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前總理:歐盟政治經濟整合是最終出路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希臘前總理康斯坦丁·西米蒂斯15日在出席北大舉辦的關于歐債危機研討會時表示,希臘政府不希望局勢朝著脫離歐元區的方向發展,但如果歐盟不能給希臘一個更為寬松的環境,則不能排除事態向反方…
希臘前總理康斯坦丁·西米蒂斯15日在出席北大舉辦的關于歐債危機研討會時表示,希臘政府不希望局勢朝著脫離歐元區的方向發展,但如果歐盟不能給希臘一個更為寬松的環境,則不能排除事態向反方向發展的可能。
西米蒂斯透露,目前希臘議會中約有50%的議員持希望繼續留在歐元區的態度;民眾意愿方面,有75%的民眾支持歐盟采取措施挽留希臘。在談到歐債危機的根源問題時,西米蒂斯指出,造成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歐洲國家過度開支的傳統,也有外部失衡與南北方經濟差距并存的問題。
作為歐債危機“引爆國”,希臘政府過去兩年感受到來自歐盟的巨大壓力,歐盟要求希臘政府大規模減赤。西米蒂斯指出,歐盟開出的“藥方”并不完美。這種緊縮措施,是導致近兩年希臘經濟持續衰退的主要原因。
不過,西米蒂斯也坦言,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不再使用歐元,會對希臘局勢造成難以承受的后果。他分析道,試想希臘退出歐元區,重新啟用自己的貨幣,將引起本幣貶值,不利于該國的貿易活動,而且重新啟用的新貨幣,或許并不能輕易融入歐元區。使用新貨幣就要對其進行估值,這還涉及各國之間的貨幣交易,以及與歐元匯率重新計算的問題。他稱,如果希臘真的開始使用新貨幣,至少要6個月甚至1年,才能重新適應歐盟的現狀。此外,對于任何一種新貨幣要有相應的控制措施,要想進一步完善的話,可能要花上10至20年。
歐元區顯然更需要的是協商一致共渡難關。西米蒂斯認為,解決問題的最終辦法應該是歐盟的政治和經濟整合,如解決發達和欠發達國家間的差距;歐盟應提供相應的服務,推動各國之間的合作等。
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在會上指出,目前存在希臘離開歐元區的可能性,一旦出現這種局面,有可能導致歐元區解體,全球金融體系將受到極大的打擊。歐元是唯一一個能夠與美元抗衡的儲備貨幣,歐元的消失將讓國際貨幣體系重回美元獨霸的局面。另一方面,希臘即便離開歐元區,也不一定能采取貨幣貶值的方法獲得產品競爭力。從長遠來看,這種方法是得不償失的。在成思危看來,“歐元區不缺錢,缺少的是一個權力核心以及統一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