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孤家寡人” 歐洲邁向財政聯盟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當薩科齊上周五步入歐盟峰會現場時,卡梅倫正迎面走來。面對近在咫尺的英國首相,法國總統卻視而不見,他側過身來向右邊的某人揮手,避開了卡梅倫伸出來的手。似乎是靈機一動,卡梅倫轉而輕輕…
當薩科齊上周五步入歐盟峰會現場時,卡梅倫正迎面走來。
面對近在咫尺的英國首相,法國總統卻視而不見,他側過身來向右邊的某人揮手,避開了卡梅倫伸出來的手。
似乎是靈機一動,卡梅倫轉而輕輕拍了拍薩科齊的肩膀,但攝影師還是捕捉到了他的尷尬笑容。
不難看出,英國又一次陷入了熟悉的“孤立”:19世紀后期,英國對歐洲大陸曾經奉行過著名的“光榮孤立”政策,主旨在于不積極干預歐洲事務,維持歐洲大陸均勢。
如今,成為歐盟峰會上的眾矢之的,卡梅倫卻無法感到“光榮”:除英國外,歐盟其余26國就加強財政紀律同意締結政府間條約,或稱“財政契約”(FiscalCompact),推動歐盟朝財政一體化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而英國,則受到了歐洲大陸領導人及輿論的廣泛指責,在地理以及政治雙重意義上“孤懸海外”。
歐盟“財政契約”出臺
從8日晚間開始的27國歐洲領導人會議,幾乎是經過了通宵達旦的激烈商討,直到9日早上5點,滿臉倦意的歐盟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才召集焦急等待了10多個小時、早已疲憊不堪的記者開發布會。
一個叫做“財政契約”的說法被高調提到,峰會一致同意朝一個廣泛的“財政穩定聯盟”發展。26國在新的“財政契約”之下,加強經濟和預算監督,將承諾年度結構性預算赤字占國民生產總值比例不得超過0.5%,在該占比超過3%時,制裁機制自動生效;明年3月再評估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和歐洲穩定機制(ESM)的5000億歐元上限是否充足;ESM已交付占未交付資金比最低15%;從全票同意改為85%成員同意,ESM便可啟動緊急程序。
范龍佩會后宣布,歐盟各國同意籌資2000億歐元資金交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進行支配。另外,ESM將于2012年7月啟動,比原先所定時間提早一年。
“此次峰會沒有對歐債危機提出有效解決方案,沒有對歐洲央行援救歐債危機所能起的作用有進一步的說法和承諾,沒有給予救助基金更多的火力,比如建立歐洲債券市場,形成一個實質性的穩固財政聯盟。”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歐洲議會議員、比利時前首相居伊·伏思達(GuyVerhofstadt)如此表示。
英國天空廣播公司的政治部編輯亞當·伯頓(AdamBoulton)則對記者說:”此次峰會從長遠角度來看,似乎沒有讓任何人滿意。缺乏一致性以及峰會推出的救援舉措遠遠缺乏說服力。”
英國成為眾矢之的
范龍佩在峰會結束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雖然我們最后沒有能夠一致同意,但是有26國首腦基本同意修改歐洲政府間條約,這是實施‘財政契約’的法律保證。”
由于英國反對,歐盟不得不放棄修改《里斯本條約》的初衷,另外締結政府間條約,因為修約需經歐盟所有27個成員國批準。有分析指出,英國今后將在政治上更趨保守,外交上更顯孤立,自身利益很可能因此受損。
在歐洲聯盟的問題上,英國人不僅樂于時刻提醒別人自己“遠離”歐洲大陸這個地理事實,更喜好表現出當年大英帝國特立獨行的保守傾向。但如今,其固執己見堅決反對修改現存公約,在英國國內和歐洲各國都掀起了軒然大波。
歐洲輿論批評卡梅倫此舉表現得相當不顧全大局。“卡梅倫提出的條件太苛刻,其他各國完全不可能接受。”伏思達評論道。部分英國媒體也認為,卡梅倫這樣自動在歐盟將自己孤立起來,可能惡化了與歐洲大陸本來已經非常尷尬的關系,并無必要。
伯頓則對本報記者苦笑道:“卡梅倫的決定可能在英國國內會得到支持,因為一般都會認為英國人應考慮自身利益為先,這樣做是為了保護英國人。然而同時,這個決定也有令人質疑之處:首先是在歐盟的孤立地位,是否確實能夠保護英國人的利益;第二,被隔離在歐盟之外,是否能夠給予英國人真正更好的未來。”
短期問題仍然待解
“峰會并沒有出臺真正能夠立刻解決目前歐債危機的緊急和直接的措施,只是企圖從歐盟整個系統上進行調整和改變是不行的。整個系統的改變需要時間,而當前市場給予歐元區的時間所剩無幾。”英國媒體協會的杰夫·米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災難性的結果,在這里參加會議的一些歐盟高層官員都這么認為。”
事實上,相比以往被批評“治標不治本”的會議,此次峰會又被反過來質疑有點“好高騖遠”,而且,峰會前提出的一些救市方法都“石沉大海”或被暫時擱置。比如,范龍佩提出的歐元區共同債券市場提議被擱置到日后進行討論,他提出的向ESM發放銀行牌照的提議,也沒有獲得與會者各國的響應。
英國《衛報》有文章稱,“一個以德國統領的嚴酷歐洲時代已經到來”。人們能夠展望到的未來歐洲,將在毫無樂趣可言的財政紀律約束和懲罰制裁隨時發生中,為生存掙扎度日。
而英國宏觀經濟學家加文·戴維斯(GavynDavies)9日在《金融時報》上發表文章預測,歐洲危機可能從急性發作進入慢性期。
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全球研究部主管李籟思上周就對本報記者明確表示,希臘、意大利、西班牙、愛爾蘭、葡萄牙等“歐豬五國”經濟繼續蕭條的事實無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