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利克行將功成身退 薩默斯接棒呼聲四起
來源:中國證券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世界銀行2月15日在華盛頓發布聲明稱,現任行長羅伯特·佐利克今年6月30日五年任期屆滿時將離任。在世行發布聲明后不久,美國財長蓋特納表示,美國將在幾周內推出一名候選人接替佐利克的職務。…
世界銀行2月15日在華盛頓發布聲明稱,現任行長羅伯特·佐利克今年6月30日五年任期屆滿時將離任。在世行發布聲明后不久,美國財長蓋特納表示,美國將在幾周內推出一名候選人接替佐利克的職務。
據美國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前美國財長及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薩默斯和現任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將成熱門人選。不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已證實希拉里無意出任世行行長一職。
佐利克工作成果豐碩
據世行15日發布的新聞稿,佐利克表示:“我很榮幸領導了這樣一個擁有眾多杰出人才的世界級機構。我們一起集中精力支持發展中國家度過危機,適應全球經濟變遷。世行認識到,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極化增長的世界,第三世界的傳統概念已經過時,發展中國家要發揮增長推動者和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的作用。與此同時,我們擴大了對貧困人口、國家和社區的支持力度,顯示出世行能夠成為不可缺少的創新者、催化劑和現代化的多邊主義的推動者。”
據世行的總結,佐利克任內在以下幾個領域發揮了領導作用:推出了靈活積極的應對危機舉措;推進世行的現代化;踐行現代化的多邊主義等。其中,世行在佐利克任內除了很好地履行扶貧和推動公平等傳統職能外,還于2010年時隔20多年后首次“普遍增資”862億美元,且逾半數新增資本來自發展中國家。也正因為有這筆增資,世行在佐利克任內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大筆資金,幫助其促進增長和戰勝貧困。
在2010年4月份的世行發展委員會春季委員會中,發達國家還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了3.13個百分點的投票權,使發展中國家整體投票權從44.06%提高到47.19%,其中,中國在世行的投票權從2.77%提高到4.42%,其投票權從原來的第6位躍升至第3位,僅次于美國和日本。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微博)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佐利克任內行事沉穩、不鋒芒畢露,在許多方面都做出實質性工作,特別是提高發展中國家在世行的投票權,成為推進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實質性舉措之一。
美國人仍為“內定”人選
世界銀行總部設在華盛頓,是世界上主要的政府間金融機構之一。由于美國是世行的最大股東,長期以來世行行長一職一直由美國人擔任。按照規定,新行長人選必須得到世行執行董事會的批準。
就在佐利克發布離任聲明后,蓋特納稱贊了佐利克所作出的貢獻,并表示世行已設定了一套程序確保領導職務有序過渡,“未來幾周內,我們將推出一名具備經驗和必備素質的候選人,領導這個機構繼續向前”。
據美媒援引兩名接近奧巴馬政府高層人士的話稱,薩默斯和希拉里·克林頓是兩個接替佐利克的世行行長熱門人選之一。報道還稱,曾任世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的薩默斯(現年57歲)此前對世行行長一職表示出一定興趣,并且其在奧巴馬政府也不乏支持者。但薩默斯迄今尚未對此予以置評。
另外,與此前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選帥過程一樣,新興經濟體對世行行長的“選舉”機制再次發難。巴西財政部長曼特加稱,沒有理由世行行長一職一定要來自某個國家,來自新興市場經濟體的人選也有權利謀求該職。墨西哥央行行長卡斯騰斯也表示,世行行長的選舉需講究公平,而不是以事先安排的原則。不過,兩者都承認短期內難以改變美國政府“委派”世行行長的游戲規則。
對此,張茉楠認為,作為美國主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的兩大全球金融機構,美國和其他發達經濟體在IMF和世行中的作用舉足輕重,由發展中國家或新興經濟體的人來掌舵這兩大機構還為時尚早。
據美國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前美國財長及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薩默斯和現任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將成熱門人選。不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已證實希拉里無意出任世行行長一職。
佐利克工作成果豐碩
據世行15日發布的新聞稿,佐利克表示:“我很榮幸領導了這樣一個擁有眾多杰出人才的世界級機構。我們一起集中精力支持發展中國家度過危機,適應全球經濟變遷。世行認識到,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極化增長的世界,第三世界的傳統概念已經過時,發展中國家要發揮增長推動者和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的作用。與此同時,我們擴大了對貧困人口、國家和社區的支持力度,顯示出世行能夠成為不可缺少的創新者、催化劑和現代化的多邊主義的推動者。”
據世行的總結,佐利克任內在以下幾個領域發揮了領導作用:推出了靈活積極的應對危機舉措;推進世行的現代化;踐行現代化的多邊主義等。其中,世行在佐利克任內除了很好地履行扶貧和推動公平等傳統職能外,還于2010年時隔20多年后首次“普遍增資”862億美元,且逾半數新增資本來自發展中國家。也正因為有這筆增資,世行在佐利克任內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大筆資金,幫助其促進增長和戰勝貧困。
在2010年4月份的世行發展委員會春季委員會中,發達國家還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了3.13個百分點的投票權,使發展中國家整體投票權從44.06%提高到47.19%,其中,中國在世行的投票權從2.77%提高到4.42%,其投票權從原來的第6位躍升至第3位,僅次于美國和日本。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微博)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佐利克任內行事沉穩、不鋒芒畢露,在許多方面都做出實質性工作,特別是提高發展中國家在世行的投票權,成為推進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實質性舉措之一。
美國人仍為“內定”人選
世界銀行總部設在華盛頓,是世界上主要的政府間金融機構之一。由于美國是世行的最大股東,長期以來世行行長一職一直由美國人擔任。按照規定,新行長人選必須得到世行執行董事會的批準。
就在佐利克發布離任聲明后,蓋特納稱贊了佐利克所作出的貢獻,并表示世行已設定了一套程序確保領導職務有序過渡,“未來幾周內,我們將推出一名具備經驗和必備素質的候選人,領導這個機構繼續向前”。
據美媒援引兩名接近奧巴馬政府高層人士的話稱,薩默斯和希拉里·克林頓是兩個接替佐利克的世行行長熱門人選之一。報道還稱,曾任世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的薩默斯(現年57歲)此前對世行行長一職表示出一定興趣,并且其在奧巴馬政府也不乏支持者。但薩默斯迄今尚未對此予以置評。
另外,與此前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選帥過程一樣,新興經濟體對世行行長的“選舉”機制再次發難。巴西財政部長曼特加稱,沒有理由世行行長一職一定要來自某個國家,來自新興市場經濟體的人選也有權利謀求該職。墨西哥央行行長卡斯騰斯也表示,世行行長的選舉需講究公平,而不是以事先安排的原則。不過,兩者都承認短期內難以改變美國政府“委派”世行行長的游戲規則。
對此,張茉楠認為,作為美國主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的兩大全球金融機構,美國和其他發達經濟體在IMF和世行中的作用舉足輕重,由發展中國家或新興經濟體的人來掌舵這兩大機構還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