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上海8月9日電(記者 陳云富)隨著市場對寬松政策收緊預期的升溫,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品種持續回落。8月9日,人民幣金價再次大幅回調,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單日下跌近3%,創下1月中旬來的7個月最大單日跌幅。不少機構認為,隨著通脹預期不斷升溫,金銀等貴金屬價格可能會“繼續受傷”,政策收緊預期將成為市場的“緊箍咒”。
金價創7個月最大單日跌幅,貴金屬價格普遍回調
經歷6月份的回落后,進入下半年金價有所企穩反彈,但這一勢頭9日開盤后再次被打破。數據顯示,隨著國際市場大幅低開,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9日開盤后的黃金期貨、現貨價格也都明顯回落,其中黃金期貨價格盤中一度跌至每克362元,刷新4個月來的新低。
截至收盤,黃金期貨價格收報每克365.6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跌2.9%,創下了1月中旬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現貨市場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則收報每克365.44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跌2.5%,重新回到了4月份曾創下的年內低位區間。
受其帶動的白銀價格跌幅更甚。上海期貨交易所白銀期貨收報每千克5104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跌逾4%,距離3月底曾創下的年內低點僅“一步之遙”,使得今年內白銀的累計跌幅擴大到8.6%,現貨市場上白銀延期交易也下跌了3.9%,收報每千克5051元。
其余貴金屬價格也有所回調,其中上海現貨市場的鉑金每克下跌了5.5元,報價回到每克216元附近,鈀金則下跌1元,回到每克618元附近。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一度受新能源等行業驅動,但鉑金從5月中旬來已持續回調,累計跌幅超過20%,進入市場一般認定的熊市。
通脹預期“壓頂”,貴金屬前景不樂觀
作為最為投資者熟悉的一種投資品,似乎成了投資者最為陌生的品種之一,過去一年里,黃金白銀貴金屬“上竄下跳”,風格頻繁轉換。
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市場對經濟復蘇的預期增強,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很受傷”。國際金價從高點的每盎司超過2000美元,一路回落跌至每盎司1700美元下方,進入今年5月份后,金價重拾升勢,快速上行,紐約金價一度沖上每盎司1900美元大關,但進入6月中旬,金銀價格持續回落,到目前再度擴大跌幅。
不少機構分析認為,金銀貴金屬再度下挫,主要受市場對寬松政策可能收緊的預期影響。“目前黃金的好日子似乎正在結束。”一位外資行的分析師認為,此前美國公布的強勁就業數據,意味著美聯儲可能最早在8月底就會暗示縮減購債規模,從而使得美元指數持續上升,國際金價則繼續回調。
方正中期的分析則認為,下半年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預期依然存在,政策動向將會繼續拖累貴金屬,下半年市場的弱勢格局或難改,同時白銀近期的行情弱于黃金,整體或偏弱運行,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迫切性預期盡管有所下降,但整體的轉向趨勢依舊,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美聯儲的表態。
建信期貨的分析也指出,當前新冠疫情對市場的影響還在持續,從中期看,在新冠疫苗的幫助下,全球新冠疫情必然在反復中趨弱,全球經濟恢復步伐雖然緩慢但復蘇方向確定,美債實際利率短期受益于充裕的貨幣流動性但中期回升概率較高,而且美國經濟領先復蘇意味著美聯儲領先緊縮貨幣政策,因此貴金屬價格中期調整格局可能還沒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