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泡沫何時破?歐洲銀行體系面臨最嚴峻考驗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自2005年起各國央行大購黃金支持金價向上,單單2011年央行凈買入超過455噸,是1964年以來最大,這些央行以第三世界國家為主,例如土耳其購入123噸、墨西哥超過100噸、菲律賓32噸;還有俄羅斯…
自2005年起各國央行大購黃金支持金價向上,單單2011年央行凈買入超過455噸,是1964年以來最大,這些央行以第三世界國家為主,例如土耳其購入123噸、墨西哥超過100噸、菲律賓32噸;還有俄羅斯、韓國、泰國等都大量買金。如世界經濟不景氣影響第三世界國家的出口,下半年他們的央行購金量會否下降?
金價牛熊看量寬
黃金的價值受實質利率高低影響十分大,1965年之前實質利率(一年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減當年CPI升幅)在2.5厘至5厘之間,令黃金無大作為。1966年至1970年實質利率仍在零至2.5厘,金價已蠢蠢欲動。1971年至1979年大部分日子進入負利率時代,只有1975年及1976年是正利率,刺激金價狂升。
1980年至1982年美元利率再次由負5厘回升到正10厘,引發金價狂跌。由1982年至2000年,大部分日子是正利率,直到2001年9月才重返負利率時代,2005年是負利率2.5厘,到2008年一度出現正利率7.5厘,到2009年又再重返負利率3厘。在2015年前全球十大OECD國家有15萬億美元負債要清還,如各國不增加貨幣供應,利率大升而CPI不升,金價也就這樣了!反之如大量發鈔令利率不升、CPI大升,金價便狂升。你買哪一邊?
歐債問題唯一解
西班牙GDP在歐元區排名第四,在全球排名第十二,相當于希臘GDP的5倍,如它出事,德國加法國亦救不了。今天西班牙10年期國債利率7.5厘,西班牙IBEX35指數在2008年仍超過15000點,現在是6000點,下跌60%(今年下跌25%),西班牙問題不是救不救,而是救不了。今天西班牙失業率是24%(美國1930年代失業率水平),16歲至24歲失業率更高達54%。
就算救了西班牙,意大利又如何?西班牙各大銀行正面對1000億歐元呆壞賬,歐洲央行正研究是否在9月前注資1000億歐元,如決定注資,歐元匯價可能進一步下跌。
歐元區銀行7月宣布組成同盟,由歐洲央行進行監管及注資,可惜已太遲,今天德國、荷蘭等主權債券利率如此低,而南歐國家如西班牙主權債券利率已升至7.5厘以上,德國及荷蘭等國家是否愿意發債去認購南歐國家債券?
更何況希臘等國家因貧窮引致失業率狂升已危及政權,示威抗議無日無之。
7月份歐洲央行決定向南歐國家注資10000億歐元,亦只能買到幾個月時間,最后問題仍須處理。唯一解決歐債危機的方法是央行發行歐洲債券取代目前各國主權債券。但歐洲過去歷史及文化上的差異,類似美國的聯邦制度不可能在可見將來出現,擔心9月前歐債問題進一步惡化,例如意大利負債已占GDP的120%,財赤占GDP的3.9%。
債市泡沫何時破
過去四年美元存款利率只有0.25厘,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擴大3倍。四年來政府每年增加過萬億美元財赤,亦只能令GDP今年上半年上升1.9%,非常可憐。
歐洲經濟下半年出現雙底衰退機會極大,美國有機會避免衰退,但GDP增長率仍是停滯不前,企業純利增長放緩甚至回落,下半年歐洲銀行體系將面臨最嚴峻考驗。高盛證券資產管理主席JimO‘Neill擔心來自歐洲銀行的危機對全球影響,因為過去幾十年歐洲銀行業務發展已遍及全球。
單單意大利及西班牙涉及的不良貸款已達2.4萬億美元,單靠德國支持,歐洲央行是否頂得住?因為歐元不是美元,不能無止境地濫發,更何況上述重大決定必須獲27個歐洲國家立法機關通過。
4萬億2.0版出爐
中國經濟上半年減速勢頭有點超出市場預期,無論PMI的回落還是投資、消費及工業增加值皆創出許多年以來的新低,顯示經濟下滑憂慮仍在加深。今年第二季GDP增長率只有7.6%,是近三年內最低,不容爭辯的事實是6月起政府投資明顯加快,審批亦在加速,大工業、大項目加上鐵道部已獲銀行2萬億元人民幣意向信貸額。
盡管官方否認已推出“4萬億2.0版”確保今年全年GDP增長率仍有7.5%,但危機之下政府投資先行似乎已成為中國政府的一種慣性,這次會否一如2008年底推出4萬億元投資刺激方案,引發2009年出現大量信貸吹起了樓市和股市的泡沫,到2009年8月人行又需要收緊信貸?政策的難度在于放水容易收緊難,美國政府亦面對同樣難題。
和2008年底不同的是,這次官方的態度是只做不說,令市場留下不少迷霧;另一不同是2008年底4萬億元投資刺激方案出臺后,國有銀行亦提供10萬億元的新增貸款,這次“4萬億2.0版”背后,國有銀行并沒有大量新增貸款,但因此造成國進民退的效果卻一樣,令國企及地方政府企業進一步壟斷市場,民企生存更加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