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企進退維谷窘境:中國難生存 韓國回不去
來源:蘭格鋼鐵|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美韓強行部署“薩德”致使韓國在華企業遭受重創,進軍中國市場的韓企在華經營日漸不景氣;另外,由于韓國國內最低工資上漲、工作時間縮短、法人稅上調等因素影響,企業在韓國的生存情況也大…
美韓強行部署“薩德”致使韓國在華企業遭受重創,進軍中國市場的韓企在華經營日漸不景氣;另外,由于韓國國內最低工資上漲、工作時間縮短、法人稅上調等因素影響,企業在韓國的生存情況也大幅惡化,在華韓企遲遲無法決定是否返回本國市場。
據韓國專業經濟報紙《亞洲經濟》報道,《韓國經濟》與韓國貿易協會上個月(9月)對進軍中國的156家韓國生產法人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52%(71家)的公司認為“他們目前在中國的經營環境已經不如剛剛進入中國市場那會兒”。關于在中國經營時遇到的困難,42.3%的公司稱是人工費用上漲,其次是中國反薩措施(27.6%)、相關規定加強(23.7%)等。
報道指出,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力不斷提升;中國政府重拳治理污染,各項環境政策越來越嚴格;中國的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向高附加值產業轉變等等,受種種因素影響,韓國企業在中國市場正在逐漸喪失立足之地。
韓國某大企業社長日前赴中國出差,期間他切實感受到了韓國產品的沒落。他認為最先在中國市場失去立足之地的便是韓國手機。他說,“僅僅幾年以前,大部分中國人還傾向于使用三星手機,但如今三分之二的人拿著華為,年輕人不是用OPPO就是用vivo。”他還稱,現代汽車的沒落不僅僅因為“薩德”,其自身產品競爭力下降也是原因之一。
盡管在中國的經營并不如人意,但想把生產基地搬回韓國的企業僅有3.8%(6家)。當被問及為什么不愿意回到韓國時,47.3%的企業稱韓國的人工等成本更高,31.2%的企業表示政府給予的支持力度不夠等。
有韓媒稱,雖然全球經濟走勢趨好,但韓國卻面臨諸多外界不安因素,加之消費心理遲遲無法恢復,因此經濟發展與全球經濟大潮逆向而行。在此形勢下,就業與消費陷入停滯導致了韓國經濟喪失活力。韓國政府發布“8.2房地產對策”后,建設景氣猶如進入寒冬,第3季度以來各種指標持續下滑。為化解當前危機,韓國此前欲出臺“迷你扶持政策”,但有韓媒卻認為,這一政策也很難使韓國經濟“起死回生”。
早前有報道稱,韓國企業之間早已吹起離華風。為了減少人工成本等,不少進軍中國的企業都開始向越南、印度等國家遷移。2001-2005年,韓國企業的海外直接投資總額中,對中國投資占比48.5%,越南僅占3.5%,但2011-2016年,中國占比減少至3.2%,越南則增至10.7%。另外,也有一些企業是考慮到和大企業的合作關系,跟著合作伙伴搬遷至他國。(海外網姚凱紅)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