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產能過剩加劇 專家呼吁優化產業布局
來源:每經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產能過剩是我國鋼鐵產業的主要矛盾。”李新創說,我國鋼鐵工業當前存在企業經營困難、無序競爭問題、布局不合理等問題,都與產能過剩相關,化解產能過剩是解決我國鋼鐵產業諸多深層次問…
“產能過剩是我國鋼鐵產業的主要矛盾。”李新創說,我國鋼鐵工業當前存在企業經營困難、無序競爭問題、布局不合理等問題,都與產能過剩相關,化解產能過剩是解決我國鋼鐵產業諸多深層次問題的根本和關鍵。
10月26日,國務院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李新創預測說,明年粗鋼產量將達8.08億噸,同比增速4.12%。
雖然鋼鐵投資在今年有所放緩,但粗鋼產量的增速與鋼材需求量的增速相比,超出0.35個百分點,供求矛盾進一步加劇。
“產能過剩是我國鋼鐵產業的主要矛盾。”李新創說,我國鋼鐵工業當前存在企業經營困難、無序競爭問題、布局不合理等問題,都與產能過剩相關,化解產能過剩是解決我國鋼鐵產業諸多深層次問題的根本和關鍵。
投資增速放緩鋼加工是主要方向
上周六,李新創在“第六屆中國鋼鐵貿易高峰論壇”上總結說,今年鋼鐵投資的增速開始放緩。
統計數據顯示,鋼鐵工業1-8月計劃固定資產投資1.35萬億元,同比增長5.11%,該增速較1-7月累計進一步下降1.64個百分點;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06.9億元,同比增長3.71%。
“鋼鐵工業投資增速遠低于全國投資20.3%和制造業17.9%的增速。”李新創說,煉鐵業完成投資還同比下降了22.35%。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也在上述論壇表示,鋼鐵、化工、建材等重化工業峰值臨近,投資增速下降。“這些峰值臨近的產業不可能像過去那樣保持增長了。”余斌說。
雖然增速放緩,但投資的步伐還在繼續,細分來看,鋼加工仍是主要方向。前八個月,鋼加工共完成投資1738億元,占總投資比例的48.2%,接近一半。“總體看煉鐵、煉鋼、鋼加工的投資占比均在下降。”李新創總結說,只有黑色金屬礦投資比重上升。
明年粗鋼產量或達8.08億噸鋼企負債率攀升
宏觀經濟形勢的好壞、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會直接影響到鋼鐵的需求和鋼鐵的貿易。余斌在中國鋼材網主辦的“第六屆中國鋼鐵貿易高峰論壇”上預測,明年經濟增長略高于7%。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給出了更具體的數字。該報告預測,2013年中國經濟增速為7.6%,2014年增速將進一步放緩至7.3%。
基于該增速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7%的預計,李新創在上述論壇說,明年粗鋼產量將達8.08億噸,同比增速4.12%。他同時表示,明年鋼材需求量將從今年的6.9億噸增加到7.16億噸,但增速低于粗鋼產量的增速。
鋼鐵產能過剩的現象也在加劇,甚至被稱為是中國鋼鐵行業的主要矛盾,由此引發了企業經營困難、無序競爭、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多位專家在上述論壇表示,這一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不少鋼鐵企業開始打價格戰,使效益差、經營困難成為整個產業的突出矛盾。中國鋼鐵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統計企業虧損面高達40.7%。
在行業癥結難解的同時,鋼企本身也飽受負債率攀升的困擾。資產負債率大于70%的企業有50家,產量占全國總量的37.7%。對于這些鋼企,貸款是其重要資金來源,最近央行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對鋼企來說更是生死攸關。
專家呼吁優化產業結構
多位專家在中國鋼材網主辦的“第六屆中國鋼鐵貿易高峰論壇”上表示,我國鋼鐵行業還面臨著產業集中度過低的特殊矛盾。
目前,中國鋼鐵行業與西歐、日本、美國鋼鐵工業調整時期相比是遠遠落后的。上述國家通過支持和調控大企業取得了良好效果。
而目前中國鋼鐵行業集中度低,以大工業為考察對象,鋼鐵行業的集中度低于汽車、電解鋁,僅高于市場半徑較小的水泥行業。例如,汽車產業前十名集中度在80%以上,同為基礎原材料行業的電解鋁前十名集中度在60%以上,銅冶煉前五名集中度就已經超過60%。
從投資主體看,鋼鐵行業集中度低的現象也可見一斑。在2000年,中國民營鋼企的產量占全國的比重不到10%,但目前已經超過了一半以上。
李新創認為,產業集中度過低給結構調整帶來很大困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策的空間和效果。他希望鋼鐵行業的集中度能提高,并能在布局上優化。
目前,環渤海周邊省市粗鋼產量占全國43.7%,是中國鋼鐵生產的重心;中部省份粗鋼生產占據重要地位,中國大陸2000~4000萬噸粗鋼規模級別的省份主要分布于中部。
因為目前鐵礦石、焦煤大量依賴進口,中部省份鋼企的物流成本顯得高昂。另一方面,這些原材料在中國大陸的運輸也會帶來污染。“我們大多數外部運輸是汽車,這種體系的污染或許比我們的鋼廠還嚴重。”李新創希望中國鋼鐵行業能加快重組,并優化產業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