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鋼鐵行業后期發展之路該如何走?
來源:網絡|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當低端領域已不掙錢,高端領域又開始產能過剩之后,鋼鐵行業的未來似乎變得更加迷茫了。在過去的幾年里,鋼鐵低端領域雖然長期產能過剩,但利潤還存在著點,隨著鋼貿商們逐漸轉戰高端市場,鋼…
當低端領域已不掙錢,高端領域又開始產能過剩之后,鋼鐵行業的未來似乎變得更加迷茫了。在過去的幾年里,鋼鐵低端領域雖然長期產能過剩,但利潤還存在著點,隨著鋼貿商們逐漸轉戰高端市場,鋼鐵業低端產能過剩廣遭詬病終于傳染到了高端領域,你覺得你是一匹悍馬,到了沙漠你才會發現自己跑錯了方向,你以為殺入高端鋼材生產領域日子會好過些,不曾想,競爭更加激烈……
從當下來看,我國高端鋼材領域的挑戰主要來源于兩方面,一方面是需求沒有預期中大,另一方面是大量前期生產低端鋼材的鋼廠轉入這個領域。隨著隨著低端鋼材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那些淘汰技術實力較低的鋼廠,開始加大對生產技術研發投入,趁機殺入高端鋼材生產領域,但由于鋼鐵下游產業如裝備制造業等總體發展還未升級到這個程度,高端品種需求還沒那么旺,鋼廠盲目的投資這個領域,造成了高端領域也開始廉價的后果。
據了解,如果按照合理產能利用率80%計算,目前10大類鋼材品種中,只有鍍鋅板、棒材和鋼筋達到合理產能利用率,其它鋼材產品產能處于過剩狀態,尤其是型材、中厚板、熱軋寬帶鋼等所謂高端產品產能利用率不足70%。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今天這個悲劇呢?
1、“轉型升級”——扎堆進高端領域
今年以來,鋼鐵行業整體運行艱難,1至7月,我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長7.1%,而去年同期增幅只有2.1%,行業平均銷售利潤率只有0.23%。當前我國鋼鐵業的產能過剩,簡單用總量過剩來概括并不全面,真實情況應該是結構性過剩。當然,鋼鐵行業由以前一窩蜂投資低端鋼材領域,延伸到高端鋼材領域。他們以為這就是轉型,但下滑的現實又使得高端產品需求不旺,最終高端鋼材只能賣個低端的價,“轉型升級”后的鋼鐵業沒能擺脫產能過剩困境,仍然處于虧損邊緣。
2、鉆政策空子,淘汰低端上高端
淘汰落后產能是中國的一大特色,而中國人最愛做的又是鉆政策的空子,所以才會出現國家一邊加大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新增產能的速度劇增的現象。我國政策把“裝備大型化”作為產業升級的重要標志,企業為了跨過門檻得以生存,紛紛“汰小上大”,所以鋼鐵產能不減反增。
另外,2009年,為應對經濟危機,我國出臺了包括鋼鐵在內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政策鼓勵企業發展高端鋼材產品,企業鋼鐵產品向高端化、終端化、專業化邁進,這進一步帶動了市場“汰低端上高端”的趨勢。如果國家不嚴格控制新產能的投資項目,下階段我國的高端鋼材市場或將重演無序競爭老路。
3、坑爹的“板管比”
“板管比”是板材和管材等所謂的鋼鐵高端產品占全部鋼材產量的比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提供數據顯示,我國鋼材市場板管比為30%多,發達國家板管比已超過50%。為了與發達國家比“板管比”, 大型企業爭相上板材生產線而放棄長材生產線,造成板材產能過剩程度遠遠高于長材。而政府部門又把“裝備大型化”作為產業升級的重要標志,在投資方向指引上,引導企業把高爐、轉爐越建越大,產能越來越多,隨著大量熱軋、冷軋機的重復建設,板材出現了嚴重過剩,高端領域終究還是逃脫不了過剩的命運。
以前我國低端領域產能過剩,高端領域急需進口,所以總說要調整產業結構,如今面對高低端同時過剩的環境,后期鋼鐵行業的發展之路又該如何走了呢?筆者是越來越疑惑了。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酒鋼焦化廠勞動競賽降成本 下一篇:成交回暖 鋼市“銀十”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