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債“走俏”一時 外資持有規模創出新高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日本央行昨日(20日)公布的2012年二季度資金流量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海外投資者持有的日本國債余額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長20.0%,達到82萬億日元,創歷史新高。 根據日本央行數據,…
日本央行昨日(20日)公布的2012年二季度資金流量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海外投資者持有的日本國債余額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長20.0%,達到82萬億日元,創歷史新高。
根據日本央行數據,截至6月底,日本國債總余額為940萬億日元,海外投資者持有比例上升至8.7%,這一比例是自1979年有數據可比以來的最高比例。此前,在歐美金融危機最嚴重的2008年第三季度,這一比例曾達到8.6%,同時日本國內銀行及保險公司等持有的國債也達到616萬億日元,同比增長了4.6%。
由于近年來日本一直維持低利率,其國債對外國投資者而言并不具備強大的吸引力。分析人士認為,投資者購買日元的動力,主要來自于日本所面臨的通貨緊縮的壓力、日元升值潛力及避險優勢以及歐債危機的影響。“這些債券部分是被外國的央行所持有,主要是因為這些外國的央行要多元化其外匯儲備,而除了日元資產之外,最安全的就是日本國債了,一些私人賬戶其實也在不斷買入日本國債。”RBS securities 一位戰略分析師分析認為。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是因為日本有大量的金融機構以及其他跨國企業在本土之外開展業務,由于目前全球經濟形勢并不太好,這些企業在外盈利相對困難,大量的資金都在尋找相對安全的避風港,而對這些日本企業來說,避風港是日本的國債,而未必是美國國債。”
孫立堅還指出,如果美國的政策沒有繼續放寬的話,這些日本企業還是有可能去購買美國國債。美國本輪量化寬松政策所投放的貨幣規模大概在7000億美元,而日本的量化寬松政策所投放的貨幣規模大致在1200億美元,從這個角度來看,持有日本國債的安全性應該會更高一些。
在由外資所持有的日本國債中,大約65%屬于長期國債。雖然目前日本的債務規模已經達到了其自身GDP的兩倍,但由于超過90%的債務都是由其本國國民持有,這可以有效地緩解日本政府的融資問題,而不至于出現類似歐洲的情況,這也是日本國債的一個優勢。
“現在的情況是,由于歐洲國家仍然沒有順利緩解債務危機,目前投資者不是減持美國國債,而是減持歐洲債券去購買日本債券。日本國債的收益率依然很低,但是對于大量資金而言,現在是避險時期而不是賺錢的時期,再者,日元的升值也會帶來匯差的收益。”孫立堅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