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聯合商會副秘書長:巴林埃及局勢趨穩投資安全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隨著西亞北非動蕩暫告一段落,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商貿投資往來出現了明顯的國別差異。中國——阿拉伯聯合商會副秘書長陳敏4月26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利比亞等戰火紛飛的國家,貿易和…
隨著西亞北非動蕩暫告一段落,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商貿投資往來出現了明顯的國別差異。中國——阿拉伯聯合商會副秘書長陳敏4月26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利比亞等戰火紛飛的國家,貿易和投資的恢復尚有待時日。而像巴林、埃及等已經穩定下來的國家,中國企業已經開始正常運營,中國商人的熱情不變。
商人的反應與政府的態度不無關系。在商務部副部長傅自應4月中旬的埃及之行中,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埃及金融機構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國開行將與埃及國際商業銀行、埃及國際商業控股公司在基礎設施融資、中小企業貸款、人力資源培訓等方面進行合作,“為中埃企業提供多樣化的信貸支持和金融服務,促進中埃經貿關系發展”。
駐巴林的中國企業恢復運營
《21世紀》:在西亞北非等國出現的動蕩中,中資企業的定損和理賠情況如何?
陳敏:據我們了解,各個公司都在安排定損工作。根據各國動蕩的程度和恢復穩定的速度不同,中國公司的定損理賠工作進度也不同。在目前局勢比較穩定的巴林,中國公司已經開始正常運營,定損工作已經接近尾聲,還有些新的勞務輸出。為了適應新的發展,商務部不日將向駐巴林經商處派出一位新領導,主持工作。
在其他國家,中資企業的受損不甚嚴重。而在戰亂還沒有結束的利比亞,中國企業還沒法開始定損,因此中資企業在利比亞的損失還沒有最后確定。
《21世紀》:阿拉伯國家動蕩之后,中國企業是否仍然對投資當地有信心,投資策略是否調整?
陳敏:這也要分兩種情況。像利比亞這樣還不能正常運轉的國家,近期就要謹慎投資,甚至暫時停止投資。而像突尼斯和埃及,因為有看守政府和軍政府維持秩序,國家比較穩定。
今年3月份一個企業家代表團去了敘利亞、沙特等國,這顯示出他們依然對該地區投資興趣很大,其原因就是相信該國可以保持穩定,石油出口正常,支付能力有保證。
中東北非國家外貿新政值得關注
《21世紀》:動蕩過后,各國為盡快恢復經濟,是否會對外國,特別是中國投資者提供更優越的政策?
陳敏:外貿新政還需要國家徹底穩定下來才能頒布,現在談論這個還為時過早。但是阿拉伯國家,特別是產油國家,從前幾年開始就已經有了向中國、日本、東盟傾斜的“東向”政策。中國投資建廠,豐富了當地的出口產品結構。以紡織業為例,中國企業將原料運往當地,在當地制成成衣,利用阿拉伯國家與歐盟和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可以免配額出口上述地區。
《21世紀》:卡塔爾等中東國家因為世界杯等大型活動近幾年大力發展交通和基礎設施,中國企業參與程度如何?遇到什么問題?
陳敏:事實上整個海灣國家都在大力發展基建,甚至出現了國家間的競爭,例如卡塔爾和迪拜。卡塔爾自從亞運會以后,上馬了很多交通和基礎設施項目。中國公司參與了亞運會相關工程,但拿到的工程總包少,分包多。我認為,中建、中水電、中港灣等在卡塔爾設有分公司的企業,肯定會參與世界杯相關項目的建設。
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就是當地政府對中國企業的實力有懷疑,他們更相信歐美和日韓企業,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中國企業在亞運會項目建設中拿到的工程總包項目少。不過這一情況可能有所改善。中鐵建在沙特的高鐵項目,應該會改善中國企業形象。
此外,中東國家在設備標準、材料標準方面都是與歐美一致的,對中國的標準還不認可。但實際上,中國企業在工期、質量、價格上都比歐美企業有優勢。
這一點同樣反映在中國的清真食品出口上。中國食品還不滿足阿拉伯國家的認證標準。阿拉伯國家對于清真食品準入,有很嚴格的標準,目前以馬來西亞標準為準,甚至像沙特、伊朗這樣的穆斯林大國都推廣不了自己國家的標準。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