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繼續“給力”寬松 外部環境未見“質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最近美歐經濟熱鬧非凡,一方面是歐債風波看似暫告段落,一方面是美國經濟數據連連報喜。于是一些人開始認為,美國經濟或許要加速復蘇,中國所處的外部經濟環境正在醞釀根本性好轉。但實際情況…
最近美歐經濟熱鬧非凡,一方面是歐債風波看似暫告段落,一方面是美國經濟數據連連報喜。于是一些人開始認為,美國經濟或許要加速復蘇,中國所處的外部經濟環境正在醞釀根本性好轉。但實際情況可能并非如此。
就歐債而言,短期內盡管局勢似已得到控制,但歐元區缺乏統一財政政策的頑疾仍將長期存在,進而制約經濟的平穩復蘇。
明年歐元區經濟的主基調,仍是在德法等核心經濟單邊帶動下的艱難復蘇,風險偏于下行。在歐元區的二線國家,財政收緊和失業率將是兩大致命傷。
繼希臘之后,近期曝出危機的愛爾蘭也推出了在四年內消減150億歐元赤字的瘦身計劃,而西班牙則在本月1日公布了從出售國資到削減福利的一攬子改革計劃,旨在改善該國的財政狀況,重塑市場信心。失業也是歐洲的一大問題,比如西班牙二季度的失業率已超過20%,而2007年同期為8%,愛爾蘭的失業率也近15%。
反觀美國,上周五出臺的疲軟非農就業報告,讓還在津津樂道強勁制造業和消費者信心數據的投資人銳氣大挫。盡管制造業連續16個月擴張,盡管消費者信心達到六個月高點,但更關鍵的11月非農就業卻全面低于預期,新增就業僅為3.9萬,預期為14萬,失業率更是意外攀升至9.8%。
由此可見,即便美國經濟復蘇真有改善,幅度也絕非想象中那么大,至少在消費這一重要領域,樓市的持續低迷,也進一步限制了消費意愿。但反過來,就業和經濟形勢也并未像更壞的方向發展。比如,近期美國每周申領失業救濟的人數持續減少,同時占經濟90%的非制造業活動亦持續改善。
總的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外部經濟復蘇可能繼續維持過去一年來的發展節奏。對于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來說,這應該算是中性偏利好的消息,或者說至少不會添大的亂子。一方面,這降低了中國等國家迫于外需過快回升而面臨的政策收緊壓力;同時,美歐的央行近期都已發出信號,要在未來幾個月繼續加力寬松。伯南克上周又說,不排除進一步購買美國國債的可能性,歐洲央行則已暗中加大了國債收購力度。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