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CEO信心指數回到危機前水平 員工招聘將升溫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CEO對前景的信心已經恢復到接近危機前的水平。普華永道昨天在瑞士達沃斯發布的《第十四期全球CEO年度調查》顯示,全球1201名CEO中88%表示對未來12個月實現增長充滿信心,在全球金融危機兩年后…
CEO對前景的信心已經恢復到接近危機前的水平。普華永道昨天在瑞士達沃斯發布的《第十四期全球CEO年度調查》顯示,全球1201名CEO中88%表示對未來12個月實現增長充滿信心,在全球金融危機兩年后,諸多CEO的信心指數已經回升至危機前水平。
亞洲CEO最樂觀
除了88%的CEO對未來12個月實現增長充滿信心,同時有48%對在未來12月實現增長“非常有信心”,去年這一比例僅有31%。在2008年金融危機蔓延之前,半數CEO曾經表示出他們對市場的十足信心。
CEO們對于市場的信心重拾幾乎遍布各大洲,其中54%的亞太地區CEO們對未來12個月的增長“非常有信心”,高于全球平均值的48%,也比去年同期40%的亞太地區CEO持此樂觀態度有所增長。
印度(88%)、中國大陸和香港(72%)及東盟國家(60%)的CEO們尤其對近期增長感到樂觀。日本CEO們的樂觀比例則相對最低(25%)。與全球同行相比,西歐的CEO們僅有39%的人相信情況已經好轉,對前景樂觀的態度明顯較亞洲同行低。
普華永道全球主席戴瑞禮表示,眾CEO們已經走出在經濟衰退中求生存的窘境。
中國市場成焦點
中國市場再度成為焦點。根據普華永道的市場調研,在選擇“未來經濟增長點”這一選項時,有39%的企業家選擇“中國”,21%的企業家選擇美國,19%的企業家選擇巴西,18%選擇印度。
中國、美國和印度還被企業家們看做是未來產品和原材料最重要的來源地。
“新興經濟體正以比發達國家更快的速度增長,有很多增長的案例也發生在亞洲。事實上,在普華永道最近發布的《2050年的世界》系列研究報告中,就購買力評價而言,中國預計將于2018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印度緊隨其后,并預計在2050年也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此問題并非誰看好亞洲,而是有誰不看好亞洲,”普華永道中國主管合伙人林怡仲表示。
員工招聘有望升溫
CEO的信心恢復勢頭也反映在員工招聘計劃上。
亞太地區的CEO們尤其樂觀,超過半數的CEO希望在未來12個月增加員工人數,這一比例在上一次調查中為49%。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是,僅有10%的CEO表示將會在未來一年削減員工人數,去年調查時比例為16%。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