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會否引爆股災現分歧 債股對沖基金牛熊對峙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對沖基金之間通常都會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不過通常大型基金的管理者會刻意避免自己觀點跟其他大型機構有明顯沖突。在一個全球性論壇上公開雙方的分歧并各自堅持己見,這樣火爆的情況更是不多見…
對沖基金之間通常都會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不過通常大型基金的管理者會刻意避免自己觀點跟其他大型機構有明顯沖突。在一個全球性論壇上公開雙方的分歧并各自堅持己見,這樣火爆的情況更是不多見。而在昨天,由FinancialTimes在香港舉辦的一場全球對沖基金視點大會上,則難得地擦出了這樣的火花。
股市套利機會尚存
昨日,來自Lyxor資產管理公司的董事總經理、高級基金經理Jeanne女士認為歐美不可避免還會進行量寬行為,而市場的信心正在逐步回升。
“全球各主要央行都在試圖避免金融動蕩。”她說,從貨幣市場來看,美歐兩地的銀行間同業拆息及隔夜指數互換利差(LIBOR-OISspread)已經穩步回落,上述指標被認為是反映了銀行體系信貸壓力,利差擴大被視為銀行間拆借的意愿下滑,銀行間信貸壓力上升。美歐兩地的LIBOR-OIS指標在2008年10月的金融海嘯時期均飆升超過360個基點。但在去年,盡管面臨歐債危機,歐洲市場的上述指標也只觸及100個基點,美國則只觸及50個基點。而目前,雖然對于希臘的擔憂仍然較濃,上述指標仍處45個基點以下。
對于眾所關注的歐債危機,Jeanne認為情況并不如人們預期的嚴重。她承認,盡管歐債危機形勢嚴峻,但歐洲正在使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法,力圖避免主權債務危機向銀行體系延伸。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從去年10月份迄今,盡管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五年期信用違約掉期(CDS)一路上揚至約500個基點,但是3個月期的歐銀行間及隔夜互換利差已經一路下行至約40個基點。
她認為,目前歐洲面臨三種前景,一是各國進一步融合起來保增長;二是歐洲央行包下主權債務;三是希臘退出,歐元區分崩離析——而這是最不可能也是對各國來說成本最高的結局,她認為概率大約只有30%。對于股票型對沖基金來說,市場的不確定情況意味著今年不太容易從趨勢投資中獲益,但是卻有可能從相對價值套利策略中獲得投資機會。
希臘退出只是時間問題
來自美國的大型對沖基金ConcordiaAdvisors的CEO巴斯爾·威廉(BasilWilliams)對于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態度則明顯不同。其對臺下基金界同行稱:“大家要問的問題不是說希臘會不會退出,而是希臘何時退出。”
相應地,巴斯爾的策略是,對沖基金們在現階段就要提前布局。“我們核心是要考慮,(一旦希臘退出)歐洲其他國家會如何反應,特別是德國,這是策略的重點”。此外,投資者還需要考慮美國屆時會如何針對歐洲的債務作出反應,以及美國經濟復蘇所受到的影響。他認為,屆時不論是利率市場還是其他投資工具,都可能出現逆轉行情。巴斯爾還透露,目前很多客戶都對形勢相當擔心。而這令他們需要進一步與客戶加強溝通,也需要更關注資產的流動性。
很難說Jeanne和巴斯爾是否分別代表了歐洲和美國的對沖基金界主流意見。一位美資對沖基金經理對本報記者表示,兩人的嚴重分歧更可能體現出股票型和債券型對沖基金的不同市場觀點。
“這兩大類型的基金永遠都會有不同意見,而且可能相去甚遠。”他說。而這個判斷或許正確,因為參會的不少對沖基金既投資股票也投資債券市場,這類基金經理多數表示,對后市缺乏明確判斷。
“老實說,我也說不清楚到底歐洲形勢會如何表現,我們只是走著瞧。”一家倫敦的對沖基金公司主管布萊恩會后表示。
而另一家美國的宏觀全球對沖基金主管薩米認為,希臘遲早會退出歐元區。但他也不像巴斯爾那么肯定現在就要布局希臘的退出,因為這個過程可能長達五年,也可能會是兩年。而股票市場很可能到時候不再對希臘的退出作出過大的反應。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惠譽下調日本主權評級至A+ 下一篇:德國堅決反對發行歐元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