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貿危機拉銀行行長下馬
來源:證券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日,江蘇今年上半年新增不良貸款182億元的消息一出,一直隱藏在幕后的鋼貿問題再次浮出水面。據悉,因為鋼貿問題先后有約十名支行行長被問責。有業內人士指出,鋼貿商長期將鋼材進行重復質…
近日,江蘇今年上半年新增不良貸款182億元的消息一出,一直隱藏在幕后的鋼貿問題再次浮出水面。據悉,因為鋼貿問題先后有約十名支行行長被問責。有業內人士指出,鋼貿商長期將鋼材進行重復質押融資托盤等行為早已成為行業潛規則。
事實上,在銀行因鋼貿問題產生上百億元的不良貸款之時,也有多家上市公司卷入與鋼貿相關的糾紛訴訟案件中。
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安海軒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從已經披露的消息看,馬鋼股份、中材國際、中鋼天源、五礦發展等上市公司都受到了鋼貿危機的影響,不過因為家大業大,影響主要表現為壞賬大幅增加。
他表示,如今鋼鐵產業陷入低迷期,為了維系鋼貿商脆弱的資金鏈,絕大部分鋼企除了替鋼貿子公司提供擔保外、對一些下游鋼貿商也提供一定的連帶擔保,因此雖然其它上市鋼企未曾披露,但多少都會受到一些影響,只是被龐大的財務數字掩蓋了。
“托盤”危機
熟話說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在利益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忽略了利益有多高,風險就有多大的事實。鋼貿危機正是誕生于高利潤的土壤之中。
在鋼貿商的融資中,有部分上市公司實際上扮演了“托盤方”的角色。所謂“托盤”,先是由上市公司為鋼貿商支付貨款,把鋼材放在第三方倉庫進行監管,等鋼貿商加付其一部分傭金或者利息償還資金后,再把鋼材貨權還給鋼貿商。按照“托盤”的行規,鋼貿企業要付給托盤方每月1.3分到1.8分的利息,走賬期六個月。這樣,難免會有財大氣粗的公司“見財起意”從銀行貸款給鋼貿商等著吃利息。
但是,從去年下半年起,多家上市公司遭遇了“托盤”危機,直到今年上半年,仍有上市公司因此身陷官司之中難以抽身。
與此同時,由于有鋼貿企業用虛開的倉單抵押融資或用一批鋼材重復質押,導致公司提貨時,無貨可提。這種“一女多嫁”的抵押模式,使得多數上市公司無故丟貨,甚至因此計提巨額壞賬。
有業內人士指出,鋼貿危機主要原因是管理不規范,導致有些倉儲企業充當“幫兇”的角色,刻意開具虛假倉單將貨物進行重復質押。
據了解,曾有中鋼天源、廈門信達、馬鋼、中儲股份、中材國際等多家上市公司卷入鋼貿危機并發布風險提示。
中材國際卷進鋼貿風波
隨著鋼鐵業的萎靡,原本潛藏已久的鋼貿危機浮出水面。
近日,中材國際發布2013年中報顯示,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中材東方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因與中遠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產生倉儲保管合同糾紛,公司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并已由法院受理,涉及訴訟標的金額為2.1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中遠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是*ST遠洋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融資物流業務。
據了解,東方貿易今年6月份曾與中遠供應鏈簽署《倉儲保管合同》,約定將鋼材貨物倉儲在中遠供應鏈的倉庫中,由中遠供應鏈進行倉儲保管,但中遠供應鏈未能依約交付東方貿易開具的8份倉單項下總計5.73萬噸、價值2.15億元的鋼材貨物。
中材國際在中報中還披露,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中材東方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因與北京中儲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產生倉儲保管合同糾紛,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并已由法院受理,涉及訴訟標的金額為2026.8萬元。
此外,中材國際全資子公司中國中材東方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訴中鋼集團廣東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涉訴金額為5239.66萬元,目前正在一審中。
無獨有偶,中材國際在去年也曾遇到鋼貿問題。公司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中材東方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鋼貿業務涉及總合同金額21億元左右,東方貿易近期經過核查發現部分票據和貨物存在風險。
據了解,東方貿易根據與鋼貿公司簽訂的兩份采購合同,通過銀行向其開具12張總計金額為1.2億元的銀行承兌匯票,而目前東方貿易沒有收到相關貨物。經過核查,其中10張總金額為1億元的銀行承兌匯票在傳遞過程中丟失,另有價值2000萬元的貨物去向不清。
公司在公布了“子公司1億元銀行承兌匯票丟失和2000萬元貨物去向不明”消息的當天,股價跌停。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有很多銀行開出承兌匯票給鋼廠,然后鋼廠做擔保,把貨先發給貿易商,貿易商早已把貨賣掉,錢卻沒有給銀行,也沒有給鋼廠,風險巨大。
鋼貿風波糾紛不斷
除了中材國際被卷入鋼貿風波之外,主營倉儲物流業務的上市公司中儲股份也被卷入鋼貿風波之中,公司替銀行代監管保存的質押物也出現了問題。
根據中儲股份公告,無錫皇億港鋼鐵貿易、無錫鴻宏鋼鐵貿易等四家鋼貿商分別與建行簽署借款合同,合計借款額為3500萬元,借款期限皆為6個月。同日,鋼貿商和建行分別簽署了《動產質押合同》;同時,鋼貿商、建行及中儲股份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中儲物流簽署了《動產質押監管三方協議》,對鋼貿商提供的質物,由北京中儲物流依監管協議代建行占有,履行監管責任。不過,借款到期之后,不僅上述四家鋼貿商無法還款,連北京中儲物流負責監管的貨物也出現問題。北京中儲物流因此被建行列入被告名單。
據中儲股份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出問題的倉庫其實并非公司所有,而是公司委托第三方倉儲公司代為保管,公司只負責監管。“如果監管出問題,公司就需要負監管責任,如果是客戶本身的問題,就需要看法院的判決了!
至于監管的貨物缺失問題,此人士表示,公司原本安排派遣監管人員對每天的進出貨進行監管和盤點,但由于每天都有進出貨物,難免會出現問題!盎蛟S是每天進貨少,出貨多造成質押貨物的減少。”
對于鋼貿風波,中儲股份曾對法院提起訴訟,但據上述人士透露,公司該案件至今都沒有審出結果。
此外,廈門信達也曾表示存放于倉儲公司的鋼材貨物提不出來,公司將相關公司告上法院。公告顯示,廈門信達曾與上海寶源旺倉儲有限公司簽訂倉儲合同,倉儲合同簽訂后,廈門信達將購買的鋼材交對方保管,對方出具了相應入庫單。然而,當廈門信達要求提取鋼材時卻遭倉儲公司拒絕。此外,公司也曾與廣州中遠物流有限公司簽訂倉儲合同,結果同樣未能提出貨物。
據了解,廈門信達已于去年8月份向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公司要求上海中琦貿易有限公司、上海弓遠實業有限公司、宋光宇對上述兩項貨物損失賠償承擔連帶責任。
與此同時,公司已向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對此,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查封、凍結、扣押被告上海寶源旺倉儲有限公司、廣州中遠物流有限公司、上海中琦貿易有限公司、上海弓遠實業有限公司、宋光宇的財產,價值以案值為限”。
公告顯示,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在上海寶源旺倉儲有限公司、廣州中遠物流有限公司查封了總重量約26000噸的鋼材,價值約8000萬元。
另據公司8月22日發布的中報顯示,上述兩起訴訟涉案金額合計7614.8萬元。2013年3月份,福建省高院給出終審裁定,裁定本案由廈門中院審理。公司披露上述案件訴訟審理結果及影響時稱“已進行實體審理,尚未判決”。
多家公司計提壞賬
上述遭遇鋼貿危機的上市公司不得不為鋼貿危機付出代價。其中,多數上市公司為此計提壞賬,甚至有公司因大額計提導致巨虧。
公告顯示,中材國際在2012年計提了5.3億元資產減值準備。這其中就包括中材國際子公司涉及2.2億元的銀行匯票和貨物丟失計提。
此外,中鋼天源于2012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金額為2149.61萬元,其中單就中鋼天源貿易的計提壞賬準備就達1302.96萬元。
中鋼天源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鋼天源持上海興揚倉儲出具的倉單,要求提取上海金輿商貿出售給貿易公司的貨物時,無法進入倉庫。據中鋼天源與上海金輿簽訂的合同及興揚倉儲出具的倉單,貿易公司存放于興揚倉儲的鋼材貨物價值約2093萬元。
鑒于公司無法提貨,公司對此進行了資產減值準備計提。中鋼天源在今年2月28日發布的公告中顯示,本期資產減值準備計提1302.96萬元主要系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鋼天源價值約2093萬元的鋼材存在風險。2013年1月4日,馬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民事判決書》,判令上海興揚倉儲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中鋼天源交付倉儲的上述貨物。
沒有最慘,只有更慘。馬鋼股份2012年巨虧38.6億元,其中,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損失27.2億元有著巨大的“貢獻”。馬鋼股份表示,這是由于本年度對無法收回的預付賬款重分類至其他應收款并計提壞賬準備等所致。
據了解,馬鋼股份的全資子公司馬鞍山裕遠物流于去年9月份陷入了23起訴訟總標的逾8億元的“貨物買賣合同糾紛”。馬鋼股份稱,裕遠物流支付貨款后,被告方既不供貨也不退款。事發不到一個月,裕遠物流便向法院提起重整申請。對此,馬鋼股份在2013年中報中表示,法院已經受理物流公司破產重整申請。
此外,被市場認為是“托盤方”的五礦發展被視為中國最大的鋼貿商之一。公司同樣身陷鋼貿糾紛,不得不于去年計提壞賬準備。公司表示,子公司因客戶與倉庫不能正常供貨而涉及的訴訟當中,預付賬款達5079萬元,公司將其轉入了其他應收款,并計提壞賬準備1407萬元。而據五礦發展201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其他應收款為4.35億元。
不過,有分析認為,五礦發展無論從應收賬款壞賬比例,還是存貨壞賬計提比例來看,計提明顯過低,公司2012年的計提顯然無法完全反映出公司經營風險的釋放。
有數據顯示,五礦發展2012年鋼材貿易量約2600萬噸,按去年市場平均每噸鋼材4000元估算,其鋼貿額逾1000億元?墒牵宓V發展2012年應收賬款為41.07億元,存貨達95.78億元,但資產減值損失僅有1.09億元。有分析認為,去年鋼價走勢也不能支持五礦發展如此少的減值金額。目前,五礦發展仍未發布中報,至于公司于2013年是否會繼續計提仍需看公司今后的公告。
鋼貿商陷融資困境
隨著鋼貿危機的爆發,不論是上市公司還是銀行皆深受其害,尤其出現江蘇銀行行長被免事件后,今后,鋼貿商融資將會更加困難。
據報道,截至2013年上半年,江蘇鋼貿市場不良貸款余額為21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42.3%,較年初上升23.3%。在江蘇的五家大型銀行上半年新增不良貸款中,鋼貿貸款占到55.8%,預計后期新的不良貸款仍會繼續增加。
截至目前,因鋼貿貸款問題而被免職或被追究法律責任的支行行長涉及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以及省內的江蘇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比如,工商銀行淮安分行原副行長秦某被查處一案,就涉嫌在區域內鋼貿市場貸款發放中收冗賂。
安海軒表示,“銀行行長問責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讓銀行放貸更加謹慎,很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鋼貿商融資困境,從而侵蝕這些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
有業內人士分析,鋼貿行業生態鏈岌岌可危,目前沒有明顯好轉。從去年夏天開始,資金周轉緊張,流通環節一直在去庫存,囤貨和周轉量比往年少很多。現在沒有銀行給鋼貿企業貸款,即便是有授信的大鋼貿企業,現在對鋼貿也變得很謹慎。
至于解決方法,安海軒認為,公司一方面要加大對提供擔保鋼貿商的風險把控;另一方面要充分運用財務子公司,擴大融資渠道,提高財務抗風險能力
雖然爆發了鋼貿危機,但仍有業內人士認為鋼貿融資將來會有發展!颁撡Q是資金密集型行業,資金不管是從銀行貸款還是從別的地方來,總需要中間周轉!贝巳耸空J為,只要各個環節能夠規范運作,一旦市撤境轉好,這種融資業務發展前景相當可觀。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淄博鋼鐵和新冶實業破產清算 下一篇:萬杰鋼鐵破產進行時