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證交會打擊內幕交易行動升級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時至年底,美國監管部門對違規行為的大規模調查愈演愈烈。據報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對多家公司前高管的內幕交易以及部分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反向收購行為展開調查。與此同時,美證交…
時至年底,美國監管部門對違規行為的大規模調查愈演愈烈。據報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對多家公司前高管的內幕交易以及部分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反向收購行為展開調查。與此同時,美證交會還在與其他監管部門商討,要求大型金融機構延期支付高管的大部分薪酬。
嚴打內幕交易
美國證交會20日對兒童服裝生產商卡特公司(CarterInc.)前高管約瑟夫·艾爾斯提起指控,稱艾爾斯參與財務欺詐和內幕交易,在數個財務報告期內少報支出并多報收入,并在此期間通過兌現期權實現大量利潤。
美證交會稱,艾爾斯在2004年至2009年擔任卡特公司的銷售總監期間,超越權限給卡特公司最大的一家客戶提供過度折扣,他還勸說這家客戶在數個財務報告期后兌現折扣。美證交會還指控艾爾斯在篡改財務報表期間通過出售卡特公司給予他的期權獲得470萬美元的稅前利潤。在卡特公司財務欺詐案于2009年10月公布后,卡特公司股價大幅下跌。
另據報道,美證交會還在調查惠普公司前首席執行官赫德離職的相關情況,其中包括赫德涉嫌泄露一宗收購交易的相關內幕信息。報道稱,在惠普將以139億美元收購EDS公司的交易宣布前,赫德涉嫌于2008年向一家前承包商透露該交易的內幕信息。此外SEC還在調查赫德在惠普任職期間涉嫌提交錯誤開支報告一事。調查還涉及赫德是否消毀了與其8月份從惠普離職相關的電腦證據。
部分中國公司遭調查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證交會近來對部分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反向收購”行為展開調查,其中重點調查美國會計師、投行以及律師幫助中國公司到美國上市的程序。
美證交會首席會計師指出,截至今年春天,在美國上市的約340家中國公司大都使用一些不知名的小型美國審計公司,而這些公司可能又將項目承包給中國本地公司,由于距離和語言的障礙,可能在審計過程中出現問題。
今年11月,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環境產品制造商綠諾國際有限公司被披露存在財務造假問題。公司股票被納斯達克勒令退市,轉往粉單市場進行交易。
要求大金融機構
延期支付高管部分薪酬
美證交會目前還聯手美聯儲等機構進行探討,考慮要求大型金融機構延期支付高管的大部分薪酬,以此遏制金融機構的過度風險性經營活動。這也是美國今年推出的金融改革法案中的一項條款,該條款要求監管機構禁止資產在10億美元以上的金融公司實行任何“助長不適當風險”的獎金計劃。
內部人士透露,各監管部門所討論的一種方案是:大型金融機構將以股票等其他延期支付方式,向管理人員支付一半或大部分的薪酬。
此前有分析人士指出,通過現金來發放獎金會鼓勵金融機構高管短期性的風險行為,正是這種行為導致了金融危機的發生。由于發放的現金獎勵基本上無法收回,因此盡管金融危機期間美國大銀行出現了巨額損失,但許多高管離職時收入頗豐,且不用承擔任何責任。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