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華發起2起貿易調查 中美貿易摩擦風云再起
來源:華夏時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火藥味漸濃,中美貿易摩擦愈加頻繁。進入9月的短短一周內,美國先后對華發起2起貿易調查。 9月12日,美商務部公布對原產于中國的工具、箱工具柜產品反補貼調查初裁結果。美商務部初步裁…
火藥味漸濃,中美貿易摩擦愈加頻繁。進入9月的短短一周內,美國先后對華發起2起貿易調查。
9月12日,美商務部公布對原產于中國的工具、箱工具柜產品反補貼調查初裁結果。美商務部初步裁定,中國強制應訴企業—江蘇通潤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山基龍工業有限公司的補貼率分別為17.32%和32.07%;其它中國公司的補貼率為27.13%。
本報記者從江蘇通潤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目前已經聘請了專業的律師事務所,成立了“雙反”調查領導小組,也將組織相關工作人員,積極應對“雙反”調查。
預計,美商務部將于11月22日左右做出本案反補貼調查終裁,美國際貿易委員會擬于2018年1月6日左右做出本案損害終裁。如美國際貿易委員會做出肯定性損害終裁,美商務部將于2018年1月13日發布反補貼稅令。據悉,2016年,美自中國進口工具箱和柜子約9.9億美元。
此前的9月6日,美國商務部同樣發布公告,決定對進口自中國和印度的不銹鋼法蘭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根據公告統計,2016年中國輸美相關產品1627萬美元。
事實上,自美國總統特朗普8月14日宣布對華發起“301調查”后,兩國貿易摩擦始終不斷。
中國商務部3次對來自美國的進口產品采取反傾銷措施,而美國方面除了上述兩起調查外,還于8月30日對中國部分魚油類產品提起337調查申請,其中廣東奧德美生物科技(中山)有限公司涉案。據悉,這也是今年以來外國企業在美提起的涉及中國企業的第11起337調查申請。
“目前中美兩國確實是貿易摩擦越來越頻繁,其中以零散的,小規模的居多。”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白明指出,貿易摩擦和貿易戰沒有必然區別,貿易摩擦多了,爭端升級就是貿易戰,但從目前來看,案例相對比較獨立,只能說中美兩國的貿易關系日趨緊張,但不排除未來幾年中美貿易摩擦會加劇。“這取決于雙方如何出牌,如何博弈。就像下棋一樣,棋子如何落,有很多種選擇,我們盡可能的把問題想的充分,爭取往好的方面發展,但是也要對各種的這個最壞的結果有思想準備,以免手足無措。”白明說。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和美國政治新聞網站Axios報道,特朗普在貿易政策上越來越“激進”:在接連兩次拒絕中國關于鋼鐵去產能的提案后,特朗普明確表示對華貿易“需要的是關稅”。當地時間8月28日,Axios發布報道稱,上述言論是在8月初的白宮內部會議上發出的。當時,特朗普與剛剛上任的幕僚長凱利、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高級貿易顧問納瓦羅、高級經濟顧問科恩以及當時還是特朗普首席策略師的班農一同舉行會議。
而中方的態度也十分強硬。中國商務部已在多個場合一再聲明中方的立場——美國依據自己國內的法律,發起對中國的貿易調查,是對現有國際貿易體系的破壞,給積極推動中美經貿關系發展的各方力量潑了冷水。中方對這種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做法強烈不滿,會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堅決捍衛中方和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隨著貿易摩擦增多,中美一些產業勢必受到影響。在白明看來,主要是中美貿易中有所疊加的行業。他進一步解釋稱,近年,我國強調產業轉型升級,出口美國的商品中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增多。過去中國低端產業居多,美國高端產業居多,基本不會有太多的疊加,現在中國轉型升級中,美國的高端、低端都要向美國本土回歸,中美產業重合面積加大,這些產業容易受到沖擊。“中美貿易往來密切,當前的大部分產業都或多或少包括在其中。”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