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十”碩果寥寥 鋼市滑坡之勢明顯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轉眼間十月已過大半,鋼市不見“碩果”,卻仍顯滑坡之勢。日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劉玉表示,目前鋼鐵行業已經進入相當困難的時期,政府、行業及企業都應合力…
轉眼間十月已過大半,鋼市不見“碩果”,卻仍顯滑坡之勢。日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劉玉表示,目前鋼鐵行業已經進入相當困難的時期,政府、行業及企業都應合力想辦法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大鋼廠的老板不贊成政府救助,希望政府還會“逼迫”和支持淘汰落后產能”。
現狀——
粗鋼日均產量依舊高位
9月份全國粗鋼產量6542.2萬噸,同比增長11%,粗鋼日均產量達到218.07萬噸,連續兩月環比上升,創下歷史第三高水平。當月,全國鋼材產量9355.2萬噸,同比增長15.5%,鋼材日均產量達到311.83萬噸,創下歷史新高。
10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預估值212.81萬噸,環比下滑1.11%。截至10月18日,在調查的全國163家鋼廠中,高爐開工率達到90.89%,較上一周持平,較國慶前(9月27日)下降0.76%。截至10月18日,在調查的河北地區72家鋼廠中,產能利用率94.14%,較上一周增加0.35%。預計10月份粗鋼日均產量略有下滑,維持在210萬噸左右。
產量過高導致供需矛盾
劉玉指出,我國鋼鐵行業因前期快速發展提前進入高峰期,現在想對其產能控制的不僅僅是政府,行業和企業都合力解決這個問題。“2009年政府在救市,但現在大企業都不希望救市了。”
10月15日國務院發布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此次化解落后產能,改革重點鎖定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及船舶等五大嚴重產能過剩行業。其中,針對鋼鐵行業提出全國重點地區壓縮鋼鐵產量8000萬噸以上的目標,并提出清理整頓建成違規產能等八項主要任務。
國務院發布《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將重點推動山東、河北、遼寧、江蘇、山西、江西等地區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壓縮鋼鐵產能總量8000萬噸以上。從長期來看,有助于緩解鋼市供應壓力。不過,供應壓力能得到多大程度地緩解要看各地執行政策的力度。
后市——
現在的鋼鐵行業,開始進入增長周期中的衰退期,加上產量、產能過剩,經濟增長放緩,市場需求大幅收縮,價格駛入下跌通道。這是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就像歐美國家經濟進入衰落期一樣。
其次,國家為了改變以行政、刺激政策等來發展經濟的模式,讓市場之手來推動經濟,從上半年就著手放開一些特權,到6月底釋放正式進入改革階段信號,而又因為唐突放手,市場難以控制,在7、8月份密集出臺了一些改革過渡性政策,以讓市場能嘗到改革釋放出來的紅利,預期將市場逐步引入主導位置。可以想象一下小孩子學走路的那段時間。不曾想,慣性因素,處于低谷中的市場,反應著實太大,部分行業出現反常規的飄紅,就是前段時期所說的“提前透支”現象。目前市場需求出現間歇性的“骨質疏松癥”,造血功能出現障礙。
其次,延于去年同期情況,加上行業本身實況,還有氣候越來越找不著規律,以及外部環境交雜一起,為此出現如此窘境,上不能,下不甘心,被壓著后退。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的中線相對于上半年還是相對較高的,且不是普遍下行,何況目前形勢也并不是處處不利,黑暗不見關,只是處于相對昏暗時期。
鋼企小編認為,大環境不算太差,市場需求也不算太低迷,但都處于一個休整期,或者是一個調整期,至于會有多久,暫且不知,但從鋼廠的調價信息來看,市場不予過于悲觀,或許只要扛過這個時期,可能是短期的,可能是相對長期的,就能撥開云霧見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