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下“通牒”:一周內看到歐債危機“藥方”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如果你喜歡交易歐元,那么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可能會比較糾結。 10月16日,20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結束在巴黎舉行兩天的會議。會后發表的聯合聲明提出,期待歐洲委員會能在10月23日…
如果你喜歡交易歐元,那么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可能會比較糾結。
10月16日,20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結束在巴黎舉行兩天的會議。會后發表的聯合聲明提出,期待歐洲委員會能在10月23日前,通過一個應對歐債危機的全面的救助方案。
對投資者來說,利好的消息是有歐盟官員表示,現在已接近達成銀行資本重組協議;但另一方面,上述的聲明也讓人有不太靠譜的感覺:已連續2年之久的歐債危機,憑什么可以在一周內解決問題?
希臘減記方案難獲認可
根據G20發表的這份公報,G20承諾確保銀行擁有重組資本,歐洲將努力讓4400億歐元救助基金發揮最大的影響力。同時,G20期待歐洲委員會能在10月23日前通過一個對債務危機的全面救助方案。
盡管有分析人士認為,在國際貨幣基金(IMF)缺乏資金的前提下,歐洲幾無可能在一周內拿出一個令所有投資者都信服的完備方案,但看起來至少某些人對此還是比較樂觀。據悉,歐盟經濟與貨幣事務專員奧利·雷恩預計,今后幾天內會有更加明確的重組方案,為了盡快讓重組就位,成員國與銀行需要更清晰的計劃。換句話說,歐洲可能在下一次峰會上公布帶有重組細節的清晰方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如果要確保危機順利渡過,市場需看到大部分私人投資者參與支持希臘債券減記50%。而現階段代表希臘債權人參與談判的國際金融協會(IIF)表示,投資者不愿接受超過21%的損失,這給確定希臘第二輪救助最終條款帶來了威脅。對此,IIF董事總經理查爾斯·達拉拉批評歐洲領導人不愿推進7月份達成的協議并堅稱,讓希臘債權人承擔更大損失會導致投資者拋售主權債券,給歐元區帶來不穩定。
其實,歐盟在今年3月份就提出過一個解決危機的“全面方案”,但主要由于德國方面的謹慎,歐洲目前實施的救助措施只達到計劃的一半。比利時的歐盟委員會前委員和歐洲計劃的元老達維尼翁就調侃道,希望我們下一年不會再討論希臘債務了。
IMF是否增資仍存爭議
事實上,有資料顯示,歐洲用于救援的EFSF基金已經使用了1/3左右,正面臨融資困難,僅靠剩下的救助資金是否能維持規模龐大的銀行重組還是一個疑問。據悉,此次新興國家主動為IMF籌資3500億美元,將會大大加強向歐洲的注資規模,勢必會緩解歐債危機的壓力,無疑是有利無弊。但遺憾的是,與會的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一致反對,該議案就此作罷。
加拿大代表在會上曾表示,歐洲應該自己拿出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味依賴IMF。一度為資金發愁的德國竟然也出乎尋常地聲稱,解決歐元區危機的主要責任在歐洲,而不在IMF。
融資方案被拒,難道歐盟已經籌集到了足夠的資金嗎?
華泰聯合證劵分析師曹陽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興國家此舉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實,新興國家向IMF增資,還不如直接對歐洲進行救助。對IMF改革來說,參與的資金份額對話語權很重要。新興國家希望借助歐債危機這樣的機會,來進一步增加參與份額并提高話語權。
平安證劵的何慶明分析師也對記者表述了相似的觀點。他認為其實歐洲還是需要資金的,但遠水解不了近渴,EFSF是牽頭救助歐洲的資金來源,而IMF卻不是。新興國家出資IMF可能更多地是出于政治上而不是經濟上的考慮。而發達國家由于自身沒有燃眉之急,所以會表示反對。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新興經濟體寬松陣營擴大 下一篇:美國石油協會認為美國能源行業開發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