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經濟復蘇穩健 新一輪貨幣寬松政策漸行漸遠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2月16日公布的1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紀要中,美聯儲將2011年美國經濟增速預期從此前的3.0%-3.6%上調至3.4%-3.9%,顯示政策制定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信心有所增強,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美國經濟轉…
在2月16日公布的1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紀要中,美聯儲將2011年美國經濟增速預期從此前的3.0%-3.6%上調至3.4%-3.9%,顯示政策制定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信心有所增強,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美國經濟轉暖的判斷。
與此同時,經濟復蘇強化的諸多跡象、通脹擔憂也讓美聯儲內部對于是否繼續執行量化寬松政策的看法出現分歧。美國勞工部17日宣布,1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增長0.4%,與2010年12月漲幅持平,除去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上漲0.2%,為2009年10月以來最大增幅。
對此,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專家普遍認為,美國經濟復蘇已經“起飛”,但還面臨高失業率、房地產市場低迷等諸多困擾。在貨幣政策上,美聯儲將QE2(第二輪量化寬松)執行到底幾無懸念,但QE3乃至更多量化寬松政策的推出可能性已經不大。
經濟增長預期上調
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認為美國經濟復蘇“更加穩定”,“與會委員普遍表示對經濟復蘇將持續的信心增強,但對于就業市場的改善速度和參差不齊的狀況感到失望”。
美聯儲預計,今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3.4%-3.9%,較去年11月份3.0%-3.6%的預期增幅有所提高。此外,美聯儲官員們預計,今年年底前全美失業率仍將維持在8.8%-9.0%的高位,通脹率在1.3%-1.7%之間,與此前預期持平。
就在會議紀要出爐之前,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房地產數據也給經濟復蘇注入樂觀情緒。該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美新房開工量環比大漲14.6%,年化開工量達到59.6萬套,好于市場預期并創下20個月新高。對此,東京一吉投資管理公司分析師秋野充成認為,美國房地產市場正走出低谷,而“住房和消費支出的改善是經濟實現自我持續性復蘇的第一步。”
對于美國經濟復蘇的實景,標準普爾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戴衛斯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數據顯示盡管有極端惡劣天氣的干擾,美國經濟復蘇仍在近幾個月內實現加速,“經濟復蘇終于開始起飛,但速度仍然比較慢”。
戴衛斯認為,目前看來,美國私營部門表現足夠強勁,企業設備支出和消費者購買也已“復活”,盡管還沒有步入上升通道,但房地產市場已停止下滑。不過,戴維斯提醒,美國房地產市場可能會持續低迷,住房價格在今年春季還會繼續下降,非住宅房地產市場也不太可能在2012年下半年之前實現增長,且美國政府削減支出的政策可能令今年下半年的經濟增速下降。
聯儲內部顯政策分歧
在QE2和美國政府減稅等諸多政策刺激下,美國經濟如沐春風,自去年底以來持續釋放轉暖信號。這也令美聯儲內部對于是否要繼續執行6000億美元債券購買計劃產生分歧。
會議紀要顯示,雖然美聯儲官員最終一致投票通過繼續執行QE2,但部分聯儲官員提議如果經濟復蘇足夠強勁,應考慮降低資產購買的速度和總體規模。另有部分聯儲官員認為,在國債購買計劃于今年6月完成之前不太可能出現這種狀況,經濟前景不足以支持美聯儲對本輪資產購買計劃進行調整。
美國奧本海默基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杰里·韋伯曼認為,典型的“戰后”復蘇中經濟增長率通常在6%左右,而眼下的經濟復蘇顯然不夠強勁,無法有效降低失業率。他認為,美聯儲不會對QE2計劃做出改變,到6月份也不太可能延長債券購買計劃。政策制定者希望觀察經濟增長是否獲得了內生性的動力,而延長該計劃將意味著他們“即刻承認失敗”。
事實上,外界更擔心的是美國持續實行量化寬松政策將導致通脹加劇。眼下,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已經引發通脹擔憂,美聯儲更被視為推動通脹的罪魁禍首。最新數據顯示,不只是新興經濟體和歐元區國家,連美國自身的通脹水平也開始顯現上行趨勢。
美國勞工部2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美國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環比增幅為0.8%,超出市場預期,為連續七個月上漲。若不計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1月核心PPI環比增幅達到0.5%,創下2008年10月以來的新高。美國勞工部17日宣布,受食品和能源價格驅動,1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增長0.4%,與2010年12月份漲幅持平,但略高于預期,除去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上漲0.2%,為2009年10月以來最大增幅。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經濟前景的主要變數就是通脹,盡管美聯儲預計未來數年通脹率將維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但商品價格大漲可能威脅到這一前景。
QE3料難“落地”
根據目前的情況,美聯儲將QE2計劃執行到底幾無懸念,但在是否還將推出QE3乃至更多量化寬松政策上,外界普遍預期不高。戴衛斯對中國證券報記者明確表示,除非經濟再度出現惡化,否則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政策將在今年6月結束,并且在接近年終時可能會加息。
野村證券美國首席經濟學家大衛·萊斯勒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到目前為止美國經濟較預期更好的表現還不足以改變美聯儲的政策,預計其將繼續完成QE2,但沒有必要再進行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他認為,更強勁的經濟復蘇讓美聯儲較預期更早退出政策的可能性更高。當然,這也取決于今年下半年美國經濟的表現。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認為,至少今年上半年美國不會退出量化寬松政策,但如果經濟增速達到4%或更高水平,且通脹壓力快速加大,美聯儲可能會在下半年采取退出政策。陳鳳英認為,美國政府年初通過的8000億美元減稅方案相當于又投放了一輪刺激政策。這是推動美國經濟今年向好的主要因素。必須要看到美國經濟的實際情況,解決危機“后遺癥”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不過,也有業內專家持有不同觀點。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認為,各種現象顯示美國經濟復蘇已經進入了直道,但目前的復蘇都是“人造的增長”,對這次復蘇的期望不宜過高。他認為,無論如何,超寬松的貨幣環境還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在QE2到期后,聯儲年內推出QE3的可能性大過加息的可能性。
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認為,在財政空間相當局促的情況下,QE深化是大概率事件。他表示,QE2之后美國國債利率出現跳升,如果國債利率失控,將引爆兩大隱患,一是導致樓市繼續下跌,有毒資產毒性更強,二是考慮到美國幾乎所有銀行和保險公司都大量持有美國國債,債券泡沫的破裂可能產生數倍于雷曼倒閉時的震撼。考慮到這兩個隱患的存在,在找到靠經濟增長的正向效果沖銷債務的方式前,美國會一直QE(n)下去,盡管是飲鴆止渴,但是沒有什么選擇。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澳央行上調本財年通脹預期至3% 下一篇:南非1月份消費價格指數小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