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贖之路仍漫長 共同債券或是長遠之計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對于21日布魯塞爾歐盟峰會的成果,金融市場顯然打出了“90+”的高分,歐元、歐美股市以及希臘等歐洲國家的債券都出現了久違的大漲,各界也對歐盟首腦們這一次的大膽舉措贊譽有加。
對于21日布魯塞爾歐盟峰會的成果,金融市場顯然打出了“90+”的高分,歐元、歐美股市以及希臘等歐洲國家的債券都出現了久違的大漲,各界也對歐盟首腦們這一次的大膽舉措贊譽有加。
但應該看到,盡管這次峰會短期內無疑會起到穩定市場的重要作用,只是不管是從該機制本身的設計、未來的執行前景以及歐元區經濟基本矛盾更深層次問題來說,指望這區區一次會議根治歐元區根深蒂固的債務危機都不現實。專家認為,長遠而言,加強歐元區的財政一體化才是債務危機的解決之道,而在這次峰會提出的新救助機制中,歐盟其實已經在試探性地朝這方面邁進。
默許“選擇性違約”
就解救希臘而言,這次歐盟峰會的一大突破,就是成功說服民間債權人參與到了援助之中。另外,歐盟和歐洲央行等各方還頭一回默許了希臘出現“選擇性違約”的情況出現。
在會后的聲明中,歐盟一再強調,上述特殊措施僅僅針對希臘,因為該國處于“獨一無二的困境”中,因此需要一份“異乎尋常的解決方案”。不過,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這依舊是一場豪賭。就要求民間債權人參與和選擇性違約這兩個重要選項而言,希臘會不會是唯一的特例還是個問號。如果接下來,葡萄牙、愛爾蘭甚至是意大利也淪落到需要民間債權人參與救助的地步,金融業可能蒙受的潛在損失或難以估量。事實上,正是考慮到民間債權人可能被要求參與援助的不利因素,評級機構已下調了葡萄牙和愛爾蘭等國的評級。
另外,這次的解決方案中包含了允許希臘“選擇性違約”的內容,這也將是歐元區有史以來的首起違約事件,由此會引發評級機構以及金融市場作出何種反應,現在還是未知數。事實上,歐元區官員周四已表示,預計三大評級機構將很快認定希臘處于“局部違約狀態”。
新援助措施面臨的另外一個風險是在實施方面,如同此前的內部分歧令歐盟解決債務危機的努力屢遭挫折一樣,新舉措也可能成為歐洲內部爭執的又一個犧牲品。比如,在新機制下,EFSF基金購買二級市場國債需要得到歐元區成員國的“一致同意”;另外,有人擔心,如果西班牙或是意大利等大型經濟體也告急,該基金可能不夠救助。
銀行業面臨巨額減損
另一個不確定因素是歐元區銀行業受債務危機影響的潛在損失,由于多個國家的債券都受到了危機的沖擊,因此歐洲銀行業未來仍可能面臨巨額的資產減損。
英國《金融時報》周四報道稱,根據其對近期進行壓力測試的90家歐洲銀行的分析,歐洲銀行業如果必須承擔20%的希臘債券價值下跌,其所持有的希臘債務可能需減值高達160億歐元(230億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損失還是僅考慮希臘一個國家。如果更多國家出現類似的債務困境,或是也不得不要求民間債權人參與援助,那么銀行業可能面臨更大的資產減值。
不利于歐元區解決債務危機的還有區內疲軟的經濟增長。就在歐洲領導人在為希臘債務問題解決方案爭執不下時,經濟增長放緩的風險也已露出了苗頭。有分析認為,如果經濟出現嚴重放緩,歐元區的穩定可能會受到進一步的威脅。
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7月份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降至50.8,為近兩年來最低水平,也僅勉強高于50的榮衰分界線。德法兩國的擴張速度降至兩年來的最低水平,而歐元區其他經濟體的經濟活動則已出現萎縮。融資成本的不斷上升以及愈加嚴厲的財政緊縮,只會進一步加重經濟的弱勢。
此前不少人曾預計,到下半年歐元區的經濟將加速增長。但現在看來,這種預期能否實現值得懷疑。如果債務危機擴散到西班牙和意大利,那么歐元區35%的GDP都會受到影響,這相當于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三國GDP總和的好幾倍。
顯然,在化解危機的同時,歐洲也需要加強“練內功”,即恢復和加強經濟增長。
歐洲共同債券或是出路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長遠來看,歐元區走出主權債務危機的唯一途徑可能是推動區內財政政策的進一步整合,但這需要各國更大的政治決心。
諾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本周撰文指出,現階段,歐洲應該做的事情“顯而易見”,那就是在所有成員國政府的共同承諾支持下,發行歐洲債券,并向那些需要的國家提供低利率貸款。
斯蒂格利茨認為,通過這種方式,歐洲的債務問題可以得到控制。即使需要一些補貼,歐洲也承受得起。否則,不幫助那些陷入困境的國家可能給歐洲帶來更沉痛的損失。
事實上,在這次峰會達成的解決方案中,歐盟其實已經在向財政一體化邁出了重要一步。擴大權限的EFSF基金,結合了歐元區共同債券發行人和問題資產救助計劃兩種角色于一身,而類似的擴大財政一體化的做法之前一直被德國等主要國家堅決抵制。
在斯蒂格利茨看來,憑借歐洲的能力,化解當前這場危機并非難事。“這不是一個經濟問題,只是一個政治意愿的問題。”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但應該看到,盡管這次峰會短期內無疑會起到穩定市場的重要作用,只是不管是從該機制本身的設計、未來的執行前景以及歐元區經濟基本矛盾更深層次問題來說,指望這區區一次會議根治歐元區根深蒂固的債務危機都不現實。專家認為,長遠而言,加強歐元區的財政一體化才是債務危機的解決之道,而在這次峰會提出的新救助機制中,歐盟其實已經在試探性地朝這方面邁進。
默許“選擇性違約”
就解救希臘而言,這次歐盟峰會的一大突破,就是成功說服民間債權人參與到了援助之中。另外,歐盟和歐洲央行等各方還頭一回默許了希臘出現“選擇性違約”的情況出現。
在會后的聲明中,歐盟一再強調,上述特殊措施僅僅針對希臘,因為該國處于“獨一無二的困境”中,因此需要一份“異乎尋常的解決方案”。不過,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這依舊是一場豪賭。就要求民間債權人參與和選擇性違約這兩個重要選項而言,希臘會不會是唯一的特例還是個問號。如果接下來,葡萄牙、愛爾蘭甚至是意大利也淪落到需要民間債權人參與救助的地步,金融業可能蒙受的潛在損失或難以估量。事實上,正是考慮到民間債權人可能被要求參與援助的不利因素,評級機構已下調了葡萄牙和愛爾蘭等國的評級。
另外,這次的解決方案中包含了允許希臘“選擇性違約”的內容,這也將是歐元區有史以來的首起違約事件,由此會引發評級機構以及金融市場作出何種反應,現在還是未知數。事實上,歐元區官員周四已表示,預計三大評級機構將很快認定希臘處于“局部違約狀態”。
新援助措施面臨的另外一個風險是在實施方面,如同此前的內部分歧令歐盟解決債務危機的努力屢遭挫折一樣,新舉措也可能成為歐洲內部爭執的又一個犧牲品。比如,在新機制下,EFSF基金購買二級市場國債需要得到歐元區成員國的“一致同意”;另外,有人擔心,如果西班牙或是意大利等大型經濟體也告急,該基金可能不夠救助。
銀行業面臨巨額減損
另一個不確定因素是歐元區銀行業受債務危機影響的潛在損失,由于多個國家的債券都受到了危機的沖擊,因此歐洲銀行業未來仍可能面臨巨額的資產減損。
英國《金融時報》周四報道稱,根據其對近期進行壓力測試的90家歐洲銀行的分析,歐洲銀行業如果必須承擔20%的希臘債券價值下跌,其所持有的希臘債務可能需減值高達160億歐元(230億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損失還是僅考慮希臘一個國家。如果更多國家出現類似的債務困境,或是也不得不要求民間債權人參與援助,那么銀行業可能面臨更大的資產減值。
不利于歐元區解決債務危機的還有區內疲軟的經濟增長。就在歐洲領導人在為希臘債務問題解決方案爭執不下時,經濟增長放緩的風險也已露出了苗頭。有分析認為,如果經濟出現嚴重放緩,歐元區的穩定可能會受到進一步的威脅。
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7月份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降至50.8,為近兩年來最低水平,也僅勉強高于50的榮衰分界線。德法兩國的擴張速度降至兩年來的最低水平,而歐元區其他經濟體的經濟活動則已出現萎縮。融資成本的不斷上升以及愈加嚴厲的財政緊縮,只會進一步加重經濟的弱勢。
此前不少人曾預計,到下半年歐元區的經濟將加速增長。但現在看來,這種預期能否實現值得懷疑。如果債務危機擴散到西班牙和意大利,那么歐元區35%的GDP都會受到影響,這相當于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三國GDP總和的好幾倍。
顯然,在化解危機的同時,歐洲也需要加強“練內功”,即恢復和加強經濟增長。
歐洲共同債券或是出路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長遠來看,歐元區走出主權債務危機的唯一途徑可能是推動區內財政政策的進一步整合,但這需要各國更大的政治決心。
諾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本周撰文指出,現階段,歐洲應該做的事情“顯而易見”,那就是在所有成員國政府的共同承諾支持下,發行歐洲債券,并向那些需要的國家提供低利率貸款。
斯蒂格利茨認為,通過這種方式,歐洲的債務問題可以得到控制。即使需要一些補貼,歐洲也承受得起。否則,不幫助那些陷入困境的國家可能給歐洲帶來更沉痛的損失。
事實上,在這次峰會達成的解決方案中,歐盟其實已經在向財政一體化邁出了重要一步。擴大權限的EFSF基金,結合了歐元區共同債券發行人和問題資產救助計劃兩種角色于一身,而類似的擴大財政一體化的做法之前一直被德國等主要國家堅決抵制。
在斯蒂格利茨看來,憑借歐洲的能力,化解當前這場危機并非難事。“這不是一個經濟問題,只是一個政治意愿的問題。”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