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煤降焦”不僅是落實國家清潔生產、“雙控”“雙碳”等政策的需要,更是陜鋼集團龍鋼公司降本增效、提高競爭力、實現“國內一流、行業領先”總目標的迫切需要,也是回答綠色低碳發展之問的一條現實路徑。
2022年初以來,陜鋼集團龍鋼公司鐵前系統緊扣行業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以提升經營管控能力、增強鐵前核心競爭力為發展使命,牢固樹立“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工藝技術為統領、以設備穩順為基礎”的生產經營方針不動搖,扎實落實“提煤降焦”專項行動,各項經濟指標取得顯著成效。其中,9月份5座高爐噸鐵入爐焦比較8月份降低15千克,5號高爐噸鐵焦比較8月份降低18.1千克,實現歷史性突破,達到區域領先水平,邁向行業第一方陣。
緊盯目標 揚長補短 深化對標內涵
開展對標交流,找差距、拓思路,促進“提煤降焦”快速實施。結合陜鋼集團“提煤降焦”總體部署要求和階段性攻關目標,該公司堅持以成本競爭力提升為核心,迅速成立“提煤降焦”攻關組,由該公司生產副總擔任組長,將各高爐分為四個小組,細化責任到人,分組實施攻關,精準、分類推進各高爐“提煤降焦”工作。自攻關活動開展以后,該公司持續深入推動“石普方、建南三”(石橫、普陽、方大、建龍、南鋼、三明)、晉南區域行業對標和西北聯鋼內部對標等工作,以“線上+線下”交流方式,從高爐操作、成本管理、設備智能制造等方面加大“與行業對標、與區域對標、與歷史對標”三維度對標,對重點指標實施精準表單化對標,形成降本增效對標專項攻關項目。該公司開展對外合作交流,邀請煉鐵交流、賽迪專家團隊,開展塊礦烘干、球團焙燒、低碳冶煉、高爐冶煉操作等技術交流培訓,指導實踐操作、積累調劑經驗,豐富煉鐵關鍵崗位人員知識,進一步提高鐵前技術水平,全面實施高爐提煤降焦攻關,取長補短,追趕超越。
解放思想 協同聯動 強化外圍保障
高爐生產是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協同聯動、緊密配合。該公司堅持在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高效”生產運行的基礎上,充分汲取歷年焦炭質量劣化造成高爐指標變差、行業排名下滑教訓,以夯實要素保障為“提煤降焦”攻關核心,重點聚焦含鐵料、焦炭供應質量、氧氣供應量等高爐外圍保障,堅持每日晨會對原燃料、生產工藝、設備等問題進行通報,定期研討分析。該公司堅守物料質量紅線底線意識,按照“我吃我要看、我用我要管”物料延伸管理原則,加強物料監督,主動向前管理;成立煉鐵物料檢查小組,實行24小時監督檢查,監督進廠物料取樣、驗收、表觀質量檢查等工作,監督燒結、球團、塊礦、焦炭等原燃料質量,確保高爐穩定順行。同時,該公司做好與韓城公司、供貨商溝通工作,積極與技術、檢化驗、采購等部門聯動,到焦化企業協調解決問題,持續優化原燃料管控,確保質量受控,為指標提升、創造焦比新歷史奠定堅實基礎。
創新機制 精心操作 細化內部管控
實現目標不僅需要充分發揮工藝統領作用,更需要強化高爐內部管控。該公司堅持“生產穩定順行是企業最大的降本增效”的思想,積極探索高爐長期穩定、順行、低耗的操作方法,通過嚴守工藝控制底線、紅線,嚴格執行各項工藝管控,堅持以穩定爐況為核心,創新推行高爐攻守退、高爐“體檢制”、八定九固法,堅持每天召開爐況分析會,不斷優化裝料制度,逐步增大噴煤量,提升焦炭負荷,改善煤氣利用情況,實施全風作業,穩定氣流分布。該公司持續加強高爐精細化操作,加大降硅、穩硅高爐工藝技術攻關,嚴控硅、硫范圍,強化爐前出鐵管理,實現鐵前工藝科學化管理,促進高爐爐況實現長周期順行。該公司強化生產設備保障,堅持以“提高工作效率”為設備要素保障目標,加快推動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應用,加大智能制造建設力度,提高設備運行能力,深挖“提煤降焦”最大潛力。
進入第四季度,該公司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以“國內一流 行業領先”為目標,踐行新發展理念,穩步提升生產經營指標和降本增效成果,全力做好龍鋼公司鐵前降本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