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船籍港發揮集聚效應 洋浦港在全國超過100萬標準箱海港中增速居首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6艘以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的國際航行船舶,推動洋浦船籍港的控制力進一步加強。2020年洋浦港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44個百分點,在全國100萬標準箱以上的海港中增速排名第一。這是海南日報記者…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以‘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簡化檢驗流程,逐步放開船舶法定檢驗,建立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登記中心,創新設立便捷、高效的船舶登記程序”。洋浦搶抓發展機遇,傾力打造港航支柱產業,推動自貿港航運政策快速落地見效,形成了以"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為引領的自貿港先行區示范區的良好開局,船籍港航運要素集聚效應明顯。
去年以來,洋浦新增航運相關市場主體近百家,新增注冊船舶104艘,其中有26艘以“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的國際航行船舶,已占到國內登記的國際航行船舶載重噸9%。由于洋浦新增國際船舶運力帶動和內外貿同船加注保稅油等自貿港政策利好因素,2020年洋浦港集裝箱吞吐量取得100萬標準箱的歷史性突破,全年共完成101.9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44.02%;2020年全年水運周轉量達2179.8億噸公里,同比增長約5.5倍。
為提高洋浦船籍港吸引力和競爭力,財政部、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運輸船舶有關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規定,境內建造的船舶在“中國洋浦港”登記并從事國際運輸,享受出口退稅政策。截至目前,已完成3艘船舶共計1.42億元的退稅業務,為國內航運公司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2020年,原有洋浦港國際船舶加注保稅油業務發展迅速,洋浦港全年共為國際船舶加注保稅油約10.4萬噸,是2019年加注量的26倍。2021年3月,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內外貿同船運輸境內船舶加注保稅油和本地生產燃料油政策的通知》。基于此,洋浦相關部門計劃4月初開展正式業務,是加注量、航線進一步開辟和貨運量形成的又一利好因素。
據了解,海南省將加快推動"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制度開放,利用自貿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政策爭取引進進口船舶注冊。同時,按照自貿港"低稅率""簡稅制""零關稅"思路研究航運稅收改革,為進一步提升洋浦船籍港制度的國際競爭力做好制度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