐漸下降,這與西安吉拉斯粉多孔狀的礦物結構有直接的關系。以不同配比的西安吉拉斯粉代替民粉,燒結利用系數明顯降低,但全系數變化幅度較小,由此可以看出,西安吉拉斯粉屬于“不好燒但容易冷卻”的礦粉;以西安吉拉斯粉代替磁鐵礦粉,燒結成品率呈現遞減趨勢,而燒結燃料消耗呈現逐步上升趨勢。
工業試驗情況:工業試驗以磁鐵礦粉+15%的澳粉作為基準期,工業試驗分別以15%、20%的西安吉拉斯粉代替澳粉,白灰配比控制在4%,燒結礦堿度按照1.80倍進行控制。
針對西安吉拉斯粉孔隙率大的礦物特性,混合造球過程需吸收較多的水分,為此,試驗期間適當提高了混合料水分。從表4中數據看出,雖然西安吉拉斯粉比澳粉粒度細,但通過提高混合料水分,混合料造球效果反而有所改善。
利用系數變化與燃料消耗變化趨勢與實驗室試驗相同。工業試驗期間,由于西安吉拉斯粉供應問題,20%配比的西安吉拉斯粉工業試驗僅進行60小時,因此,20%配比的西安吉拉斯粉工業試驗數據代表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工業試驗過程中,通過適當提高混合料水分和混合料碳含量,燒結礦轉鼓強度得到保持,但返礦率略有上升,燒結礦小于5mm含量明顯上升,這與褐鐵礦燒結特點有直接關系,隨著褐鐵礦比例的增加,燒結礦結構呈現薄壁大孔狀,導致燒結礦平均粒徑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3.2 以揚迪粉代替澳粉試驗情況
通過燒結杯試驗可以看出,在揚迪粉配比在10%以內,由于揚迪粉A12O3%含量較低,液相流動性較好,燒結時間和冷卻時間均呈現不同程度的縮短,燒結利用系數得到提高,揚迪粉配比超過15%以后,利用系數略有下降,主要是燃燒帶變厚,燒結阻力增大原因所致。
根據燒結礦成品粒度篩析結果可以看出,揚迪粉與其它褐鐵礦呈現明顯不同,以不同比例的揚迪粉代替澳粉進行燒結,燒結礦成品粒度組成未發生顯著的變化。揚迪粉雖然也是褐鐵礦,但與其它褐鐵礦不同,這與揚迪粉特殊的燒結特性有直接關系。
4 針對不同性質的進口礦粉配加量采取的措施
4.1根據不同性質的進口礦粉配比,混合料水分分階段進行控制
不同進口粉的特性不同,各種礦物的吸水性也呈現明顯的差異。各種褐鐵礦具有不同的孔隙度,而礦物的通孔與半通孔形狀決定了礦物的成球性,對混合料的粒度組成影響較大,直接對燒結生產效率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首鋼礦業公司燒結廠在生產實踐中,針對不同礦物的性質和配比,結合工藝流程的特點,采取了混合料在配料室提前潤濕,一混加足水,二混補充水的措施,其中,配料室加水量占混合料總加水量的20%以上,而二混加水量僅占總加水量的5%左右,從而,改善混合料制粒的效果。
4.2根據進口粉燒結基礎特性進行優化配礦
根據進口粉最低同化溫度和液相流動性特性,可以看出,要保持燒結良好的生產效率和燒結礦質量,需要根據進口粉的燒結特性進行合理的搭配。在生產過程中,配加難熔的巴西精粉、巴卡粉和巴西燒結粉燒結,適宜與揚迪粉進行搭配,以克服燒結礦液相量的不足。
近幾年,根據礦業公司進口粉品種多,礦物性質差異大的矛盾,礦業公司組織了進口粉燒結基礎特性分析和大量優化配礦試驗研究,根據赤鐵礦粉燒結“好燒不好冷”和褐鐵礦粉“好冷不好燒”特點,結合機上冷卻生產工藝特點,采取配加磁鐵精礦粉為基礎,配加赤鐵礦粉為主,褐鐵礦粉為輔的配礦結構,較好保證了燒結效率和燒結礦質量。
4.3合理控制燒結礦鋁硅比
隨著進口礦粉配比的提高,燒結礦品位得到有效提高,但燒結礦SiO2含量逐漸下降,Al2O3含量上升。為確保燒結礦強度的穩定,在日常生產過程中,通過調整不同進口粉配比結構,少量配加產自巴西的各種礦粉的措施,燒結礦SiO2穩定控制在5.1~5.5%之間,燒結礦A12O3含量穩定控制在1.70%以下,滿足燒結過程形成復合鐵酸鈣的必要條件,保證燒結礦礦相結構的穩定。
4.4合理控制混合料含碳量和燒結料層厚度
生產實踐證明,隨著褐鐵礦粉比例的提高,燒結混合料中顆粒料比例增大,燒結料層透氣性改善,為提高料層厚度創造了條件,并針對褐鐵礦燒結特點,采取加大混合料堆密度的措施,緩解了燒結礦粉末增多和生產效率下降的問題。
混合料中所含的碳是燒結礦的主要能源,在生產實踐過程中,應結合各種礦物同化性和液相流動性隨溫度的變化,對含碳量進行合理調整,否則將嚴重影響燒結效率和燒結礦質量。
4.5提高白灰配比
褐鐵礦煅燒過程中,大部分水分是以液體形式去除,隨著進口粉中褐鐵礦比例的提高,混合料水分增加,在燒結過程中容易產生較厚的過濕帶,嚴重影響燒結生產效率。而白灰具有較強的分散性和較大的濕容量,提高白灰配比,有利于減少過濕帶的厚度。同時,由于煅燒后的褐鐵礦孔隙度較大,增加了與白灰的反應面積,提高了同化反應速度,促進復合鐵酸鈣的形成,改善燒結礦礦相結構。
5 取得的效果
5.1燒結礦質量得到穩定控制
2004年以來,隨著不同品種的褐鐵礦比例的不斷提高,通過有效的保質措施措施,燒結礦質量得到穩定提高,燒結礦轉鼓指數得到穩定控制(見圖6),返礦率呈現下降趨勢(見圖7),有效消除了褐鐵礦燒結對燒結礦質量控制帶來的不利影響。
5.2燒結利用系數和燃料消耗
隨著進口粉比例的增加,改善了燒結混合料的透氣性,燒結利用系數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見圖8)。
通過實驗證明,隨著褐鐵礦配加比例的增大,燃料消耗呈現上升趨勢。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通過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如增加白灰配比,提高料層厚度,回收高爐瓦斯灰等,燃料消耗可以得到穩定控制(見圖9)。
5 結 語
1)由于進口粉理化成分不同,燒結基礎特性差異較大,應用進口粉燒結需進行燒結基礎特性試驗研究,以摸索各種礦物的燒結性質差異。
2)要保持良好的燒結生產效率和燒結礦質量,進行優化配礦試驗,掌握不同礦物在燒結過程和冷卻過程中的變化規律。
3)根據不同進口粉燒結特點,需采取適當的技術措施,結合本單位工藝技術特點,能夠達到高效、優質、低耗的生產目標。
參考文獻
l 許滿興,馮根生.改善燒結礦強度和粒度組成的理論與實踐
2 吳勝利,劉字.鐵礦粉燒結液相流動性的實驗研究
3 李艷茹,周明順.褐鐵礦用于燒結的試驗研究.燒結球團,2005,30(1)
4 傅菊英,姜濤,朱德慶.燒結球團學
5 吳勝利,陳輝.北京理工大學.鐵礦石燒結孔隙宰和諧和度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川威強化釩鈦精粉燒結的生產實踐 下一篇:燒結低溫余熱回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