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看淡美日經濟前景 全球風險資產齊受挫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龐大的債務負擔成為影響美國和日本經濟增長前景的一大隱患。為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1日宣布下調美國及日本經濟增長預期。作為重要的原油進口國,這兩個國家不佳的經濟前景引發市場對…
龐大的債務負擔成為影響美國和日本經濟增長前景的一大隱患。為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1日宣布下調美國及日本經濟增長預期。作為重要的原油進口國,這兩個國家不佳的經濟前景引發市場對于能源需求的擔憂,受此影響,國際油價大幅回落,導致海外股市能源股普遍走低。
IMF下調美、日經濟增長預期
在11日公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中,IMF分別對美國和日本發出警告,該組織將美國今年經濟增速由1月份的預測值3%下調至2.8%,并將遭受地震海嘯重創的日本經濟增速由1.6%下調至1.4%。
IMF在11日發布的報告中,對美國經濟的表態非同尋常地嚴厲,警告稱美國的債務問題可能削弱全球金融體系穩定性。如果美國政府不能迅速制定可信的中期計劃削減巨額債務及赤字,美國可能再度成為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震源”。
奧巴馬政府去年向二十國集團(G20)承諾到2013年將美國赤字規模削減一半,兌現上述承諾將要求美國政府在2012-2013年間削減相當于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約5%的赤字。IMF稱,實現上述目標存在困難,在經濟增長低迷和失業率高企的情況下尤其如此。
此外,IMF也小幅下調了對日本經濟增長的預期。該組織表示,“在日本,眼下的財政重點是支持重建。一旦重建工作進入正軌,并對損失情況有了更好的了解,注意力應轉向將重建支出與在中期內降低公共債務比率的清晰財政戰略聯系在一起。”
油價大跌令能源股受創
全球兩大經濟引擎國的增長預期遭遇下調,令市場擔憂這兩個原油進口大國的原油需求可能減少,成為引發國際油價在11日大跌的誘因。另一方面,有消息稱卡扎菲可能與反對派達成停火協議,令市場對于原油供應短缺的擔憂有所緩和,同樣造成了11日市場中部分獲利賣盤打壓油價。
11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109.92美元,跌幅高達2.5%。12日亞洲及歐洲時段早盤,紐約原油期貨價格依然未有明顯起色,截至北京時間18時30分,報每桶109.91美元,與前一交易日收盤價基本持平。
長期以來看多大宗商品的高盛集團11日建議,在原油和其他市場走勢逆轉前鎖定獲利。根據高盛的估算,投機客將油價推高了27美元,這一表態同樣加重了原油的頹勢。此外,也有交易商稱,對高油價可能壓低需求并損及經濟復蘇的擔憂也引發謹慎情緒并促使部分投資者清盤。
受到原油價格大跌的影響,能源股成為重災區。在11日的美股市場,西方石油公司大跌3.2%,標準普爾能源股指數跌幅為1.9%。加拿大Imperial石油公司在美國股市掛牌交易的美國存托憑證(ADR)重挫3.29%。而在12日的亞太市場,日本主要石油勘探企業Inpex重挫5.2%,當日歐洲市場早盤,英國石油、荷蘭皇家殼牌及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的跌幅也普遍超過1%。
風險資產遭遇拋壓
原油的大跌本已為全球風險資產增添不少壓力,日本核事故不容樂觀的前景更令這種壓力進一步加劇。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與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員會12日上午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根據國際核事件分級表,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嚴重程度評價提高到最高級別7級。
受此影響,包括股市在內的風險資產集體遭到拋售。12日亞太股市及歐洲股市早盤,主要股指全線下挫。其中,日本日經225指數大跌1.7%,韓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國股市的跌幅也在0.71%至1.55%之間。歐洲股市早盤,英國、德國及法國主要股指的跌幅均在1%左右。
有評論認為,拖累歐洲股市下挫的因素還包括美國企業財報公布季的開局令人失望,美國鋁業11日晚間公布的最新銷售業績低于市場預期。有分析稱,盡管投資者總體預期第一季度公司業績強勁,但他們對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感到擔憂。投資者擔心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日本震后影響可能波及企業未來幾個季度的業績。
此外,國際黃金價格從紀錄高位回落。北京時間12日18時57分,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報每盎司1463.10美元,跌幅0.34%。白銀價格報40.51美元,跌幅0.26%。
來源:上海證券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美國3月聯邦赤字達1880億美元 下一篇:英國擬要求銀行大幅提高資本充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