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政府再提消費稅翻番計劃
來源:中國證券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日本政府12月28日公布的系列經濟數據顯示,11月日本工礦業生產指數環比下降2.6%,時隔一個月后再現環比萎縮;家庭消費支出同比減少3.2%,零售銷售同比減少2.3%,表現差于市場預期;消費者價格…
日本政府12月28日公布的系列經濟數據顯示,11月日本工礦業生產指數環比下降2.6%,時隔一個月后再現環比萎縮;家庭消費支出同比減少3.2%,零售銷售同比減少2.3%,表現差于市場預期;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下滑0.2%,核心CPI環比下滑0.5%,為連續第二個月出現負增長。
同日,據日媒報道,日本政府已計劃分兩步推出提高消費稅計劃,即在2013年10月將稅率由當前的5%提高至8%,在2015年4月進一步調整至10%。不過,該計劃已遭到部分國會人士的反對,這表明作為日本災后重建重要“候選財源”的消費稅稅率提高方案勢必將面臨巨大阻力。
震后復蘇勢頭受阻
包括核心機械訂單、出口和工礦業生產指數在內的日本先行指標近期遭遇“頂頭風”,主要是因為歐債危機削弱外部需求、泰國洪災沖擊日企產能以及日元居高不下影響了日本產品競爭力。
從今天披露的工礦業生產指數來看,信息和通訊設備行業(ICT)產值環比萎縮幅度達23.7%,拖累工礦業生產指數下滑近1%;而交通運輸工具產值則環比萎縮9.5%,表現遠差于10月份的環比增長11.5%。
法興銀行日本首席經濟學家大久保卓治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泰國洪災是導致日本工礦業生產指數下滑的主要原因,但是他預計,隨著泰國洪災效應消退,且比較基準較低,該指數在未來兩個月或能實現4%至5%的環比增幅。
今年10月,由于泰國洪災災情急劇惡化,日本在泰的多個企業廠區遭遇洪災侵襲,產能嚴重受損。
大久保卓治還表示,日本制造業擴張的動力依舊脆弱,出口需求持續疲軟,日本出口已經連續兩個月出現同比下滑,預計12月還將出現萎縮。
由于內外部需求雙雙疲軟,日本長期通貨緊縮狀況似乎無法在近期實現實質性改善。野村證券日本首席經濟學家木內登英預計,日本12月的CPI仍將會出現萎縮。
震后重建財源堪憂
除了震后經濟復蘇勢頭遭遇外部影響外,日本政府還在為災區重建和經濟刺激措施的財源“犯愁”。
據報道,日本兩名議員28日向當地媒體透露,執政黨民主黨已經敲定消費稅翻番的“兩步走”計劃,希望能夠在2015年4月完成這一目標。
當天,日本前總務省大臣政務官內山晃等9人向民主黨干事長代理樽床伸二提交了退黨申請,以反對野田佳彥政府謀求提高消費稅稅率。內山晃表示,增稅將會徹底違背民主黨2009年大選時的選舉綱領。去年,日本前首相和民主黨黨魁菅直人曾因提議提高消費稅稅率而導致民主黨在參議院選舉中落敗。
對此,日本尚智大學教授中野浩一認為,盡管民主黨失去9名黨內眾議員不會影響該黨在眾議院的位置過半局面,但是該舉顯示,反對野田政府立場或會導致更多人的跟從。
據《日經新聞》最新調查,約50%的受訪者反對提高消費稅稅率,而野田政府的支持率已由四個月前66%降至36%。
由于日本政府債臺高筑,而災區重建和刺激經濟增長又需要大量財源,因此增稅成為了補充政府財政支出財源的不可或缺方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來曾數次建議日本政府將消費稅率提高至15%,并表示目前日本的消費稅率遠低于其他發達經濟體的水平。
自日本大地震以來,日本政府陸續推出了2011財年(始于今年4月)的四個補充預算案,總規模約為20萬億日元(約合2570億美元)。在本月24日,日本政府通過了總預算支出規模達96萬億日元的2012財年預算案,規模創歷史新高。另外,從財政來源上,預計日政府下一財年將新發國債44.24萬億日元,占一般預算收入比重達49%,舉債比例之高前所未有。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歐洲央行存款規模創新高 下一篇:美國石油協會認為美國能源行業開發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