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球視野打造鞍鋼礦山升級版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無論從中國鋼鐵工業的健康發展還是從鞍鋼自身來看,推動轉型升級,都是必然要求。而實現轉型升級首先要把握正確的方向,進行正確的業務選擇。”近日,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邵安林在接受…
“無論從中國鋼鐵工業的健康發展還是從鞍鋼自身來看,推動轉型升級,都是必然要求。而實現轉型升級首先要把握正確的方向,進行正確的業務選擇。”近日,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邵安林在接受采訪時認為,作為鞍鋼的優勢產業,礦山系統要牢固樹立“六種發展理念”,打造鞍鋼礦山的升級版,成為鞍鋼轉型升級的排頭兵、突破口,支撐鞍鋼實現新時期發展戰略目標。
邵安林說,“六種發展理念”從根本上解決了鞍鋼如何發展、怎么發展的思想認識和實踐路徑問題,是礦山必須堅持的思想導航、戰略指引和行為標準。踐行“六種發展理念”,要求礦山必須轉變思想觀念,用世界眼光謀劃礦業發展,這對于支撐鞍鋼發展、引領行業進步、保障我國鋼鐵工業原料供給的戰略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
邵安林認為,如何轉型是發展方向,怎樣升級則涉及體制、管理、科技、產品及全員素養等方面的企業的系統性能力。企業轉型首先要進行正確的業務選擇。從企業競爭力上看,鞍鋼與國內先進企業例如寶鋼的差距,歸根到底是思想觀念和創新能力的差距,這些先進企業的優勢是可以復制的,但鞍鋼與國內任何一家鋼鐵企業相比,最大又不可超越的優勢就是資源優勢,這種優勢誰都無法復制。從鋼鐵行業上看,鋼鐵行業已發展到市場經濟、過剩時代,整個行業加快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高、缺乏鐵礦石定價話語權,是導致我國鋼鐵行業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從全國宏觀形勢上看,全球礦業正處于第三個“黃金期”。這一時期,要延續到2025年,我國基本實現“新四化”之后,才會逐步降低對礦產品的需求。基于我國鋼鐵行業的現狀和對未來礦產品需求的預測,國家制定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做出了構建鐵礦資源保障體系,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礦業公司的戰略決定。可以說,提高鐵礦石自給率在國家、鋼鐵行業和鞍鋼集團舉辦的“轉型升級發展未來”專家論壇上都已經達成了高度的共識。因此,推進礦山轉型發展,對于支撐國家鐵礦資源開發戰略,建立資源保障體系,都具有重大意義。
具體到鞍鋼礦業如何打造礦山升級版時,邵安林介紹說,目前,鞍鋼礦業已掌控資源總量88億噸,潛在資源量達到173億噸;具備了2.3億噸以上采剝總量生產能力、6500萬噸的選礦處理能力。在資源優勢、技術優勢、產業優勢和成本優勢上全面領先于國內礦山企業。特別是創立了“五品聯動”工程管理模式,為全國近200億噸貧鐵礦開發利用提供了工程技術示范,為我國的鐵礦石資源保障戰略奠定了基礎和技術方向。
邵安林說,在此基礎上,下一步鞍鋼礦業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用全球化視野和更大的魄力,破除不想轉、不敢轉和不會轉的思想觀念、管理機制和綜合能力等阻礙,堅持系統謀劃、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的原則,把握“一個主題”、推動“兩個轉變”,實現鞍鋼礦業跨越轉型、高端轉型和內生轉型,打造世界級鐵礦山企業。“一個主題”,即要牢牢把握樹立“六種發展理念”、打造世界級鐵礦企業這個主題。“兩個轉變”,一是推進思想觀念的轉變,使“六種發展理念”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二是推進發展模式的轉變,形成國際化經營、產業化發展、多角化、全產鏈的資源開發經營格局。尤其是在推進發展模式轉變的過程中,鞍鋼礦業將實施跨越轉型,打造更加突出的資源競爭優勢,爭取控制資源總量達到300億噸以上,鐵礦石產量達到22200萬噸,鐵精礦產量達到7000萬噸,實現生產規模和能力的跨越提升;實施高端轉型,使鞍鋼礦業不僅成為技術和管理的輸出者,更成為我國行業標準的制定者,用標準搶占行業制高點;推進內生轉型,強化管理和科技創新,打造智慧礦山,使云計算、大數據全面應用,徹底改變企業運營和管控模式,提升經營品質。同時,打造強勢企業文化,提升全員素養,用文化的力量助推礦山轉型升級,用3至5年的時間,將鞍鋼礦業打造成為規模能力能夠與世界三大礦業巨頭抗衡,管理運營效率、產品質量與服務、企業價值鏈能力可以向頂尖企業看齊的世界級礦山企業。
邵安林最后說,礦業轉型升級是一個追求發展質量和發展內涵的過程,不能急功近利,要扎扎實實做工作,將鞍鋼礦業打造成資源節約型、生態文明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礦山企業。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攀鋼26項最高計量標準一次性通過審核 下一篇:包鋼新產品研發生產態勢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