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3跡象不明 美聯儲推OT2成最大懸念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觀察了美聯儲此前的一系列議息會議后,我們都有一種強烈的感覺:伯南克時刻準備著進一步寬松,可他從來不用桌面上的任何武器。但在昨日的政策會議結束后,市場不得不承認一點,QE3正漸行漸…
在觀察了美聯儲此前的一系列議息會議后,我們都有一種強烈的感覺:伯南克時刻準備著進一步寬松,可他從來不用桌面上的任何“武器”。但在昨日的政策會議結束后,市場不得不承認一點,QE3正漸行漸遠。
兩信號有悖QE3
事實上,美聯儲本次政策聲明并沒有帶來太多新的變化。
據悉,美聯儲除確認接近零的短期利率至2014年底外,還表示將繼續延長持倉期限,但并未對扭轉操作(OT)結束發表任何評論。聲明還指出,就業市場有所改善,失業會逐漸下降,但美國房地產市場仍然不景氣。
即便在此次議息會議上,伯南克保留了一絲懸念,我們仍有足夠的理由懷疑QE3只是海市蜃樓。
首先,美聯儲上調了2012年經濟增長預期,從1月的2.2%~2.7%上調至2.4%~2.9%。此外還將今年失業率預期從1月的8.2%~8.5%下調至7.8%~8%,將今年通脹預期從1月的1.4%~1.8%上調至1.9%~2%。種種跡象都表明,美聯儲比過去更看好美國經濟前景,如果沒發生就業市場突然惡化或者出現通縮風險,美聯儲要采取直接擴大資產負債表這種方式的可能性并不大。
除此以外,美聯儲成員中有更多人支持加息。今年1月時,支持2014年加息的僅5人,但目前已上升至7人。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發現,伯南克的字里行間并未暗示美聯儲將很快采取退出策略。最明顯的例子是,伯南克強調,2%的通脹并非上限,美聯儲經濟模型中沒有“達到充分就業需通脹在2%以上”的模型。資料顯示,在推出前兩輪量化寬松(2.3萬億美元)后,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已超過3萬億美元,達到創紀錄水平。
“最可能的情況是,美聯儲將在未來較長時間保持現有利率”,巴克萊資本首席美國經濟學家Dean Maki認為,“聯儲既沒必要匆忙加息,也沒必要立刻暗示這點。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經濟有望持續保持增長。”
另外,富國銀行資深全球經濟學家Jay Bryson則直言,聯儲要繼續購買債券,需要滿足經濟停滯不前這一條件。
賣短債空間有限
魔鬼往往存于細節中。BLOOMBERG顯示,截至4月26日,市場預測聯邦基金利率在今年10月24日升至0.5%的概率為3.5%,明顯低于上月底的6.6%。另外,美國各期限國債收益率集體走低,其中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3.2個基點,30年期和5年期則分別下跌2.9和2.3個百分點。
如果美聯儲不大可能推出QE3,那為什么市場一致偏向“寬松”而不是“緊縮”呢?
答案就在OT。事實上,在今年6月底,美聯儲的扭轉操作就會結束。該刺激手段通過買長債、賣短債來壓低長期國債收益率,但同時不會擴大資產負債表規模。
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美聯儲將在下半年推出OT2,以繼續為經濟增長提供火力?
華創證券宏觀研究員何珮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稱,目前美聯儲要續接OT只有兩種選擇,延長現有的OT和新啟一輪機制完全不同的OT。如果美國經濟不好,美聯儲就會繼續進行OT。
何珮進一步表示,按照第一輪75%的清倉規則,美聯儲可供出售的美國國債規模只有1650億美元,遠低于第一輪的4000億美元。因此,美聯儲有可能選擇將出售資產的期限提高到4年(即今年年底),或者同時買入、賣出更長期限債券(比如5至8年期)。
一匿名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過高的國債購買存量(即現有可購買量)會導致流量(即新增可購買量)作用降低。美聯儲的寬松門檻實際上比此前降低。美聯儲新一輪的寬松并不是防止經濟衰退,而是為經濟復蘇保駕護航。
數據顯示,美聯儲第一次宣布OT時曾表示將清倉約75%的3個月至3年期美國國債,以達到4000億美元的出售目標,而目前到6月OT結束這段時間,3個月至3年期美國國債僅剩約1500億美元,如果美聯儲將目前的OT政策延長至年底,可供出售的美國國債總規模還可再增2200億美元。
接受記者采訪的東北證券宏觀分析師王國兵表示,經濟擴張加之通脹穩定意味短期難推QE3,不過中長期的增長隱憂和高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基調顯示,美聯儲仍有可能在未來啟動新的寬松舉措以接續OT。預計這樣的措施實施時間在第4季度。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從高位微降 下一篇:美聯儲議息會議重申低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