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改革第二波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昂山素季在英國迎來了她67歲的生日。1988年的春天,當她離開英國回到緬甸照顧病危的母親時,她恐怕不會知道,再次回到這個國家她需要等待24年的時間。昂山素季的個人命運和一個國家的命運緊密…
昂山素季在英國迎來了她67歲的生日。1988年的春天,當她離開英國回到緬甸照顧病危的母親時,她恐怕不會知道,再次回到這個國家她需要等待24年的時間。
昂山素季的個人命運和一個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在漫長的軟禁生涯結束后,她終于還是回來了。6月19日,昂山素季回到曾經生活過將近20年的牛津,在那里和兒子團聚,遺憾的是她的英國丈夫已經在1999年去世。
英國是昂山素季此次歐洲之行的第四站,此前她已經到訪挪威、瑞士和愛爾蘭,結束英國之行后,她還將前往法國。她當年離開歐洲時,冷戰還未結束,柏林墻還未倒塌。過去20多年的時間,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的祖國緬甸也正在發生變化。
6月19日,緬甸總統吳登盛表示,緬甸將繼續推進改革,在這個被他稱為“第二波的改革”中,推動國家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將是主要內容,放松國家對經濟的控制將是主要舉措。
“緬甸經濟改革是政治改革的必然結果。”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國際關系學院院長莊國土說。在上臺的第一年,吳登盛首先致力于政治改革和民族和解,昂山素季也因此重獲自由,并獲得了參選議員的資格。隨著政治改革初見成效,西方國家正在逐漸減輕對緬甸的制裁,吳登盛將進一步推動經濟改革進程。“這樣的施政策略符合緬甸國內外環境的變化。”莊國土說。
自去年上臺以來,吳登盛政府已經采取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從四月份開始的浮動匯率改革制,修改外國投資法,私有化改革等。
吳登盛在19日的電視講話中表示有必要減少國家在關鍵產業的角色,其中包括電信、電力、能源、林業、教育、醫療和金融領域。但他同時表示:“在第二波政府改革的私有化進程并不意味著我們會把它們拆散出售。”
他還為政府設定了在2015/16財年實現人均GDP翻三倍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緬甸需要更多外國的幫助來促進經濟的發展,比如援助和專業技術。在當天的電視講話中,吳登盛特別提到,新的投資法不久將得到議會的通過。和舊版投資法相比,新法在稅收免稅期、投資人申請等方面都對外國投資者更為有利。緬甸政府此前已經宣布將給予外國投資者8年的免稅待遇。
在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常務副秘書長許寧寧看來,目前是中國發展與緬甸投資合作的最好時機,因為緬甸正在大力推行的經濟開放帶來了諸多商機。
目前,中國是緬甸最大的外資來源地。2011年,中國對緬甸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4.6億美元,較上年增長41.4%。隨著更多外國投資者的進入,中國資本在緬甸也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這是中國需要面對的問題。但這對中國來說未必不是好事。”莊國土說。中國投資者在面對外來競爭時將更重視當地環保等問題,從而提升中國資本的競爭力。
昂山素季也沒有忘記繼續推動國家的變化。她近日在泰國曼谷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期間呼吁在緬甸建立廉潔的投資環境,從而有利于外資的進入和發展,最終惠及所有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