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銀行勒緊“腰帶”難起舞首季信貸份額下降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更為嚴格的存款準備金率和信貸控制,加上對撥貸比指標的未雨綢繆,讓國有大型銀行今年不得不在信貸投放上最大程度地勒緊“腰帶”。
更為嚴格的存款準備金率和信貸控制,加上對撥貸比指標的未雨綢繆,讓國有大型銀行今年不得不在信貸投放上最大程度地勒緊“腰帶”。
大銀行信貸份額下降
一家大型國有銀行上海分行內部人士近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今年總行給到上海分行房地產相關對公業務的額度只有20多億元,但是審了未批、報了未審,以及客戶經理準備上報的這類貸款需求相加卻有幾百億,甚至上千億元。”
今年一季度以來,大型商業銀行的信貸份額已經出現明顯下降。當季,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新增人民幣信貸占比為45.4%,低于去年同期的51%,也不及今年年初水平。而全國性中小型銀行、農村金融機構信貸份額均比去年同期小幅上升。
央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1.1萬億元,同比少增2753億元;這些大銀行去年同期則新增人民幣貸款1.38萬億元,同比少增更是高達1.46萬億元。此外,今年一季度,中資中小型銀行新增人民幣信貸8456億元,同比多增512億元。
“信貸額度和實際需求方面的差異情況確實如此,”另一家國有大行上海分行公司業務部相關負責人對此也對本報記者坦言,“總體來說,貸款需求遠遠不能滿足。”
這位負責人還表示,監管層對國有大行的信貸控制非常嚴格,“不同行業的信貸額度還取決于往年貸款規模和當年還款情況等,比如房地產相關貸款,一些銀行去年放貸量比較大,今年總行層面就會大幅縮減額度來控制行業貸款占比。”他說。
一位國有大行上海分行副行長昨天也對本報記者稱:“一方面,今年銀行貸款總量和信貸結構的控制尤為嚴格,另一方面,對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等個別領域更是‘掐’得非常緊。”他同時透露,今年以來總行給到分行的信貸額度“與去年相比減少了至少20%以上,各家分行的信貸額度也與存款規模有較大關系”。
“信貸份額的變化或反映了信貸調控政策的影響,對大型金融機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要求更高、信貸控制更嚴,因而其信貸增長也相對更慢。”國泰君安分析師汪進對本報記者表示。
而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近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則指出,最新公布的中國版“巴Ⅲ”(《中國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準指導意見》)將使得“國有大行2012年會比較痛苦”。根據規定,貸款撥備率(整個貸款損失準備與貸款余額之比)不低于2.5%,新標準從2012年1月1日開始實施,系統重要性銀行需要于2013年底前達標。
“國有大行將從今年開始未雨綢繆,各個指標能夠盡量基本達標或者離標準不遠。”連平說道,今年整體信貸增速不會太快。
信貸結構調整“加速”
在信貸額度異常緊張的情況下,國有大行的信貸結構調整將愈加明顯。
上述國有大行上海分行公司業務部相關負責人就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大銀行對中小企業的關注尤為強烈。“一方面,監管層對房地產領域和地方融資平臺嚴格控制,銀行信貸投放受到較大限制;另一方面,在信貸資源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傾向中小企業無疑能獲得更高溢價和綜合收益。”
該負責人還表示,目前中小企業貸款利率一般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20%~50%不等。
以工行為例,該行今年一季度小企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535億元,占該行同期全部公司類貸款增量的35.7%,創歷史新高。當季工行小企業貸款增幅達到11.6%,高于全行各項貸款平均增幅8.2個百分點。
交行副行長錢文揮日前在該行2011年第一季度業績發布會上明確指出,今年信貸重點投向個人消費信貸、小企業信貸,以及中西部地區信貸;同時降低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和產能過剩行業信貸投放。截至一季度末,交行境內人民幣個貸及小企業貸款增量占比將近五成。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大銀行信貸份額下降
一家大型國有銀行上海分行內部人士近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今年總行給到上海分行房地產相關對公業務的額度只有20多億元,但是審了未批、報了未審,以及客戶經理準備上報的這類貸款需求相加卻有幾百億,甚至上千億元。”
今年一季度以來,大型商業銀行的信貸份額已經出現明顯下降。當季,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新增人民幣信貸占比為45.4%,低于去年同期的51%,也不及今年年初水平。而全國性中小型銀行、農村金融機構信貸份額均比去年同期小幅上升。
央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1.1萬億元,同比少增2753億元;這些大銀行去年同期則新增人民幣貸款1.38萬億元,同比少增更是高達1.46萬億元。此外,今年一季度,中資中小型銀行新增人民幣信貸8456億元,同比多增512億元。
“信貸額度和實際需求方面的差異情況確實如此,”另一家國有大行上海分行公司業務部相關負責人對此也對本報記者坦言,“總體來說,貸款需求遠遠不能滿足。”
這位負責人還表示,監管層對國有大行的信貸控制非常嚴格,“不同行業的信貸額度還取決于往年貸款規模和當年還款情況等,比如房地產相關貸款,一些銀行去年放貸量比較大,今年總行層面就會大幅縮減額度來控制行業貸款占比。”他說。
一位國有大行上海分行副行長昨天也對本報記者稱:“一方面,今年銀行貸款總量和信貸結構的控制尤為嚴格,另一方面,對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等個別領域更是‘掐’得非常緊。”他同時透露,今年以來總行給到分行的信貸額度“與去年相比減少了至少20%以上,各家分行的信貸額度也與存款規模有較大關系”。
“信貸份額的變化或反映了信貸調控政策的影響,對大型金融機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要求更高、信貸控制更嚴,因而其信貸增長也相對更慢。”國泰君安分析師汪進對本報記者表示。
而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近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則指出,最新公布的中國版“巴Ⅲ”(《中國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準指導意見》)將使得“國有大行2012年會比較痛苦”。根據規定,貸款撥備率(整個貸款損失準備與貸款余額之比)不低于2.5%,新標準從2012年1月1日開始實施,系統重要性銀行需要于2013年底前達標。
“國有大行將從今年開始未雨綢繆,各個指標能夠盡量基本達標或者離標準不遠。”連平說道,今年整體信貸增速不會太快。
信貸結構調整“加速”
在信貸額度異常緊張的情況下,國有大行的信貸結構調整將愈加明顯。
上述國有大行上海分行公司業務部相關負責人就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大銀行對中小企業的關注尤為強烈。“一方面,監管層對房地產領域和地方融資平臺嚴格控制,銀行信貸投放受到較大限制;另一方面,在信貸資源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傾向中小企業無疑能獲得更高溢價和綜合收益。”
該負責人還表示,目前中小企業貸款利率一般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20%~50%不等。
以工行為例,該行今年一季度小企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535億元,占該行同期全部公司類貸款增量的35.7%,創歷史新高。當季工行小企業貸款增幅達到11.6%,高于全行各項貸款平均增幅8.2個百分點。
交行副行長錢文揮日前在該行2011年第一季度業績發布會上明確指出,今年信貸重點投向個人消費信貸、小企業信貸,以及中西部地區信貸;同時降低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和產能過剩行業信貸投放。截至一季度末,交行境內人民幣個貸及小企業貸款增量占比將近五成。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