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鋼礦業公司抓住“雙核+第三極” 再創“雙精礦”歷史新高
來源:攀鋼集團|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今年以來礦業公司牢牢抓住雙核+第三極發展戰略機遇,積極克服采場空間縮減、產銷矛盾增加等不利因素,勠力攻堅克難,科學組織生產,努力成為保障攀鋼產業鏈安全的穩定器和壓艙石。截至11月底…
該公司聚焦全年生產指標,深入實施資源戰略,立足深度開采,挖掘老礦山潛力,做好現有礦山“摸邊探底”工作。擴大朱蘭采場礦區范圍,加速推進東北幫擴幫工程,深度回收蘭山采場邊坡掛幫礦資源,進一步突破現有可用品位邊界,擴大可利用資源量,有效改善了采場輸出礦石的磨選性質。在鐵精礦生產上,制定了“先內后外、效益優先”的柔性化生產組織方案,深挖產線潛能,實施球磨機加長改造、強磁機設備大型化升級,加大工序紀律檢查執行力度,嚴格管控生產工藝參數,推進選礦分公司和新白馬公司“兩個提質”重點項目按期達產達效。今年以來,自產鐵精礦同比增產3.05萬噸。同時,在朱蘭鐵礦、新白馬公司排土場實施排土場廢石外銷轉外委加工、外委“全量回收”等增產措施。
“今天的鈦精礦小時產量36.82噸,挺好的!”12月1日,選礦分公司鈦精礦生產線上,粗選作業區粗粒生產丙班浮選工田仁江一面用手中樣盤細細觀察鈦精礦水樣,一面對工友葉平說道。該分公司實時跟蹤礦石質量及品位波動,嚴格控制原礦入選濃度,優化藥劑添加制度,穩定鈦精礦質量和回收率。1至11月份,該分公司鈦精礦產量超計劃進度3.39萬噸。在鈦精礦生產上,礦業公司提前研判鈦精礦市場走勢,將生產組織細化至各條產線和單機設備,加強工藝操作管理,同時加快超細粒級鈦鐵礦高效回收示范線達產達效工作,不斷提升鈦精礦產量和質量。
針對產銷不平衡的困難,礦業公司采取搭配銷售、萬眾營銷等多種方式,與銷售單元、產品用戶保持密切溝通,拓寬銷售渠道,擴大鐵鈦精礦外銷量,降低精礦庫存。1至11月,外委加工鈦精礦較去年同期增產11.1萬噸。
“設備是保障生產順行的關鍵!”礦業公司技改設備部運行高級經理王建介紹說,針對今年設備運行管控實際,該公司持續推進關鍵設備點檢定修,充分利用數字化設備管理系統及檢修預算系統,健全“8小時保24小時”機制,強化設備隱患(故障)管理,重點進行了“選礦分公司精礦管道隱患治理”“新白馬公司全停檢修”等項目,有力確保了產線正常運行。特別是今年4月,新白馬公司在全停檢修情況下,克服時間緊、任務重、戰線長等諸多困難,團結一心,群策群力,協調組織1500余人次參與檢修的人員,提前13小時完成286個全停檢修項目。
同時,礦業公司持續加大科技攻關力度,深入推進“橄欖輝長巖型釩鈦磁鐵礦提質產業化技術及裝備集成研究”“選廠磨選系統優化研究及產業化”“白馬選鈦提高回收率工藝技術研究”“選礦鐵精礦提質工業試驗及產業化”等科研項目,推動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和應用,為實現精礦全面增產提質創造條件。積極推進“中溝灣尾礦庫”“朱蘭鐵礦鐵路排土場資源綜合利用”“新白馬公司田家村2號礦石破碎站及膠帶系統破碎站”等重點工程項目施工進度,為攀鋼打造世界一流新金屬材料企業貢獻礦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